|
赵彩在老班章村查看古茶树。 (朱军备 摄) |
记 者 朱军备 近期,正是熟茶渥堆的季节。赵彩带着团队从宁波飞到西双版纳的勐海傣乡茶厂将贮藏在那里的春茶渥堆发酵,开始制作普洱熟茶。 2012年,平时喜欢品茶的赵彩从网上联系到云南茶商刘杨,于是坐飞机来到西双版纳景洪市,与他一起进古茶山去找古茶树,从此与普洱茶结下不解之缘。 西双版纳属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阳光充足,年降雨量1136毫米至1513毫米,年平均气温18.9℃至22.6℃之间,是大叶茶种的原生地和普洱茶的故乡。 云南之行,让爱茶的赵彩看到了商机,他辞去工作,与刘杨合作开始收购鲜叶、制作普洱、销售茶叶,转型成为一名茶商。制茶习茶的过程充满了乐趣,使他更热爱和专注于好茶的制作。为茶友们提供安全高品质的普洱茶,成了他的人生追求。 但茶商之路充满艰辛。“以前从景洪市区到老班章村,全是弯弯曲曲的泥泞山路,走一趟需要四个小时。住在山上茶农家里,蟑螂、老鼠遍地跑,蚊子、跳蚤时常咬得人睡不着。更麻烦的是手机没有信号,联络极不方便。”赵彩说,为了寻找老茶树,这几年他跑遍了西双版纳的布朗山、贺开、南糯山等“新六大茶山”,以及倚邦山、蛮砖、易武等“古六大茶山”。用脚步丈量茶山,可以得到第一手资料,才能更好地制作出优质的普洱茶。他每到一山一寨一户,就去了解当地的民俗风情,与茶农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老班章村的古茶树,高大挺拔,其中两棵茶树王据说有800年历史。赵彩与老班章村127号的主人门左结下了茶缘,与他的女儿小芳、女婿龙资二也成了好朋友,每年都从他家收购古茶树鲜叶,安排员工制作完成后运入仓库等待加工。 为了提高茶叶的品质,必须从茶叶的源头上把关。每当春秋两季采茶时节,赵彩团队必定要赶到茶山,巡视茶园管理状况,现场监督茶农采摘,确保采下来的都是古树茶叶。同时,想方设法提高制茶工艺水平,重金聘请当地制茶能手指导、监督制茶。 普洱熟茶的发酵需要大量用水,而水质好坏直接关系到茶的品质。为了寻找水源,赵彩和西双版纳制茶团队四处奔波,取样检测,最终在西双版纳最高峰的滑竹梁子找到了泉水,检测后PH酸碱度为中性、弱碱,是制茶的好水。而这一处水源海拔1700多米,进山的道路狭窄。为了取水,他们将泉水装桶后,用皮卡车将水运到半山腰,再转装上大车,开车1个多小时运到茶厂。 而普洱熟茶在制作过程中,每隔七天至九天需要洒水、补水一次,这样需连续补水四五次。打水、运水的艰辛和成本之高,令人望而却步。“有一家企业看到我们用泉水制茶,也想试试,结果试一两次就坚持不下去了,说是成本太高了,过程太麻烦了。”赵彩说,用古树茶叶和山泉水制茶,成本高但制作出来的茶叶品质也高。 近年来,赵彩在西双版纳普洱茶原产区成立了专门的加工企业。 多年的打拼,赵彩的业务已拓展到全国各地,但每当收茶、制茶季节,他仍然飞越三千公里,奔波在西双版纳的各座茶山,每年约有一半时间在“彩云之南”度过。赵彩说,用“笨办法”和“工匠精神”,才能制作出好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