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新经济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9年11月01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超级账本”区块链能为宁波带来什么?

陈纯院士在浙江大学区块链研究集体采访会上。(卢绍庆 金 鹭 摄)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科技成果转化交易基地落户保税区(陈飞跃 张凯凯 摄)
宁波市首个区校共建区块链实验室成立 (陈飞跃 摄)

陈纯院士:宁波应抢抓“区块链+”机遇赋能经济发展

    人物名片

    陈纯院士是宁波象山石浦人,在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会上,陈纯就区块链问题作了讲解。

    作为一名“宁波帮”人士,陈纯心系家乡,在刚刚落幕的第二届世界“宁波帮·帮宁波”发展大会上,陈纯与数十位甬籍院士一同回乡,为宁波数字经济发展和政府数字化转型建言献策。

    记者 金 鹭

    政策东风忽至,“区块链”再次被推至风口浪尖,成为金融资本、实体经济和社会舆论共同关注的焦点。对于宁波来说,区块链到底意味着什么?宁波应如何把握机遇?

    “错过了互联网浪潮的宁波,应加快布局‘区块链+’,将宁波本土的制造业等传统优势与区块链技术结合,在新旧转换间孕育新的发展动能。”在昨日举办的浙江大学区块链研究集体采访会上,浙江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纯这样告诉记者。

    与传统中心化方式不同,区块链技术能将数据存储在每个节点,相当于每个人手里都有一本“超级账本”,具有透明高效、安全稳定等特点。“举例来说,村里的张三借给李四100元,这条信息由广播全村播送,全体村民听到后记在自己的账本上,并互相核实,无法抵赖。这种分布式账本数据库就是区块链技术。”陈纯作出了通俗的解释。

    这一没有中心却能让大家互相产生信任的系统将在多领域大展身手,宁波的优势则在于丰富的应用场景。在制造业领域,区块链有助于复杂供应链的协作和流水线化。“如果说人工智能、大数据将促进生产力,那么区块链则能改变现有的部分‘游戏规则’,在数字经济发展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陈纯说。

    例如,制造一辆汽车可能需要来自全国的数万个零部件,应用区块链技术后,材料提供商、客户、设备提供商、自身制造、安全监管、物流等各种信息都可“上链”,企业可以随时追溯数据、打破信息壁垒,在大幅提高效率的同时降低成本。

    然而,现有的区块链技术仍处于“萌芽期”,还存在兼容性不足、隐私问题突出、性能低下、监管缺失等问题,阻碍了技术的普及应用。其中,链上链下协同技术是挡在“区块链+”大规模应用面前的一块拦路石——怎样把区块链技术嵌入现在的系统中,或者反过来,如何在现有系统中应用区块链技术是亟须解决的问题。

    针对目前区块链技术痛点,近几年,陈纯院士的研究领域集中于联盟链的关键技术,该技术兼顾了公有链的去中心、私有链的高效,同时对监管友好,是目前中国最具实际应用前景的技术。

    “然而,整个区块链行业发展有一个很大的障碍,那就是高端人才的缺乏。”陈纯说。区块链是一个集成了很多专业的综合性学科,包括计算机、软件以及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数学等学科。因此,区块链的人才培养较难,人才问题对于宁波和全国来说都非常严峻。

    “很庆幸,我清晰地看到近年来宁波市委市政府对新兴技术的重视,特别是把软件与新兴服务产业作为‘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重点来发展。作为一名宁波人,我也会尽我所能为家乡服务,让区块链赋能经济,放大宁波的制造业优势,让更多高新技术在宁波落地生根。”陈纯说。

    未来的“宁波应用”

    区块链+制造

    建一条产品供应的“数字高速公路”

    记者 徐展新 

    高速公路有哪些特点?速度快、通行流畅、管理更系统,且监管无死角。区块链在制造业的应用前景,就是打造一条产品供应的“数字高速公路”。

    宁波科曼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朱振甜已经在制造业摸爬滚打多年,约十年前开始接触物联网,三年前尝试与区块链技术融合对接。在他看来,未来制造业企业的竞争,一定是信息化的竞争。如今的这场“区块链热”,绝非空穴来风,而是大规模爆发的前奏。

    区块链对制造业的首要价值,是“可追溯”。当产品的原材料供应商、加工工艺流程各环节、设备编号等信息全部通过区块链上链后,供应链上下游的各个单位能准确清晰地了解每一件产品的“前世今生”,数据清晰可查且随时更新。宁波有大量中小制造业企业,它们常常受原材料供货慢、品质低甚至掺杂假货等问题困扰,影响产品的正常销售。此时,一个得到上下游合作单位一致认可的可追溯体系,可以挽回大量损失。

    此外,区块链还能帮助企业提升运转效率。记者了解到,许多尝试开展智能化改造的企业遇到过类似的问题——造价不菲的高性能设备发生故障,需要厂家上门维修,维修时间长、停工时间长,意味着一笔不小的损失。而在区块链的体系下,信息沟通、数据对接、订单交易可以同步进行,且处于区块链智能合约的严格约束下,能将时间成本降到最低。

    前景美好,但必须保持清醒。“在宁波,区块链和制造业的融合停留在初期摸索阶段,很多同行处于迷茫、疑惑的状态,需要继续摸索实践,踏踏实实做好产品、认认真真引进人才,稳扎稳打,厚积薄发。”朱振甜说。

    区块链+港口

    港航、物流、跨境贸易数据可溯源、可存证、可证伪

    记者 孙佳丽 通讯员 吴蓉蓉 

    航运业涉及诸多物流环节,各环节交叉点多,牵涉面广,每个环节都需要大量的单据和交易,如买卖合同、租赁合同、运输提单、通关信息、信用证等。这使得信息传递、管理的难度不断增加,没有一个单位可以掌握所有的交易数据,整个宁波舟山港的数据变得分散、冗余、难管。

    “区块链技术,可以通过建立分布式账本来实现交易信息的记录和确认。应用区块链中的智能合约技术搭建物流数据管理平台,不仅可以有效解决多主体数据重复录入和验证效率低下的问题,提升数据安全性和真实性,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消除物流环节中比如食品安全、假冒提单、监管腐败等问题的出现。”宁波海关相关负责人说。

    目前,宁波海关正尝试将区块链技术应用在交易记录、全物流链信息共享、智慧口岸等方面。若应用成功,跨境贸易全部流程将被完整记录,任何试图入侵和篡改区块链内数据的行为都将被追溯,并被其他节点排斥;每一笔交易能同时被“链”上所有节点获知并记录,而监管部门“入链”,即可获得全面实时的贸易数据;所有交互点对点可直接实现,企业进出口的合规成本将有所下降。届时,贸易主体、贸易服务商、监管机构三个方面信任基础的痛点将被彻底解决。

    此外,宁波海关还在不断探索区块链技术与通关、跨境、物流各环节的深度融合,通过智能合约技术,研究物流交易平台建立的可行性。企业可以通过智能合约对运输时效、配送质量等作出约定,约定之后双方均无法更改,只要物流公司履行合约条件,就会自动交付。这将给物流运输配送的管控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区块链+民生

    资源回收、医疗养老等领域潜力无限

    见习记者 张凯凯 

    垃圾分类起效慢?医患纠纷难平息?究其原因,无非是因为信息不对称、溯源难度高。

    而这正是区块链技术能够施展拳脚的地方。如今,教育、就业、养老、精准脱贫、医疗健康等成了区块链潜在的应用领域。遍布甬城居民区的“搭把手”智能回收平台同样有着区块链的影子。

    据相关领域专家介绍,如果能在社区、资源回收利用公司、政府等各类主体间形成共识,将垃圾投放数据全部“上链”,就能构建起一个区块链生态圈。届时,市民与市民、市民与其他主体之间的信息壁垒将被打通,生活垃圾的总量、来源、流向、归宿等信息将不再藏于幕后,价值传递和信任传递也将随之产生。

    医疗服务信息高度不对称是医患纠纷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一方面,医疗机构不轻易将医疗信息对外公开,医药公司也对供应链环节讳莫如深;另一方面,对法律与隐私的种种顾虑,也为信息壁垒的高筑添上了层层砖瓦。

    要解决信任问题,推动医患双方数据共享是最佳的办法。相关领域专家介绍,目前在医疗行业中,区块链技术应用最多的当属医疗健康数据的分布式账本记录。

    据介绍,使用区块链技术构建的电子病历和疾病数据,不仅能完整记录生命体征、服药、诊断结果、病史手术等健康数据,也能完整记录医护人员的诊疗、药品的用量、医疗器械的使用等涉医数据。同时,区块链可追溯、不可篡改的特性也为医疗数据的透明公开添加了一道“锁”:企业、医疗机构或个人虽能共享数据库中的信息,但会留下不可消除的访问记录。

    区块链+政务 探索融合应用正当时

    记者 殷 聪 

    区块链最近迎来一波“刷屏”,这既反映出人们对区块链赋能各行业的无限遐想,更是对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重要突破口的满怀期待。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风起云涌的当下,宁波如何借力“区块链+”实现高质量发展?

    长城战略咨询宁波公司副总经理刘磊鑫认为,区块链技术起源于以比特币为代表的数字货币,但由于其拥有去中心化、可追溯、不可篡改等优势,已经从单一的数字货币应用,延伸到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的应用,其应用场景正在不断丰富。除了金融服务领域应用相对成熟外,在实体经济领域应用正在兴起,包括供应链管理、工业制造等方面均有应用探索的落地,能够重塑价值链,实现效率、安全的极大提升。

    “宁波区块链产业发展起步相对较晚,但目前已经建立了首个区块链产业园区——宁波保税区金融科技(区块链)产业园,集聚有一批区块链初创企业。”刘磊鑫说,对宁波而言,需要紧抓区块链技术兴起的良好机遇,推动区块链技术在实体经济领域的应用落地。

    她建议,宁波应构建区块链应用场景,开展区块链在工业制造、供应链管理、医疗服务等领域的应用试点,尤其要推动区块链与5G、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融合应用。与此同时,宁波可依托区块链产业园,集聚培育一批以实体经济领域应用为核心的区块链企业;支持本地龙头企业探索区块链技术在本企业或本行业的应用落地,探索融合应用经验和路径。

    区块链+金融 技术打破传统壁垒

    见习记者 张凯凯

    通讯员 周红梅 

    金融是当前数字化程度最高、监管要求最严格的领域之一。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可追溯……区块链为人们所称道的上述特征,无疑与金融领域的相关需求有着天然的契合性。

    据宁波保税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入驻宁波保税区金融科技(区块链)产业园的十余家区块链技术代表企业,已在供应链金融、溯源、数字化管理等方面开展了研究和布局。“区块链技术的引入,能够打破供应链金融长期存在的技术壁垒,将造假风险、信息获取成本、风控难度等降到最低。”

    据介绍,贸易数据一旦“上链”就不可被篡改,贸易往来、货物流转等各节点信息将实现实时共享,造假风险被降至最低。同时,通过将关键业务信息“上链”管理,金融机构不依赖核心企业也能获取下游中小企业的底层资产与信用信息,融资难题得以缓解。此外,通过生成区块链智能合约,配合支付体系固化资金清算路径,将极大减少资金挪用和违约行为的发生,应收账款周转效率得以提升。

    金字塔(宁波)科技有限公司是产业园的入驻企业之一,专注于风控模型开发。首席执行官朱明铭介绍,公司已与全球50多家海运、航运、陆运公司对接,通过将GPS定位等数据集成并智能化分析,任何一个物流订单都能实现全程可视化。

    “事件有没有真实发生?保险公司需不需要为此买单?诸如此类贷中、贷后的监管,对于银行来说一直很棘手。而我们恰恰可以借助区块链,来实现某一专业领域——例如物流行业的风控模型开发,确保贸易的真实性。”朱明铭说。

    当下的“宁波探索”

    “四步走”打破新技术发展重重壁垒

    记 者 徐展新

    通讯员 胡 敏 苏钧天 

    “区块链技术的研发,就是将科幻电影里的一个个镜头转变为现实。”在诺丁汉大学商学院(中国)金融学教授与博士生导师华秀萍眼中,尽管区块链的出现伴随着许多争议,但它必将通往一个令人无限遐想的世界。

    去年12月,宁波诺丁汉大学与宁波保税区管委会签约共建区块链实验室,华秀萍担任实验室主任。今年4月与7月,她连续在南京收获喜讯——先是实验室研究团队研发的“现金流通大数据分析平台”中标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南京)应用示范基地(南京数字金融试验基地)应用示范扶持项目,自己也成为南京数字金融产业研究院的首批战略智库专家。

    作为“战斗”在区块链技术研发和应用最前沿的学者,华秀萍对这一崭新的、老百姓眼中笼罩着重重迷雾的领域有着自己的理解。

    她认为,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共分四个阶段。知名度最高的“比特币”代表着第一阶段,即多个参与者搭建一个公有链,共同核对、验证交易信息。第二个阶段以“以太坊”等数字虚拟货币技术为代表,允许嵌入智能合约。第三个发展阶段也已到来,通过智能合约、大数据集成,将区块链的生态圈从虚拟货币拓展到实体经济。目前,实验室主要的工作是突破第三阶段壁垒,即通过区块链技术与其他数字技术集成,实现金融科技与监管科技领域的组合创新。

    “未来的第四阶段,智能合约上的每一个命令都将被精准理解、严格执行。届时,区块链可以和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实现无缝对接、全方位融合。”华秀萍说。

    同时,华秀萍也坦承,“目前区块链技术还不够成熟,需要跨越多个壁垒”。一方面,区块链需要持续进行高强度分析与运算,对硬件的存储能力、软件的计算能力提出严苛要求。另一方面,区块链的建立需要多方认同、共同参与。如果智能合约的算法与构建不够严谨、信息共享与利益平衡机制不够完善,就很难取得多方的信任、实现可持续发展。

    这座政府与高校共建的实验室,正在探索打破这些壁垒的可能性。华秀萍告诉记者,实验室计划和金融机构合作开发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商业应用模式,将研究的区块链系统、架构、技术方案以技术转让的方式向企业输出,并提供各类商业咨询。此外,实验室将面向宁波企业开设区块链课程,依托宁波保税区的各方面资源,搭建区块链联盟,培养、吸纳更多专业人才,为下一阶段的技术突破提供智力支撑。

    全国首创电子发票金融服务支撑平台

    记者 孙佳丽 通讯员 王虎羽 

    在贸易结算与支付、供应链金融、信贷服务等银行主要业务领域都需要用到增值税发票。不过,由于电子发票真实性确认十分繁琐,重复质押存在较大风险。如何破解电子发票在银行业的应用难题,帮助银行化解电子发票带来的经营风险,平稳过渡到电子发票时代?

    在宁波国家高新区研发园内,宁波爱信诺航天信息有限公司给出的答案,就是采用区块链技术,利用其开放性、安全透明、不可篡改、可追溯、自动化等特点,构建可信的电子发票金融服务支撑平台及区块链金融应用系统。这在全国属于首创。目前,该公司承担的“基于区块链电子发票的可信金融服务支撑平台研究及示范应用”已列入2019年度宁波“科技创新2025”重大专项。

    “利用区块链账本的安全透明、不可篡改、易于跟踪等特点,在监管方、企业和银行间同步引入中心化的分级电子发票账本,既可实现发票验真功能,实时追踪发票作废或冲红的情况,实现发票全生命周期可监控,又能基于数据共享达到发票质押服务目的,解决电子发票带来的重复使用问题,提升协同工作效率。”宁波航信副总经理王涛说。

    构建电子发票金融服务支撑平台及区块链金融应用系统,不仅需要区块链基础技术,还需要突破电子发票在银行结算支付、融资服务等典型场景应用,电子发票可信验证与业务流程再造,电子发票全程电子化融合应用,以及区块链金融规模化应用等问题。王涛告诉记者,这些问题涉及6大关键技术,他们预计能在3年内解决。

    届时,企业可以在复杂环境下,通过动态口令、生物识别、密码技术等多种认证方式,多维度地进行身份验证,快速通过互联网实时办理业务;银行可以基于区块链技术实现对企业信用的立体评估,完成电子发票真伪验证,避免发票重复质押;基于区块链+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企业贸易合同中的采购条目智能筛选与发票迅速匹配;综合利用多种前沿密码算法技术,保证银行区块链中的数据不外泄;银行业务办理“规则”也会实现统一,保证运行的安全性。

    “我们想在3年内建成区块链基础支撑平台和区块链电子发票可信服务平台,并在未来5年内实现规模化应用,覆盖企业2万家,将宁波打造成‘区块链电子发票+贸易金融’的成功典范。”王涛对此信心十足。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