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9版:党史·方志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9年11月11日 星期一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毁家纾难 大爱无疆

——记竺梅先与国际灾童教养院

部分院童毕业照
梅华亭

    陈黎明 竺士性 

    竺梅先(1889-1942),字佑庭,学名炽潮,奉化长寿乡(今属萧王庙街道)人。少贫,12岁到上海,在何元通五金杂货号当学徒。辛亥革命时加入同盟会,参加上海光复起义。五卅运动时,他以六路商界联合会会长的身份领导罢市和游行。秉承“实业救国”的理念,1929年起陆续执掌民丰造纸厂、华丰造纸厂、大来商业储蓄银行和宁绍商轮公司等企业,成为现代民族造纸业先驱和“宁波帮”代表人物之一。抗战期间,创办伤兵医院;捐献商船参与构筑江阴水下阻塞线;用商轮疏散难民及运送军需物资等。1938年,于奉化莼湖泰清寺创办“国际灾童教养院”,收养遗孤灾童600名。办院近6年,倾其所有,毁家纾难。1942年,在筹粮途中因积劳成疾辞世。

    今年是竺梅先诞辰130周年,国际灾童教养院建院81周年,谨以此文为念。

    匹夫之责

    谋划灾童教养

    1937年11月12日,上海沦陷。竺梅先严词拒绝日方企图与之合作经营企业的阴谋,宣布自己掌控的两大造纸厂停产。宁可苦心创建的实业全毁,也绝不屈服于侵略者。

    沦陷后的上海滩满目疮痍,百业凋敝,民不聊生。尤其幼童衣不遮体,食不果腹,乞讨、哀叫声遍及街巷,凄惨之状目不忍睹。竺梅先在1941年10月24日写的一份《第三救济区方岩(永康)办事处致赈济委员会呈》附件一《抄原呈》(存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谈了自己当时的思想,“吴淞、闸北概成焦土”“凡此孑遗,皆知求活,叩头出血,仰面呼天,菜色鹑衣,伶仃载道,怙恃既夫,身世何依。梅先岂无心肝,亦有儿女,目观此况,寝食不宁”“匹夫虽微,兴亡有责,绵力所及,倾倒不辞”。

    1938年4月,竺梅先在宁波旅沪同乡会执委会上陈词,力主创办灾童教养院,“其使命固不仅仅为怜悯灾童而施以拯救,盖寓有培扶国脉之重大意义也。”言出必行,4月底,教养院筹备处在宁波路86号设立。在社会各界支持下,于7月成立院董会。华人院董32名,为了尽可能保护学童们的生存安全,特意邀请8位国际友人加入院董会,并定名“国际灾童教养院”。竺梅先担任院长,夫人徐锦华任副院长,主管院务。

    遵循安全、宽大的原则,竺梅先选定奉化后琅乡(今属莼湖街道)岙口村外废弃的泰清寺为院址。7月起日夜修葺,扩建施工。

    生路之门一开,流落在上海饱尝战乱苦难的孩子们从四面八方而来。8月31日,赶在秋季普通学校开学前,第一批灾童乘坐宁绍商轮公司的“谋福”轮从十六铺码头出发,抵达宁波时受到社会各界和市民的热忱欢迎,9月2日到达泰清寺。11月10日和11月29日又有两批灾童抵达。

    国际灾童教养院总共收容上海灾童505名,宁波抗卫会送来的抗战将士子女15名,1941年从镇海难童收容所转入的沙文求烈士遗孤等10名,附近贫穷农民送来的儿童47名。“历届灾童入院出院情形表”中记载的院童实际为577名,加之若干不在册的村落走读孩子,教养院院童总数约为600名。竺梅先、徐锦华夫妇年幼的儿子培基、培国也在教养院,和灾童们同吃住、同学习,度过了少年时光。

    教养兼施

    培育德智体技

    扩建后的泰清寺是灾童们的乐园,有九个教室、八个通铺大寝室、两个大饭厅,另有图书馆、盥洗室、理发室、浴室、厨房、医务室、洗衣房、缝纫室、储藏室、教职员办公室等。寺院大殿改为大礼堂,南大门前空地辟成球场,拦筑寺前琅溪,修成游泳池。溪外侧是生产农场,溪内侧是大操场。

    教养院的组织框架主要为总务股、教导股、抚养组及会计组等,下面再设若干股,如教导股下设训育股、体育股、图书股、保育股等。先后聘请了约70名教职员。

    第一批抵达的学童被编成九个学级及工读班,于10月1日开学。后续各批入院学童插入各学级。

    “教养兼施,德智体技并重”是竺梅先的办院宗旨。他的教育目标是按学制标准,从小学起步至初中修业合格,这样学生的学识和技能可服务社会。由于学习生活全在教养院,四个月一学期,一年有三学期,六年可学完原小学到初中共九年的课程。

    竺、徐两位院长制定教学大纲,严格按大纲施教。课程安排充分考虑德育和劳动技能教育:语文倾向选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具有浩然正气和爱国情怀的古文;劳动课安排田园劳作和手工制作。还开设数理化,讲授他国的先进知识。而特意开设的外语课,充分体现了竺梅先的前瞻眼光。

    竺梅先始终向院童灌输为谁而学的思想。从和灾童第一次见面时的动员演讲,到学生们每天要高唱的“卷入洪炉百炼千锤成铁汉,看他年雪耻昭吴”“少康一旅,中兴责在吾曹”院歌,让学生们树立赶走侵略者、为建设独立富强的国家而发奋学习的理念。

    抚养方面,夏季白衬衫蓝色工装裤;春秋灰面白里的夹袄;冬季棉袄夹裤;布筋草鞋和黑缎面的布鞋,冬天加双布袜。棉被、草席、帐子,洗漱具、文具、药品……样样齐全。没有电灯,就用煤油灯照亮寂静的夜;没有自来水,就拿一节节碗口粗的毛竹管,导引山涧的清流。纸张缺乏,作业本要先用铅笔、再用钢笔、最后用墨笔写。每日两饭一粥,700名师生员工每天粮食需五六百斤。除了部分辅食蔬菜,各种生活物资和用品要靠外面采购和长途运输。院童们的一切费用由教养院承担。

    1941年9月,国民政府特派员前往教养院调查了4天。他们苛刻地审视每一个管理环节,并跟踪观察院童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写了涵盖教育、管理、生活、人数等一千多字的调查报告,认为“该院规模宏大,设备完美,教养并重,管理严密。灾童均能刻苦读书,成绩尚佳”“竺院长夫妇热心救济,于敌骑纵横之际仍常川驻院,锲而不舍,埋头苦干,用能镇定如常,弦歌不辍,其精神毅力殊足以励末俗而裨抗战”。

    守得初心

    倾倒不辞

    鉴于竺梅先创办灾童教养院在当时的社会影响力,从1938年7月起至1940年12月,社会各界人士纷纷捐款,教养院特意制作了捐款清册,先后计有332笔捐款。每笔捐款数目虽不一,但仁慈爱心同等。

    但从1941年初起至1943年9月底教养院结束,因时局紧张,社会动荡,没有再募集到善款。一面是募捐无门,一面是物价飞涨,巨额开销全由竺梅先独自承担。

    在国家遭受空前劫难的时候,竺梅先没有彷徨和犹豫。他把养育灾童作为神圣之使命,在对师生们的演讲中引用林则徐的诗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来表明自己的心迹。他在信中也表态,“坚守不渝,未尝变易”“其实毁家不惜,早矢沉舟破釜之忱”。

    据史料记载,灾童教养院共投入资金约100万元之巨,竺梅先独占80万元以上。为了600名灾童,在资金最困难的时候,他抵押了两家纸厂、商轮公司的股票,变卖全家所有值钱的东西。

    1939年秋起,浙东连年闹饥荒,粮食极其缺乏。教养院师生从1941年起餐食改为一饭两粥。为救浙东黎民于水火,也为教养院师生的吃饭生计,竺梅先身兼没有俸禄的鄞县粮食调剂委员会主任,管理整个宁波地区的粮食分配调拨。他频繁穿梭,奔波于浙南、赣南甚至湖南部分地区筹粮。

    难以想象的巨大压力,使竺梅先体力严重透支。1942年春,他倒在了筹粮路上。弥留之际,叮嘱夫人:“一定要好好把这些孩子们抚养下去,直到他们能自立为止。”1942年5月30日,竺梅先因病医治无效去世,年仅54岁。

    竺梅先辞世后,教养院的经费、粮食、物资日蹇,师生生活更加艰苦,但没有一天停止教学。徐锦华自矢要完成亡夫遗志,严词拒绝汪伪陈璧君接管教养院的企图。

    苦撑一年后,徐锦华着手教养院收尾工作。她对每个院童作了妥善安置。其中有32位参加浙东抗日队伍,20多位考入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投入抗战前线;有家的由亲友或可靠人士领回;符合条件的推荐去各类学校深造;无家可归的,托亲朋好友介绍进工厂、商铺。从此,天涯海角魂系梦牵。院童们踏入了人生道路新的里程。1943年9月底,国际灾童教养院结束。

    大爱无疆

    精神永垂

    1953年,泰清山岙建起了泰清水库,教养院旧址被淹没,涓涓清泉,沿着灾童们的足迹,滋润着万顷良田。

    昔日的院童历经人生磨砺,每一个人都没有辜负竺梅先“下之使其立身,上之乃能报国”的愿望。他们以在教养院铸就的健康向上的思想品行,扎实的文化知识基础,为国家为社会服务。其中,沈坚同学成为一位将军;焦润坤同学作为新四军老兵代表,曾于2014年7月7日,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前,和习近平主席一起为“独立自由勋章”雕塑揭幕;竺梅先的小儿子、竺培国同学为抢救人民群众生命财产英勇牺牲,长眠在奉化烈士陵园。

    1987年3月起,由苏锦炎同学发起成立院童联谊会,联系上200多名师生。

    1988年9月18日,几十位师生在上海举行建院五十周年暨竺梅先院长百岁诞辰纪念活动。翌日,部分同学赴宁奉重访教养院旧址和祭扫竺、徐两位院长墓地。90多位师生集资编印《纪念国际灾童教养院建院五十周年》纪念文集,其中收录了29位师生的回忆和纪念文章。大家用满腔的感恩之情,称颂两位院长胜似亲人的养育。

    1990年9月6日,由台湾同学捐资、大陆同学负责设计建造的“梅华亭”,在教养院旧址旁高地落成揭幕,用以缅怀他们的再生父母——竺梅先、徐锦华的不朽功绩。

    2015年7月2日,国际灾童教养院史料陈列馆在奉化莼湖开馆。2019年,国际灾童教养院旧址获批成为宁波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昔日的院童、竺梅先的家属后代、教养院师生的后辈、各行各业的干部群众、青少年学生、远近的父老乡亲,络绎不绝地来到灾童教养院旧址,来到史料陈列馆瞻仰、缅怀。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