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文明看宁波/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9年11月11日 星期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转型新阶段,走好“品牌强农”之路

    记者 孙吉晶

    农业品牌是一项贯穿农民增收、农业产业升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系统工程。振兴乡村产业,发展农业品牌是核心。当前,我市面临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跨越的新阶段,农业品牌建设刻不容缓。我市日前举行农业品牌发展大会,以“品牌强农”战略为抓手,发出农业品牌强市的动员令。

    数量多,优势品牌少

    据统计,目前全市已有农产品商标21549件,市级以上名牌农产品360个,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1735个,列入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5个,品牌农产品种类基本覆盖农林牧渔各大领域。余姚榨菜、慈溪杨梅、鄞州雪菜、奉化水蜜桃、象山红美人柑橘、浙东白鹅……这些具有明显区域特征的农产品品牌脱颖而出。而随着美誉度的提升,品牌附加值也“水涨船高”,优质优价、品牌溢价效应日益显现。如象山的红美人柑橘最高卖到每公斤120元,折算下来,一个橘子卖20多元,还供不应求。余姚榨菜市场品牌价值超过70亿元,每年带动当地农民创收10亿元以上。

    不可否认,在成绩单面前,我市农产品品牌商标数量多,优势品牌少,影响力、竞争力不强的弊端也逐渐显露。诚如一家品牌管理公司负责人所言,物产多样、品牌众多是宁波农产品的特点,但由此带给消费者的感觉是“杂乱”。

    这几年,我市涌现了象山半岛味道、宁海珍鲜、慈农优选等县域农产品公用品牌。但从总体来看,囿于县域范围内的公用农产品品牌存在行业总产值不高、域外知名度较低、市场占有率较小等问题,品牌影响力有限。与一些全国知名的农产品公共区域品牌相比,有较大差距。

    面对当前国内外农产品市场竞争和资源环境约束加剧的新环境、社会需求和品牌消费的新趋势,我市农业品牌资源整合、整体性建设工作迫在眉睫。

    顶层设计,建设市级农产品公共区域品牌

    在农业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已成为当务之急。宁波人多地少,农业发展地域空间十分有限,要想依靠面积、产量取得农业竞争优势几无可能。只有发展特色农业、拓展品牌农业之路,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更大的空间。

    “只有走在品牌大道上,宁波农业才有希望。”市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说。

    在当天举行的农业品牌发展大会上,我市正式启动建设市级农产品公共区域品牌,并委托芒种品牌管理公司开展规划研究。

    业内人士指出,规划设计市级农产品公共区域品牌,不单单是提出一句响亮的口号、设计一个漂亮的标识,关键是要提出宁波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打造的路径方案。

    加强顶层设计,加快制定宁波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发展战略规划,建立健全“区域公用品牌+企业产品品牌”的母子品牌发展模式。各区县(市)要抓紧研究出台扶持政策,做好区域公用品牌创设。

    健全管理体系。按照“一个公用品牌、一套管理制度、一套标准体系、多个经营主体和产品”模式,抓紧制定完善品牌运行管理制度,设立品牌运营机构,加强品牌许可和门槛准入,制定品牌使用细则,建立健全农业品牌监管机制,加大套牌和滥用品牌行为的惩处力度。

    在市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基础上,加强农产品地理标志、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管理和农业品牌保护,引导构建区域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体系。

    多方合力,推动农业品牌建设

    在当天的会议上,我市还提出了农业品牌建设的目标:力争通过3年到5年的努力,使宁波市农业品牌化水平显著提高,品牌产品市场占有率、消费者信任度、溢价能力明显提升,中高端产品供给能力明显提高,品牌带动产业发展和效益提升作用明显增强。

    市农业农村局相关人士告诉记者,今后,宁波将构建“1122”的农业品牌体系,即形成以1个市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为牵引、10个县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为支撑、200个知名企业为主体、2000个“三品一标”农产品为基础的现代农业品牌体系。

    针对农业产业弱质性、公共性特征,我市鼓励各地举办结合当地产业特色的农业展会、产销对接会和农产品推介会,积极组织农业经营主体参加国内外农业展示展销活动,大力发展农村电商,多种渠道、多个平台打好农产品“营销牌”。目前,全市已建成农村电商产业园10个、电子商务专业村150个,拥有农村电商2.9万家,就业人数7.5万人,打造了宁波年糕、象山梭子蟹、奉化水蜜桃、红美人柑橘等一批“网红”产品。今年上半年,全市农村网络零售额突破300亿元,占全市网络零售总额的35.9%。

    新型经营主体是品牌建设的主力军。要以品牌为纽带,把经营主体、协会和众多中小农户“绑在一根绳上”,通过创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和产业联盟,共同维护好品牌的声誉,分享品牌的溢价收益。同时要加快培育一批农创客、青创客、大学生创业典型和返乡人员创业典范,挖掘一批“土字号”“乡字号”特色产品,发展一批根植于乡村的手艺能人和能工巧匠,建设一支专业素质高、创新能力强、发展视野广的人才队伍,提高品牌经营管理水平。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