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 学了半年书法,课程行将结束之前,忽然有一天偶遇黄庭坚的《花气薰人帖》—— “花气薰人欲破禅, 心情其实过中年。 春来诗思何所似, 八节滩头上水船。” 泛黄的帖子透出历经千年的翰墨沉香,褪色的钤印散发陈年迭代的历史遗韵,也许是蕴含禅意的诗句,也许是世事纷繁的情愫,也许是挥洒淋漓的笔意,深深吸引了我,让我一见倾心。 诗是黄庭坚为王诜而作的。公元1087年,元祐二年。那一天黄庭坚正在家中闭门修行,忽见附马都尉王诜送来鲜花。王诜是黄庭坚的好友,比庭坚小三岁,擅画烟江云山、寒林幽谷。大概之前黄庭坚答应给王诜写诗,但久久未见动静,王诜今日便又送花来提醒。没想到这熏人的花气扰乱了诗人的禅定,敌不过朋友的真诚,诗人挥笔写下了这首四句七言诗。那时的诗人一定没想到,在他回锋收笔的一刻,那一首28个字的小诗连同他的墨宝,会成为经典作品,流芳千古。 接触诗人黄庭坚,最早是在三十多年前。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又号涪翁,江西分宁(修水)人。北宋后期诗人,与秦观、晁补之、张耒合称“苏门四学士”。黄庭坚天资聪颖,六七岁时便作《牧童诗》,“骑牛远远过前村,短笛横吹隔陇闻。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深得其地方为官的舅父赏识;他的一首《登快阁》诗,“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取法杜甫,讲究格律形式,又注重典故运用,诗中“痴儿”“朱弦”“青眼”皆有出处;他与同时期的陈师道合称江西诗派创始人。在北宋诗坛上,他与苏轼齐名,合称“苏黄”。前人论诗,说苏诗气象阔大,如长江大河,风起涛涌,自成奇观。而黄诗气象森严,如危峰千尺,拔地而起,使人望而生畏。 关于诗人黄庭坚,记忆只留下雪泥鸿爪。而作为书法家的黄庭坚,更是知之甚少。于是我跑到书店。电脑输入关键词查找,只跳出两本相关图书,一本是上海古籍出版社的《山谷诗集注》,还有一本是浙江古籍出版社的《黄庭坚:因风飞过蔷薇》。前者是繁体直排古诗文,看着比较费力。后者作者把黄庭坚的生平大事作了一下梳理,把人物放在北宋社会生活大背景下,结合诗词、文章、书法、绘画,在史料基础上合理想象,进行一番场景演绎。虽说一个个片段不连贯,但读来也觉新奇,于是,把书店的“孤本”盖章过印收入囊中。因为关于黄庭坚的书不多,为了获取更多的资料信息,索性把相关的苏轼、米芾的书也带了来。随后又来到书城四楼,原色放大本《松风阁诗帖》《书寒山子庞居士诗帖》《诸上座帖》等一一揽入怀中,就连苏轼的《寒食帖》也收了来,因为帖子后面有黄庭坚的跋。关于苏黄两人的书法还有一段故事呢,苏轼嘲笑黄庭坚草书“树梢挂蛇”,而黄庭坚则反讥苏轼的字“石压蛤蟆”,因为两人关系好,自然哈哈一乐。字不会写,先把帖子买了。再接着,网上搜索,各大书法网站、各种书法微信公众号,《糟姜帖》《教审帖》《雪寒帖》《藏镪帖》《勤恳帖》《齐君帖》……凡是黄庭坚的书帖、尺牍,不论早期晚期,不论行书草书,一一下载、收藏。 因为搜索到的各种名帖大多被珍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当然北京故宫博物院也有,也有藏在日本等国的,心里不免有些遗憾。后得悉天一阁也藏有黄庭坚《刘禹锡竹枝词》卷,绢本草书,很是高兴。恰好有一天开会碰到天一阁博物馆馆长问起此事,说是几年前天一阁曾举办过黄庭坚碑帖特展,之后帖子深藏馆中,不轻易出阁,为此深感懊恼,期盼什么时候再有机会搞特展,以一睹绢本诗帖的真容。 之后,读帖、临帖便成了我最大的爱好,那过程也是最享受的。黄庭坚的行草书法近取周越、苏轼,远绍晋唐诸家,结字吸收《瘗鹤铭》、柳公权、怀素书法特征,中宫紧收,四面辐射,其书法纵伸横逸,气宇轩昂。他自称“观长年荡桨,群丁拨棹”而顿悟笔法,一波三折,节节发力,形成了独特的书法线条语言,独成一体。因为喜欢,所以斗胆把刚临摹的《花气帖》草书挂到了单位举办的国庆书画汇展上。 有人不解,源远流长的中国书法有那么多名家那么多种风格,你为何独恋黄庭坚?即便在北宋,还有苏轼、米芾、蔡襄,与黄庭坚合称“宋四家”。《黄庭坚:因风飞过蔷薇》一书的作者吴梅影,在书的自序里有一段话,讲到多年前她遇到黄庭坚的诗、词而一见倾心,她说:“在我看来,好的感情,无法分析,大多是一见钟情式的。他(她)吸引你,必然是在他(她)身上,有着你最喜欢最为看重的特质。猛然间,你被击中,纵使仓皇失措,纵使失魂落魄,纵使身不由己,纵使最终失去,亦有着吟咏不尽的美好。”于我,大概也是这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