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9版:风向标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9年11月22日 星期五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平均关税优惠可达5%,多部门喊话外贸甬企

18个贸易“大礼包”,等你来收

宁波企业利用多种途径,开拓新兴市场。(单玉紫枫 摄)
宁波广阔的市场同样吸引了众多新兴市场国家。
(方晨初 摄)

    记 者 单玉紫枫

    通讯员 王时颖

    在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盛行的当下,自贸协定这块“金字招牌”正成为助推企业全球“掘金”的通行证。

    不过,市商务局与宁波海关联合出具的一份最新摸底报告显示,虽然今年以来,宁波关区优惠贸易协定项下的进出口货物实现小幅增长,但甬企对相关协定利用率仍旧偏低。企业间的利用情况极不均衡。

    据统计,利用率排全市前15名的企业,所涉签证金额占全市20%以上。6000余家企业申报的签证金额不足80%,还有1.4万家外贸企业压根没有享受到优惠协定。

    复杂的原产地规则、文件收集的困难性及内部缺乏相关专业人士是企业充分利用自贸协定的主要挑战。

    9个月省下2.72亿美元

    “以前大环境好的时候,可能不觉得,但是现在外部环境如此严峻,自贸协定是企业拓展市场非常好的抓手!”市商务局负责人字字恳切。

    不久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将今年世界经济增长预测分别下调至3%和2.5%,为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的最低水平。世界贸易组织则预计今年全球货物贸易增速仅为1.2%。

    这样一来,手边的各项区域贸易优惠政策无疑给外贸企业带来了新机遇。如何用足用好自贸协定政策红利,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抢占先机,已成为宁波出口企业在产业升级过程中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目前,我国已签署了18个区域贸易优惠协定(含“最不发达国家特别优惠关税待遇”),伙伴遍及亚洲、大洋洲、欧洲等地。原产地证就是外贸企业享受自贸协定关税优惠的主要依据,有它作为“身份证”,货物即可享受自贸协定下的一系列优惠。今年前三季度,宁波海关共为出口企业签发自贸协定项下的优惠原产地证书17.84万份,签证金额54.45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5.26%和8.62%。以5%的平均关税优惠计算,区域性优惠原产地证书已为宁波企业减免关税2.72亿美元。

    “对我们来说,原产地证书就像一把打开全球市场大门的‘金钥匙’。”东方日升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在全球光伏市场需求渐趋分散的大背景下,东方日升开始不断扩大其市场布局,并已在乌克兰、越南、波兰等多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取得显著突破。其中,凭借原产地证书享受5%的关税减免,依托本土化策略,目前东方日升在越南市场的占有率已经突破30%。今年前三季度,东方日升共申请原产地证书404份,签证金额16987万美元,占全市签证金额的3.12%,获得关税减免849万美元。

    利用率“冰火两重天”

    应对贸易变局,主动出击,承接自贸协定带来的便利和红利,宁波并不乏率先探路者和成功实践者。

    除东方日升外,在全市利用率前15强的名单中,还有万华化学、申洲针织、奥克斯、亚洲浆纸业、中基惠通等一连串耳熟能详的名字。统计显示,这15家头部企业共获得自贸协定项下优惠原产地证书37550份,占全市签证份数的21.05%,签证金额合计11.32亿美元,占全市签证金额的20.78%。以5%的平均关税优惠计算,前三季度,这15家企业共获得区域性原产地关税减免5660万美元。

    而硬币的另一面,6000多家企业享惠的签证金额不足全市的80%,还有1.4万家外贸实绩企业没有享受优惠。专家指出,如果企业无法紧跟自贸协定规则变化,调整出口市场和产品战略,优化全球供应链布局,将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实际上,自贸协定区域之间存在很强的产业互补性和合作潜力。例如,宁波的机电、服装、家居用品等传统优势产品在东盟、中东等地很受欢迎,而东盟、智利、秘鲁等国家和地区的资源性产品,也是宁波经济发展亟待引入的。

    前三季度,我市企业利用自贸协定签证金额排名靠前的主要是机电产品、纺织服装和家居用品三类,同宁波的产业结构基本吻合。

    “由于规模和产品竞争力不敌大企业,宁波外贸中小微企业很难打开欧美市场,而通过自贸区,这些企业可以相对顺利地进入东盟、巴基斯坦、智利、秘鲁等地,从而进一步做大做强。”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指出。

    其中表现最为亮眼的要数东盟市场。今年前三季度,甬企通过中国—东盟原产地证实现进口享惠货值148.22亿元,占比40.55%,签证金额稳坐宁波区域性优惠原产地证书的头把交椅。今年前三季度,宁波对东盟进出口额为704.7亿元,同比增长22.3%。

    盘点这18个优惠协定,宁波企业对中国—东盟、海峡两岸、中国—韩国、中国—澳大利亚自贸协定利用率相对较高,4大协定签证金额合计占全市的89.13%。自贸协定利用率呈现“冰火两重天”。

    宁波版的“破零倍增”

    上个月,市商务局外贸处处长李旭君特地跑了趟湖南。前三季度,湖南省进出口总值3134.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0.4%。不沿边不靠海,这个曾经的外贸“后进生”,跑出了全国第一的外贸增速。

    “这趟回来感触最深的是,湖南提出了一个‘破零倍增’计划,就是以前没有做过外贸出口的企业,要实现零的突破,大的企业希望再翻一番。”李旭君坦言,湖南的优势在于幅员辽阔,有很多未开垦的外贸处女地,但就宁波来说,目前全市外贸实绩企业已有2万余家,闯荡世界多年,“破零倍增”的空间已经很小了。下一步的增长,只能向市场要!

    随着自贸区在全球市场覆盖面的不断扩大,对以中小企业为主的宁波出口企业来说,恰好可以充分利用自贸区政策获得关税减免优惠,加快市场布局。

    如何提高企业自贸协定利用率,打通优惠政策到达企业的“最后一公里”,成为宁波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我市对自贸协定的宣传主要还停留在网站信息、培训、企业走访等常规手段,尚未形成多部门联动的宣传机制,缺少专项的配套扶持政策,对如何用好自贸协定提升进出口业务的宣讲和普及工作还需进一步加强。

    一位就职于中型外贸企业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该公司目前还没有利用任何已签署的自贸协定。除了信息渠道较少外,专业人才缺乏、操作难度大是主要制约因素。以中国-东盟自贸协定为例,要享受优惠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原产地证,二是符合直接运输条件。然而,随着全球化协作的深入,很多产品在生产、采购过程中会存在多个原产地的情况,另外在实际操作中,货物运输可能会途经第三方国家中转……种种因素影响了企业对自贸协定的利用。

    相关负责人表示,为响应“225”外贸双万亿行动,提升自贸协定利用率,市商务局、宁波海关、市贸促会等相关部门正着手组建工作小组,研究制定扶持政策,着力提高自贸协定政策利用相关手续的效率,同时组建调研小组和专家团队,深入企业进行排摸,梳理存在问题,并开通在线咨询服务,为企业解答自贸协定相关政策和原产地证书申领等具体问题。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