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版:要闻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9年12月01日 星期日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滕头乡村振兴学院 为近2000名省外农村干部传经送宝

    本报讯(记者余建文 奉化区委报道组黄成峰)北国冬日,沃野飘雪,但吉林延边州敦化市黑石乡自安村农户高涨的生产热情丝毫没有受到影响。他们将加工好的优质大米分箱装袋,运往省内外各地销售。村党支部书记郑金山说,今年村里新建了仓库,出产的优质稻米、豆类统一注册了“六鼎福光”商标,并“嫁接”了一家大米加工厂。300吨外销优质大米能增收15万元,除村集体少许提留外,其余都用于农户分红、补贴贫困户。

    “要向浙江先进村学习,改变只会种不会卖的状况。”这是郑金山等延边州50余名农村干部今年夏天到奉化滕头“求学”后的最大感受。回到老家,他参照宁波的成功经验,以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营销提升稻米附加值,探索村庄产业脱贫“摘帽”新路。

    今年,奉化区以“全球生态500佳”、全国美丽乡村建设先进村为主阵地,整合高校专家、先进村、龙头企业等资源,建起滕头乡村振兴学院,向省内外的农村干部、产业带头人传授可供复制的乡村振兴“滕头样板”“浙江经验”,助力贫困地区精准脱贫。自7月开班以来,滕头乡村振兴学院已累计培训5000余人,其中有30批、近2000名省外农村干部,把乡村振兴的好经验播撒到吉林、河北、贵州、新疆等地的广大农村。

    “我们设计了90余门特色课程,近百名客座教授、讲师组成师资库,很多是治村兴业经验丰富的‘土专家’‘农创客’。”学院相关负责人介绍,学员“菜单式”选课,学院“模块化”组课,现场“量身定制”教学,具有浙江特色、宁波特质的乡村振兴成功经验被写进教材,让案例“听得懂”、经验“学得会”、做法“带得走”。

    把教学课堂搬进田头、农庄,接地气、出实招、传真经,实施“立体化”办学。针对贫困地区农村发展的不同需求,学院联合安吉余村、余姚横坎头村、建德幸福村等全省80余个先进村、样板村,建立现场教学点,生动展示各地乡村建设特色、产业转型路径。围绕扶贫攻坚、新农村建设、农村产业发展等课题,学院开设了中西部地区基层干部中长期培训班,志智双扶,强化后期实践跟踪指导,实现乡村振兴资源共享、理论研究和基层实践的良性互动。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