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鲍明沛(受访者供图) |
卓佳洋 罗静/文 周益/摄 洗面桶、洗脚桶、豆腐桶、老饭桶……这些昔日百姓生活中常见的木制用品,巧匠以精妙的设计、精湛的技艺,将传统工艺发挥到极致,成为一组精彩绝伦的艺术品。近日,这组由民间箍桶大师鲍明沛创作的《箍桶记》突出重围,获评第十四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优秀民间工艺美术作品,为全省唯一。 “山花奖”是由中国文联、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共同颁发的国家级民间文艺大奖,属于我国民间文艺界的最高奖项。 黄金岁月 箍桶记忆 鲍明沛,“浙江省优秀民间文艺人才”和“宁波市工艺美术大师”。他的获奖作品《箍桶记》包含了10种物件,有洗面桶、老饭桶、洗脚桶、马桶、锅盖、豆腐桶、蒸桶、挑水桶、吊水桶和蜂桶。这些物件带着农耕时代遥远的记忆与烙印,再现了木制家具的流金岁月。 箍桶在宁海相传已有500多年历史,鼎盛时期全县有几百人从事这一行业。20世纪90年代以前,老百姓家中常备的水桶、粉桶、果盘、长提桶等传统木制品,都是通过箍桶匠人一锤一锤敲出来的,板材之间严丝合缝,深受老百姓的喜爱。 鲍明沛便是众多匠人中的一员。1974年,16岁的他来到宁海长街,跟着师傅学箍桶。这是一门颇有技术含量的手艺,有锯板取料、刨斜边造型、拼板上箍、铲沟槽上底、打磨出细等多道工序,其中弯曲造型是技术难点,也最有特色。当然,每一道工序都须严丝合缝,每一块木板都要确保尺寸合适,才能制作出一个滴水不漏的桶器。 “箍桶师傅本领高,刀一把来篾几条。弯板几块分得散,篾圈一个箍得牢。”外人眼里高超的箍桶手艺,没有几年勤学苦练是不行的。三年学徒生涯结束后,鲍明沛带着师傅送他的工具担出师,踏上了职业道路。那是箍桶生意的黄金时代,浙东人家但凡女儿出嫁,要事先请箍桶匠到家里来,陪嫁的大小水桶、子孙桶、洗澡桶等都出自箍桶匠人之手。凭着出色的手艺,鲍明沛挑着近50公斤的工具担,足迹遍及宁波、台州,一年到头有干不完的活。 准备做桶的人家,一般会早早地备好木料和桶箍,木料多取自杉树、樟树、漆树等。桶箍也分三六九等,最普通的是竹箍,好一点的是铁箍,最好的是铜箍。箍桶是个纯手艺活儿,慢工出细活,即便是熟练的匠人,一般每天也只能做一两个桶。箍桶还是个很有技术含量的活儿,“箍紧必炸”,但在鲍明沛手上,箍桶基本是一次成型的,牢靠而不渗漏,功力十分深厚。 “以前生意好得不得了,人家都早早来我家预约。”鲍明沛说,碰到性子急、赶时间的雇主,常常不等他答应,拎着他的工具担便往家里跑。相比较风吹日晒的种地活,箍桶属于上门服务,到雇主家里干活,包吃包住还有烟酒,碰上赶整套嫁妆的,要在雇主家待将近一个月。那时候,在生产队干活每天只有3角6分工钱,月收入十几元;而箍桶每天有2元工钱,一个月收入能有五六十元。箍桶在当时称得上一门好行当。 然而,随着廉价铝制品、塑料制品的普及,木桶的市场优势直线下降,箍桶与其他传统手工艺一样,在市场竞争中败下阵来。箍桶手艺乏人问津,箍桶匠们纷纷转行。曾几何时,穿梭于大街小巷的箍桶师傅的身影消失了,箍桶这个有着悠长历史的繁复手艺也淡出了历史舞台。 潜心创作 重现盛景 对于箍桶,鲍明沛有着特殊感情。在人生最好的那段光阴里,他与这门手艺一直厮守在一起。尽管为了生计,他也曾从事根雕、家具制作等行业,但始终未曾放下箍桶。几十年来,鲍明沛走访了苏浙地区的一些农村,收藏了几千件老旧箍桶作品。他潜心研究桶的造型、工艺,不断学习,博采众长,在箍桶技艺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十多年前,随着非遗技艺泥金彩漆的发掘、兴起,对作为承载品的木桶又有了新需求。鲍明沛看到了箍桶技术在工艺品制作方面的前景,于是把几位老匠人组织在一起,重新做起箍桶行当,专门为泥金彩漆提供木桶底坯。他们的作品不仅深受周边百姓的喜爱,更漂洋过海,受到日本、美国等地客户的青睐。2015年,在胡陈乡政府的支持下,鲍明沛在老家创建了一个艺术基地——得心坊艺术馆,既是用于潜心钻研创作的工作室,也是箍桶精品陈列馆,供游客免费参观。 鲍明沛在传统技艺的基础上,不断总结学习,把箍桶这项古老的技艺与骨木镶嵌等传统工艺融合,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去年年初,凭借桶器系列《女儿梦》喜获浙江省民间工艺“映山红奖”。随后,人气逐渐高涨的鲍明沛又接到了一项任务,拿出一组作品冲击“山花奖”。 “嫁妆系列已经呈现过了,我想要做一些别出心裁的样式。”鲍明沛说。箍桶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何不创作一组接地气的作品?鲍明沛灵光一闪,想到了家喻户晓的经典越剧《九斤姑娘》(又名《箍桶记》)。其中有一猜桶名唱段:天亮要箍天亮桶(洗面桶),还有晏昼午时桶(老饭桶),日落西山黄昏桶(洗脚桶)……唱词幽默活泼,充满生活气息。 有了创意之后,鲍明沛马不停蹄地投入选材、构思和设计中。为了找到适宜的木材,他在江苏张家港木材市场待了一星期,最终选中了赞比亚紫檀木作底,因为它既能体现作品质感,又显大气。不同于以往,此次在设计构思上,鲍明沛想到采用骨木镶嵌的艺术手法,去讲述每一个桶在百姓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增强作品的寓意和趣味性。为此,鲍明沛上门向精于画工的根雕大师葛安飞等人讨教,在场景、人物甚至花边的设计上,精益求精,不断修改完善。设计画稿完成后,他用尖针将图案拓在桶上,用粉笔涂抹并抠出具体形状,再以铜丝锯锯骨刻木,做成骨木镶嵌。 历时两年,一组紫檀镶嵌作品《箍桶记》出炉了。这些物件曾是百姓的生活用品,却又颇具艺术性,配合《九斤姑娘》的戏剧情节,镶饰画面呈现出鲜活的场景性:在恩爱夫妻桶上,丈夫从远处挑水归来,妻子在家翘首以待,配上流水淙淙、鸳鸯戏水,好一幅男耕女织图;豆腐桶上,主人正在研磨豆腐,院子里孩童戏耍,鸡犬相闻,颇具生活意趣;蜂桶上,桃树花开正茂,一群蜜蜂飞舞采蜜……一个个源于生活、通俗易懂的小故事,配上精巧的骨木镶嵌工艺,不仅展现了每个木桶的功用,更极大提升了作品的美观度和冲击力。 在展示评奖现场,领导和专家们对这组构思巧妙、工艺精美的箍桶作品赞不绝口:这是正宗的民间工艺啊!要好好传承下去。 精品力作 助推传承 《箍桶记》喜摘“山花奖”,实属不易。宁海县文联党组书记、主席刘尚才介绍:“箍桶艺术是中国民间稀缺的手工艺,鲍明沛师傅作为传承人一直致力于箍桶艺术的保护传承和发扬光大,此次参评的10件系列作品把《九斤姑娘》戏剧表演艺术与工艺美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 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石穿非一日之功”,作为箍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鲍明沛一直感到自己身上的担子很重,有义务将这门技艺传承下去。“但现在社会上很多人认为箍桶技艺很难,市场也有待拓展,真正有兴趣学的人并不多。”他不无遗憾地说。 民间工艺是老百姓的智慧结晶,是彰显民族特性和地方特色的重要文化遗产,也代表了人民祈求幸福生活的愿望和情感。针对民间艺术人才青黄不接的现状,宁海县文联坚持文艺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充分发挥人才资源和艺术门类齐全的优势,将文艺志愿服务活动与文艺家走进基层、文艺惠民活动、文艺帮扶工作结合起来,进行资源整合,并建立了文艺培训长效机制。依托文艺家专业协会,面向农村,对村文艺社团、农村文艺人才开展专业化、多门类的公益艺术培训指导。 “用作品说话。”近年来,宁海县文化部门不断指导提升民间工艺创作力,在思想、技术、创新上下功夫。宁海作为“五匠之乡”,民间工艺创作历来人才辈出,涌现了一大批富有地方特色、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优秀作品。此前,宁海已有《十里红妆婚嫁传说》《江南明清建筑木雕》、宁海平调表演“耍牙”和泥金彩漆《十里红妆》系列作品获得“山花奖”。 这些作品的相继获奖,不仅是一份份沉甸甸的荣誉,而且对振兴传统技艺与行业发展意义重大,对打响宁海“五匠之乡”的品牌也有很大的影响力。 民间手工艺的传承,历来有两种方式,一是子承父业,二是师徒相传,封闭的模式无疑是一道无形的枷锁。 为了推动工艺美术行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宁海探索出多方合力培养工艺美术人才的创新发展之路,成立了宁海县工艺美术职业教育联盟。通过搭建平台,整合展示工艺技术的先进理念和产品,进一步加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拓宽人才和市场渠道。尤其在泥金彩漆市场化领域已经取得一定成果,泥金彩漆工艺品成了婚庆市场上的“新宠”,销售触角延伸至海外。 “这几天,我接到很多中央、省、市媒体的采访电话,都要宣传箍桶技艺。”鲍明沛说,希望借助这次机会,吸引更多的人专注于箍桶艺术,拓展箍桶在工艺品制作方面的市场,让这门手艺更好地传承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