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9版:茶座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9年12月05日 星期四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回望宁波革命史 汲取精神力量

“浙东刘胡兰”李敏
“左联五烈士”之一的殷夫
浙东抗日根据地旧址(资料图)

    张伟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多重温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的伟大历史,心中就会增添很多正能量。”中国革命历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光辉历史,是中国近代以来最为波澜壮阔的历史篇章。回望宁波革命史,缅怀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在一路血色中矢志不渝,在前赴后继中勇往直前的革命先烈,可以汲取智慧和力量,凝心聚力,开拓前行。

    艰苦卓绝的宁波革命历程

    宁波是一片红色热土,宁波革命历史是中国革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回顾宁波地方党组织建立发展的革命历程,对于充分发挥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重要作用,对于传承红色基因、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宁波是建立中共地方组织较早的地区之一,1925年二三月间,中共宁波支部成立,有党员5名,宁波的革命斗争从此有了党的领导;1926年,中共宁波地委建立后,宁波的工农运动掀起高潮,但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右派先于上海在宁波实行反共“清党”,宁波的革命斗争陷入低谷;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宁波地方党组织先后6次被破坏、4次重建,至1932年完全中断,直到1937年的全面抗战之初,宁波地方党组织重建,成立中共浙东临时特委,之后不断演变发展;1941年,中共领导的浦东武装南下三北,次年,中共浙东区委成立,领导浙东军民逐步开辟了全国19块抗日根据地之一的浙东抗日根据地。

    抗战胜利后,浙东党政机构和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奉命北撤,四明和三北地区遭到国民党军队的残酷“清剿”,宁波地方党组织缓慢发展。1945年,重建四明主力武装,开始从隐蔽坚持转向发展游击战争,建立了浙东游击根据地,坚持斗争,至1949年配合南下的解放大军解放宁波。

    纵观这段历史,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宁波地方党组织,从建立之初的快速发展,到白色恐怖下的屡遭破坏,再到抗战时期的重建与融合、解放战争时期的隐蔽坚持和后来的发展壮大,一路走来,异常艰难,但终究迎来胜利曙光。宁波革命历史是中国革命历史的一个缩影,宁波的革命道路是中国革命道路的一个生动写照。

    宁波革命先烈的光辉业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英雄,是一个民族的精神丰碑,是引领潮流的时代楷模。革命先烈是为中华民族独立和中国人民解放而献身的英雄群体。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有姓名记载的宁波籍烈士有1300余人,他们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党的光辉历史。

    一是坚定的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和精神之“钙”。在理想信念的指引下,宁波的共产党人前赴后继,奋勇投入救国救民的时代浪潮。从大革命时期的大浪淘沙,到革命低谷期的淬火升华,再到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百炼成钢,理想信念是革命大熔炉的催化剂和试金石,杨眉山、王鲲、胡焦琴、王家谟、沙文求、卓兰芳、竺清旦、朱镜我、朱洪山……一个个响亮的英雄的名字,深刻在历史的天空,永放信仰的光芒。

    二是深厚的家国情怀。面对当时积贫积弱、硝烟四起的中国,宁波的先烈先辈舍家为国,胸怀天下,为真理、为国家和民族奋斗终生。他们以历史使命代替儿女情长,甚至不惜脱离原有的出身环境。贺威圣,浙江献身革命的共产党员,家庭条件优渥,他在18岁踏上求学道路时便发出了“壮士岂为儿女泣,要将投袂兴神州”的豪迈誓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中国之明天而奋斗。殷夫,著名的左联五烈士之一,其兄是国民党高级军官,但他毅然与之决裂并宣布:“再见的机会是在/当我们和你隶属着的阶级交了战火。”朱枫,我党隐蔽战线上的杰出代表,1949年在新中国成立前夕,将对爱人子女的思念之情深埋心底,奉命潜伏“台湾”,因叛徒出卖牺牲于台北。正是因为有了千千万万的先烈舍小家为大家,才有了国家的新生和人民的幸福。

    三是牢固的宗旨意识。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初心使命的根本体现,不论职务高低,坚持群众路线,与人民水乳交融。陈寿昌,我党工人运动的早期领导者、湘鄂赣省委书记兼红十六军政委,他用短暂光辉的一生实践了自己的人生之志:“余生艰险尽,后继可沾晖。”李敏,“浙东刘胡兰”,抗战时期她关心劳苦大众,为群众解难化忧,打开了鄞西地区的工作局面,也引起了敌人的忌惮而被捕牺牲。

    浙东革命精神的磅礴力量

    李大钊同志曾经说过,“历史的道路,不全是平坦的,有时走到艰难险阻的境界,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够冲过去的”。以开拓创新、艰苦奋斗、英勇斗争为基本内涵的浙东革命精神,形成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它同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一样,是激励我们不畏艰难、不懈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和宝贵精神财富。

    浙东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在国民党和日伪统治的核心区域扎下了一个钉子,这在浙东革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开创意义,浙东抗日根据地也因此成为被毛泽东认可的19块抗日根据地之一。在日军侵占宁波的四年间,浙东军民与日、伪、顽进行了坚决斗争,反“扫荡”、反“清乡”,开展反顽自卫战,发挥了明显的军事牵制作用。

    抗日战争胜利后,浙东新四军奉命北撤,留守干部化整为零,藏身于深山中的“竹公馆”,在异常艰苦的环境中坚持斗争,保留革命火种,继而发展地方武装,开展游击战争,最终迎来宁波的解放。

    新中国成立初期和过渡时期,宁波地方党组织领导人民艰苦奋斗,建立公有制经济基础,确定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宁波人民克服重重困难,努力战胜自然灾害,积累了探索社会主义的有益经验;“文化大革命”时期,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排除干扰,坚守岗位,奋力投入“四项工程”建设,为宁波日后的飞速发展奠定了基础;改革开放时期,宁波人民敢为人先,敢作敢为,抓住机遇,迎难而上,推动宁波国际化港口城市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

    当前,宁波正着手推进新一轮改革开放,积极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面对机遇和挑战,需要我们进一步发扬浙东革命精神,以史为鉴,开拓奋进。

    (作者单位:市委党史研究室)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