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3版:艺林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9年12月10日 星期二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古刹的草木之美

古刹的草木之美

金峨寺内外古树参天。(小山 摄)

    小 山            

    明末清初著名文人、生活艺术大师李渔,曾在庐山简寂观题了一副对联:“天下名山僧占多,也该留一二奇峰栖吾道友;世间好话佛说尽,谁识得五千妙论出我仙师。”

    笠翁先生此联,似有为道家抱不平之意。个人认为,他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实在有点冤枉寺院了。名山与名寺之间,就像蛋与鸡,似乎说不清谁先谁后。但稍微了解一些古刹的发展历史,就可知道,山多因寺而名,而不是名山被僧所占。

    一位高僧云游四海,忽见某处青山绿水茂林修竹环境清幽,正好结庐修炼,年深日久,渐有所得,于是开坛讲法,信众云集,然人多房少,遂四方聚力,殿宇成焉,大德出焉,古刹遂成名寺,普山遂成名山。世人只看结果,却不知祖师辈草创之初,筚路蓝缕,物力维艰,不知历经几代几世,方得以显山露水,名闻天下。

    鄞南福地,灵秀横溪,被誉为中国漫游小镇。此地青山环抱,绿水居中,风光秀丽。一汪碧水是横溪水库,又称金鹅湖,天光云影,碧波荡漾,为鄞南山水点睛之笔。东边是大梅岭,层峦叠嶂,古道众多,是登山健步的理想之地;西边是金峨山,高耸巍峨,底蕴深厚,因孕育唐代古刹而闻名中外。

    此处所指之唐代古刹,即为曾有“小百丈”之美誉的金峨寺。浙东素来被誉为“东南佛国”,现如今,金峨寺虽然不如普陀、雪窦、天童、育王、七塔之声名显赫,在清代之前,却不容小觑。

    在禅宗历史上,有“马祖创丛林,百丈立清规”之说。金峨寺之开山祖师,即为“立清规”之禅宗九祖百丈怀海禅师。他倡导的“一日不做,一日不食”之农禅生活,为禅宗之开枝散叶打下了坚实的经济基础,是上承慧能、马祖以来禅法,下启沩仰、临济二宗之继往开来中坚人物。

    唐朝大历元年(766年),大师来到金峨山团瓢峰下,披荆斩棘创立金峨寺,之后寺院代有高僧主持,在清朝进入鼎盛时代。只可惜,寺院因战火及文化灾难毁于一旦。2003年之后,在四方信众的努力之下,金峨寺逐渐复兴,至今蔚为壮观。

    作为草木爱好者,笔者颇为关注古迹与草木之间的关系。深觉草木之于寺院道观,亦有相得益彰之效果。在古今中外,很多珍稀树种因寺庙道观修道院而得以保全。而古树名木,亦成为很多古迹闻名遐迩之重要因素。

    山西晋祠之周柏、天台国清寺之隋梅、长安观音寺之李世民手植古银杏自不必说,宁波的寺院也颇有一些古树,溪口雪窦寺之千年雌雄古银杏,天童寺佛殿之前1250年的唐柏,都是极为著名的。这些古树皆为世人所关注,尤其是唐太宗手植之千年古银杏,已成了网红树,几乎每年叶子黄时,都会火一把。

    金峨寺内的古树亦不遑多让,形态各异,林立参天,品种丰富,尤以枫香数量最多,入秋最美,其中山门左侧一棵415岁的枫香树,尤其成为最近自媒体之上的网红植物。

    上周日中午,一个偶然机会,来到金峨寺,正好借机探寻网红大树。可惜我们来得有点晚了,这棵枫香顶部的叶子已基本掉光,只是中下部还有一些橙黄叶片,但看起来依旧风姿不减,高耸于殿宇楼阁之上,更显古朴苍劲。古树底下右侧的百丈大师汉白玉雕像,妙相庄严,寂静如谜。

    金峨寺虽然近年才恢复重建,但古树名木却保存比较完好。寺前多金钱松,叶落枝显,犹如祥云片片,非常雅致。山门之前,有喜树一棵,果实累累,颇有抬头见喜之意。近旁一株古枫杨树,冠幅广展,树身遒劲,三人方能合抱。

    进得寺内,大殿左侧有一棵215岁的朴树,树干曲伸,华盖似伞,叶子正在黄绿之间,和飞檐翘角、瓦当屋脊搭配,显得别有韵味。绕到大圆满觉殿后面,居然看到一棵舟山新木姜子树,树上还有残留的花朵,非常稀罕。一株叶子落尽的梅花,枝间有小鸟窝和蜂巢各一个,有了佛祖的庇佑,这么低矮亦不必担心安全。透过南方红豆杉带着红色种托的几颗种子,正好欣赏巨匾上的书法“慈云遍覆”。

    来到大殿右后侧,有一棵银杏,树不大,但叶色已经金黄,在庄严的重檐斗拱之间,显得特别灵秀生动。往后看,一面墙上书着一个巨大的“禅”字,透过枝叶,可以看到后殿屋檐之下有一排巨匾,书着“得大自在”“心一境性”“慈航普渡”等佛门警语,无一不提醒启示着世人,要勤修戒定慧,放下贪嗔痴,摆脱烦恼欲望,达至清净解脱之境界。

    整个寺院,非常僻静,几乎没有什么游人。我和三哥两个人,在寺里慢慢地踱着,看着,寻找不同的角度,拍摄佛门圣地的草木之美。当我们走下台阶之时,蓦然回首,发现重重楼宇之后,枫香古树更多,叶色更加灿烂,在青青翠竹的衬托之下,有一种沧桑但却澄静之美,让人回味无穷。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