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民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9年12月12日 星期四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市发布全国第一本社会组织参与儿童保护工作指导手册

儿童保护有了“宁波规范”

    记者 王佳 通讯员 高鹏 

    市民政局通过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委托市慈善总会编制的《宁波市社会组织参与儿童保护工作指导手册》,昨日正式发布。

    该手册是国内第一本由社会组织起草、用于指导社会组织开展儿童保护工作的规范化手册,凝聚了来自民政、妇联、团委、检察、关工委、社会组织的宁波本地专家及一线工作人员的经验和智慧。

    手册的发布,意味着我市社会组织儿童保护工作有了一个明确指引。

    社会组织介入儿童保护的现实需要

    我市民政局的统计数字显示,截至2019年11月,全市有留守儿童934名、困境儿童4010名。

    近年来,我市不断强化对“失依儿童”的关爱保护,先后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孤儿和困境儿童社会福利事业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加强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全面构建“失依儿童”健康成长的安全港湾。

    2017年起,市民政局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先后与市关心下一代基金会、市慈善总会签订了留守儿童关爱服务项目协议书,并整合为“甬润童心——关爱留守儿童”项目。项目通过广泛发动遍布乡镇街道的“关心下一代组织”、“五老队伍”、社会组织、志愿者团队的力量,以“活动+个案+结对帮扶”的方式对留守儿童开展关爱服务,并逐步延伸至困境儿童群体。

    在入户走访、结对帮扶中,慈善义工和志愿者们发现,我市留守、困境儿童的生活照料基本有保障,但存在缺乏有效监护的现象,部分儿童在生存、心理、教育等方面或多或少存在问题,表现为厌学、沉迷网络、社交回避、性格偏执、社会认知缺陷等。

    有些基层单位、社会公益组织对我市儿童福利保障政策和操作程序还不甚了解,不能很好地指导有需求的儿童充分享受政府的救助政策。据了解,在宁波,虽然在项目实施中有涉及儿童关爱帮扶类的,但专业从事儿童保护的社会组织不多。

    更需要正视的是,热心的帮扶者在帮扶中,可能因“习惯做法”或不经意的“错误”给“失依儿童”留下风险和安全漏洞,比如信息的披露。“更要避免不当行为造成的二次伤害。”市慈善总会负责人说,儿童保护是需要全社会都重视和关注的议题,编制发布指导手册,是希望助推儿童保护机制和标准的形成,为“失依儿童”打造更安全、有益的成长环境。

    为开展儿童保护提供了思路和方法

    记者在发布会现场看到,《宁波市社会组织参与儿童保护工作指导手册》由六大部分及附录组成,包括参与儿童服务的社会组织内部规定、人员招聘流程、儿童服务相应制度规范及各类模板和量表工具。

    “别看就是一本册子,编制过程异常艰辛,没有现成模板可参考,借鉴国外经验更需‘善用’,需根植传统,肩负当代。”市慈善总会相关负责人说,比如一个与孩子“拥抱”的细节,在什么情况下合适,“度”怎么掌握,当时编制组就展开了大讨论。

    据介绍,手册主要用于为社会组织开展儿童保护工作提供思路、工作方法和辅助工具。记者看到,在儿童服务机构应必备的要素中便涉及机构内部管理机制、招聘与录用、培训和教育以及行为准则。工具量表和范例具体到相关的法律条款、探访活动守则、家庭走访入户调查的步骤及相关注意事项、儿童照片的采集和使用规则、儿童潜在风险评估上报表等。

    “很有启发性和操作性。”现场参加手册应用培训的健康家园义工说,比如采集使用儿童照片的知情权,明确“知情同意”指的是儿童、成年人知道谁在拍照、为什么拍照以及将如何使用照片,并附有知情同意书样本。

    “手册是一点点打磨出来的,但不能说是完美,需要‘一线实践者’不断细化、丰富。”据介绍,工具量表“不可接受行为的例子”就是一个“不完整”列表,可以续接、调整。

    面对复杂的社会发展状况,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诸多过去未能虑及的问题,“需要全社会一起努力,共同打造具有宁波特色的儿童保护体系。”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说。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