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历 大漠 居委会打来电话,说近期社区党员活动的头等大事是做好社区垃圾分类督导员。我的值岗时间被排在星期日晚上六点到七点。“岗位”就在所住居民楼附近的垃圾桶旁。 三岔路口拐角处,并排放着六只垃圾桶,三只绿色,放“厨余垃圾”;三只黑色,放“其他垃圾”。垃圾桶崭新,想来换上不久。每天早上五六点钟,会有环卫车过来,把小区的生活垃圾运走。 初冬昼短,傍晚五点半天就暗了。我没来得及吃饭,提早一刻钟赴岗,顺便把自家一小袋厨余垃圾带下楼,放进绿色垃圾桶,然后站在离垃圾桶一两米处的路口守候。 双休日,恰好又是吃夜饭辰光,小区道路少有行人过往。冬日昏黄的路灯下,独自站在寒风中,感觉有点形单影只。一股油煎带鱼的香味,不知从哪家厨房飘出来。偶尔有一两辆私家车从身边缓缓开过,估摸着家人已为车主准备好热羹热菜,只等他们进门开饭。 这个点来扔垃圾的人不多。有位小区扫地的大叔,骑了辆脚踏小三轮过来,靠近垃圾桶打开盖子瞧瞧,拣出两只矿泉水瓶,似乎没发现其他有用东西,继续前行……随后,过来一位上了年纪的大妈,手上拿着一只快递包装盒,也往垃圾桶里瞧。我问她找什么,她说看看有没有东西可捡。她的外地口音听着实在费劲,但与她的对话里倒也得知了近期的废品回收行情——硬纸板箱,一元一公斤;矿泉水瓶,一角一只;塑料油桶,五角一只…… 正当我为无所事事而焦虑,前面一幢楼中跑过来一位年轻人,个子不高,戴了副眼镜,拎着几袋垃圾。我一下兴奋起来,赶紧履行起自己的职责:“小伙子,餐厨垃圾要和其他垃圾分开,你知道的吧?”“知道知道,我分开的。”他一边回答,一边把一袋垃圾放进绿色的桶,另两袋掷进黑色的桶。“谢谢你啊。”我笑言。“哪里哪里,垃圾分类是一个公民应有的素质。”这话听上去有点“高大上”,想必也是他的心里话。 窃喜间,后面一幢楼的门洞里驶出一辆电动车,一位高大的小伙子一手扶车把,一手把一只白色塑料袋抛进敞开着的绿色垃圾桶。我赶紧上前,“你扔的是餐厨垃圾吗?”“是的。”话音刚落,电动车一溜烟开走了。我觉得不太对劲:餐厨垃圾湿漉漉应该有点分量,刚才“飞”在空中怎么那么轻盈呢?我走近垃圾桶,拎起那个白色塑料袋,见里面塞满了塑料袋、胶带和其他废纸屑。我只好把它拎出来,扔进旁边的黑色垃圾桶。 此时,同一幢楼又出来一位女士,她顺手把几袋垃圾扔进了绿色垃圾桶,“大姐,垃圾要分开放,你这都是厨房里的垃圾吗?”“噢噢,我忘了,贪方便呢,家里是分开的。”听我一提醒,大姐赶紧从绿桶里拿出两袋垃圾,揭开黑桶盖子扔了进去。“麻烦你了。”我有点小感动。“哪里哪里,应该的。”大姐似乎有点不好意思。 晚上六点半左右,扔垃圾的人开始多起来。对面一幢楼早上打拳的师傅,同一楼道的邻居老师,隔壁楼道的大叔……还有一些面孔似熟非熟的邻居,吃过晚饭或下楼溜达,或去社区活动中心锻炼,顺道把垃圾带了下来。我趁机跟他们聊上两句,顺便宣传一下垃圾怎样分类、垃圾分类的好处等等。从他们口中得知,自小区居委会向居民分发垃圾桶和可降解塑料袋后,邻居们已自觉地把干、湿垃圾分开放了。“说实话,多年养成的习惯一下子改变过来,需要一段时间,但垃圾分类确实很有必要。”一位大叔说得实在。 时间过得快,七点钟前后,扔垃圾的高峰期似乎过去了。趁没人来扔垃圾的空隙,我悄悄凑近垃圾桶,看看邻居们扔的垃圾符不符合要求。发现黑色垃圾桶里基本上是“其他垃圾”,绿色桶里有一小部分厨余垃圾不够“纯粹”:有鸡骨头、虾壳里混杂着一次性餐具的,有塑料袋跟菜叶、鱼鳃混在一起的……看来,垃圾分类工作有待继续推进。 正当我在垃圾桶边张望时,背后有人窃窃私语:“‘双11’刚过,这两天捡废品的人也多了起来。”回头一看,是一对路过的父子。 哈哈,我八成是被他们当作“破烂王”了。当“破烂王”没啥不好,至少是垃圾分类、废物回收的践行者。那么垃圾桶里既然还藏着这么个“商机”,我想,小区里是不是可以考虑设置一个废品回收角? 值岗时间已过,我走进楼道,不由回望了一眼已守候一个半小时的“新岗位”,路灯下,只见两只流浪猫,一白一黑,嗖地蹿上绿色垃圾桶。呵,原来它们在这里蹭晚饭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