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9年12月23日 星期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文明崇德浸润姚城市民血脉

余姚擦亮全域文明底色

    本报讯(记者沈孙晖 余姚市委报道组谢敏军)在余姚兰江街道保庆花园小区,居民朱文浩经常守在垃圾投放点,义务开展垃圾分类督导。保庆花园是该市第一个实施“撤桶并点”“定时定点”分类投放生活垃圾的小区,目前居民生活垃圾投放准确率在90%以上。这其中离不开朱文浩等热心居民的默默奉献。

    近年来,围绕“做文明崇德余姚人”这一主题,余姚市民自发组织、参与各类文明创建工作,形成全民共建共治共享的和谐氛围。兰江街道四明社区有支“相约5号”便民服务队,连续11年在每月5日左右,为社区居民开展志愿服务。“每次活动,我的磨刀服务台前都排起长队。”队员陈首烈说,服务队里绝大多数是社区热心居民。据悉,余姚还将每月15日设为全民“文明行动日”,以一月一主题的形式,动员全市开展志愿服务、文明宣教、环境整治、网络文明传播等六大行动,成为姚城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月推好人线索、季评余姚好人、年树道德模范,通过身边先进典型示范引领,感召更多群众崇尚文明、明德至善。牟山镇青港村74岁村民杨岳申眼有残疾,身患癌症。今年5月,他在务农途中挺身而出,勇救落水妇女林和贞,获评9月至10月“宁波好人”。目前,姚城已涌现出204名“余姚好人”和19个“余姚好人群体”。其中,76人入选“宁波好人”,24人获评“浙江好人”,10人荣登“中国好人榜”。

    创设各类文明评价激励载体,更让“当好人做好事、当好人有好报”蔚然成风。在“道德银行”的基础上,余姚进一步“增值”,对各级“好人”获得者发放“道德绿卡”,持卡者可享受免费或优惠看电影、乘公交、体检旅游、购物消费等300余项关爱礼遇,实现“有德者有得”。截至11月底,余姚全市已有901人获得“道德绿卡”。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