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海清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作出了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决定。决定概括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十三个方面的显著优势,其中就有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发展人民民主,密切联系群众,紧紧依靠人民推动国家发展的显著优势。 前段时间,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日子里,一首《我和我的祖国》唱响了大江南北。这首歌唱出了祖国和人民的亲密关系——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作为执政党,对于党员干部来说,深刻领会全会精神、践行职责使命,就必须做到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 为人民执政,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有具体而实际的内容的。每一个共产党员,特别是党员干部,要全力以赴为实现党的纲领、路线而奋斗,因为党的纲领、路线是人民根本利益的科学表现。同时,还要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理念,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如近期一些地方猪肉市场供应阶段性偏紧、猪价大幅度波动,中央及时采取措施稳定生猪生产,增强市场供应能力,情况得到缓解。这就是说,为人民执政,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处理好人民的根本利益与具体利益、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的关系。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在教育、就业、住房、医疗、分配制度等方面补齐民生短板,促进公平正义,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最近,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发出通报,江西省莲花县委原书记刘乡在国家贫困县脱贫摘帽检查中弄虚作假,受到党内严重警告、政务降级处分。宁波市纪委日前也通报了吴永亮等四起漠视侵害群众利益的典型案例。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除了在路线、方针、政策上代表人民利益之外,干部作风建设同样举足轻重。作风建设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辅相成。党的十八大以来,经过多次教育整顿,干部作风有了很大转变,但一些不良作风的产生土壤并没有真正被铲除,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弄虚作假等顽疾仍然存在,如果任其恶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是空话。而特权思想,漠视群众疾苦、侵害群众利益的现象,也会使党面临更加严峻的“执政考验”。党的干部有好的作风,才会有好的形象,才能凝聚人心,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才有基础。 为人民执政与靠人民执政也是相互关联、相辅相成的关系。靠人民执政,就是把人民当家作主的原则贯彻到治国理政的实践之中,落实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各级干部应破除“为民作主”的陈腐观念,养成尊重群众民主权利、集中群众智慧、维护群众利益、接受群众监督的习惯。在这方面,我市许多地方已经在积极探索。比如,象山县的“村民说事”制度,鄞州区升级全域治理智慧打造全国基层治理先行区,江北区“八联工作法”探索基层治理新模式等,都突出了民意主导公共事务的作用,把“靠人民执政”贯穿到基层治理、区域治理的全过程。 邓小平同志早在1956年就说过:“工人阶级的政党不是把人民群众当作自己的工具,而是自觉地认定自己是人民群众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为完成特定的历史任务的一种工具。”这段话在今天看来,仍然十分深刻,对各项工作有着重要指导意义。以人民为中心——懂得了这个道理,就会明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与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一刻也不能分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