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民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9年12月28日 星期六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27年为1308名患者进行肾移植

医生:“一肾难求”,更多的患者在苦苦等待

    记 者 陈 敏

    通讯员 谢美君

    “肾移植后,我获得新生27年了……”昨日上午,在鄞州二院6号楼报告厅,100多名肾移植患者欢聚一堂,共庆新生。77岁的老陆见到当年为他做移植手术的姚许平医生,一把握住姚医生的双手,激动不已。

    第一例肾移植手术患者已存活27年

    老陆是鄞州二院肾移植团队施行肾移植手术的第一例患者,给他主刀的就是姚许平医生。

    早年,老陆被查出患有尿毒症,从此,他便开始三天两头跑上海做检查和治疗,来回一趟光路上就得花3天时间。1992年12月29日,姚许平带领的肾移植团队为他施行了肾移植手术。一晃过去了27年,老陆开心地对记者说,肾移植以来,身体跟正常人没什么区别。“是你们给了我第二次生命!”老陆再一次向姚医生表示感谢。

    现场还来了一对特殊的母子,他们是来自江西的吴先生和割肾救子的母亲刘老太。2003年,靠捡破烂为生的刘老太为挽救自己患了尿毒症的儿子,毅然为儿子捐献自己的左肾,使儿子的生命得以延续。这是姚许平和团队施行的首例活体肾移植。感动于刘老太的母爱,医护人员为母子俩募捐了4万多元爱心款。

    “谢谢,谢谢医生给了我们新生!”来到现场的,有79岁的老爷爷,也有25岁年轻小伙,他们共同为自己获得新生而感恩。

    据统计,鄞州二院肾移植团队至今已为1308例患者施行了肾移植。目前仍存活的肾移植患者中,年龄最大的80岁,最小的19岁。

    500余名肾病患者在苦苦等待

    采访中,鄞州二院副院长张曙伟告诉记者,相对于众多的肾病患者,这1308名肾移植患者是幸运的,更多的患者只能一边血透,一边苦苦等待合适的肾源。

    肾脏移植是尿毒症患者的终末期治疗手段。张曙伟说,在他们医院,目前有近500名尿毒症患者在等待着肾源,每名患者等候的时间为2年到3年,长的甚至要等待5年。

    张曙伟介绍,鄞州二院每年成功实施肾移植的患者在30例至50例,与每年近500名的等候者相比,比例实在很低。据推测,平均每20名至30名肾病患者中只有1名患者有机会得以肾移植。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有不少患者在等待中走向了生命的终点,令人扼腕。

    “供体来源短缺,是肾移植面临的最大难题。”采访中,有多名业内人士认为,肾源供不应求的背后,是器官捐献面临不小阻力。这几年,随着国人理念的转变,各级红会、医院、媒体对人体器官捐献的大力宣传,宁波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加入器官捐献行列,但是人体器官供不应求的局面仍然难以改变。

    今年6月,获得活体肾移植资质的鄞州二院开始启动活体肾移植手术,至今已施行了2例。但是,张曙伟认为,活体肾移植的开展只是肾移植的辅助手段,短期内并不能改变肾源供不应求的局面。

    张曙伟说,每年高额的透析费,对家庭和社会来说是沉重的负担,还有不少患者因没能等到移植机会,在等待中走向死亡。“我希望能有更多的热心人士加入器官捐献志愿者队伍,为更多的患者和家庭点亮生命的希望。”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