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版:要闻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9年12月28日 星期六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城市之翼,九万里风鹏正举

——写在宁波机场三期投运之际

    记者 张燕 

    2019年,宁波提出了两项重大决策:建设“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实施“225”外贸双万亿行动。

    蓝图中,一项添力两大决策的重要基础设施呼之欲出,如大鹏一跃,不仅将改写宁波“小空港”的历史,更将撬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加快城市化进程。

    这,就是宁波机场三期工程。今天,我们将迎来它的投运。

    激起临空产业层层涟漪

    栎社上空,繁忙时每3分钟就有一架“银翼”闪过。一年里,这些“银翼”不仅载着千万人翱翔长空,也带着十万吨货物往来五湖四海。

    这些人与货,沿着机场这个核心,涟漪般形成航空枢纽环、航空服务环、航空制造环、外围环……这些“环”,构成了临空产业的圈层。

    全货机航班网络辐射之下,在宁波落地的各类生鲜、水果以及跨境商品越来越丰富。“现在很多供应商选择从宁波机场口岸入境,将车厘子、三文鱼、龙虾、帝王蟹等销往全国各地。”宁波机场货站公司负责人陈忠跃能明显感受到“航班保障能力越好,航班才能越多,产业才能越发达”。

    商贸服务、航空运输等围绕机场发展,是航空服务内环中的重要产业。受限于机场现有货站的作业能力,依托全货机的航空服务业还不能全面发力。随着机场三期投运,机场货机坪的全货机保障能力增加一倍,作业轮转能力增加两倍,年货运保障能力翻番。

    除了全货机,很多人可能没想到,更多航空货物是通过客机带动的航空物流来流转的。

    上午时间,是宁波机场停机坪最繁忙的时刻之一,当旅客陆续走上廊桥时,工作人员正忙着对飞机腹舱进行装卸货物,这些货物有一半左右是集成电路、元器件等高附加值的产品。

    客机腹舱一直是重要的航空物流渠道,占全年货量的七成左右。

    “宁波民航的发展围绕着总部型航空服务和航空物流两条产业链,重点发展临空制造、国际贸易和生物医药三大产业。”市发展规划院区域规划发展部负责人马丁玲介绍,飞机腹舱内的这些高附加值产品,往往就是适合临空制造、生物医药的产品,与宁波建设“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高度契合。

    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入境航班,将成为“225”外贸双万亿行动的重要保障。出入境航班,是宁波机场新的增长极。今年以来,宁波机场国际旅客增幅超过20%,在同量级机场中,国际化程度位居前列。

    “随着航空物流辐射面积扩大和与海曙的区域互动增加,临空经济可从培育新兴产业和升级传统产业着手,布局航空新材料、大数据、电子信息、集成电路、检验检测等产业,同时带动时尚服装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马丁玲认为。

    带动城市化一路高歌

    在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看来,机场三期投运让城市借“机”腾飞。

    “对于城市化而言,机场的建设加快了区域改造,而三期工程的核心是T2航站楼和交通中心。”宁波机场企管部负责人王伟认为,机场服务保障能力提升,使得航空公司更加愿意在宁波投放运力,机场航线网络通达性和旅客流量有望进一步提高。机场将紧抓“一带一路”建设机遇,积极开通国际航班,充分发挥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效应,形成与杭州、温州机场的差异化发展格局,更好地服务我市打造中东欧三个“首选地”。

    “目前,国内外50家航空公司入驻宁波机场,东航、春秋、长龙等布局基地,140多条国内外航线通达96个城市。”宁波机场市场部负责人徐壮介绍,三期工程投运后,停机位从原来的26个增加至60个,登机口从原来的15个增加至28个,硬件设施的改善将为宁波机场争取更多的航班资源提供保障,也能增加基地航空公司停场飞机数量。“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增强早上离港航班的密度。”

    空铁联运,也是带动城市化的要诀。前阶段,市发改委会同宁波机场及铁路等相关部门基本完成了宁波机场综合枢纽(铁路西站)选址研究,下步将继续统筹深化空铁一体化方案研究,加快推进项目前期,力争早日实现集航空、高铁、地铁、地面交通为一体的多式联运综合交通模式。空铁联运将充分发挥客运效率的最大化,为我市打造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建成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提供关键支撑和保障。

    宁波机场是省内首个地铁与航站楼联通的机场。机场三期交通中心启用后,将首次实现地铁直接接入T2航站楼,使机场不再远离城市。浙江省机场集团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快打造杭州、宁波、温州三个以机场为中心的立体综合交通枢纽。

    临空产业的“外围环”,是文化旅游、商务居住等第三产业。“机场将带来人口红利,利用空港打造城西新的增长极,并不是空谈。”马丁玲认为,对于整个大产业大发展而言,可以跳出临空经济示范区的物理空间,将与人口红利相关的产业布局到城西其他地区,促进城市化发展。

    项目攻坚争出“加速度”

    怀揣着高质量发展的梦想与决心,宁波机场人用“六争攻坚”的毅力与恒心,加速推动着机场的更新迭代。

    一年半前,在一场宁波机场三期工程进度研讨会上,专家们认为从相关流程、工序条件着手,结合建设常规,宁波机场三期“整体工程于2020年10月底前完成行业验收、当年底投入运行”。

    宁波机场公司勇挑重担,全员赶工期,全面实施不停航施工,保障机场三期工程提前一年投运。

    “在宁波机场三期建设过程中,温州机场新航站楼启用,省机场集团工程建设督查小组将温州机场建设的经验教训及时共享给宁波,确保工程高效有序稳步推进,提前自查整改完善,有效缩短竣工至批复的时间。”宁波机场投资公司副总经理王俊介绍。从“提速一年”目标确定开始,督查小组累计形成22期“督查通报”,涉及安全类问题和建议74项,进度类问题和建议91项。

    机场三期建设包括航站区、飞行区、货运区、配套附属区,其中建设工期最紧的是飞行区项目。飞行区项目工序多、工时长,为有效控制工后不均衡沉降,软土地基处理采用耗时较长的堆载预压排水固结法。此外,飞行区项目需要与运行的机坪和滑行道接壤施工,作业时间短。为保障工期,建设方一边与宁波空管站、机场指挥中心积极联动,主要集中在航班较少的00:00-07:00关闭滑行道施工,保证施工效率最大化、航班安全运行和运力。为节约工期,建设方要求施工单位增加机械、班组和劳动力,分片区流水作业。40多万平方米的站坪分了十多个区块。“民航专业工程华东质监站鼎力支持,每完成一个区块的分部就来验收一次,有效保障了工程进度。”王俊说。

    “整个三期工程建设中,宁波机场公司抽调精干力量全程参与建设,于2019年1月7日成立投运工作指挥部,下设7个专业工作组,效能监察组对建设和投运情况进行检查和考核,从6月份开始每月一次效能检查,到11月份隔天检查,督促建设投运任务按期完成。”效能监察组负责人陈玲芬说。

    风物长宜放眼量。

    就在宁波机场三期投运之际,机场的四期规划及远景目标开始描绘:四期将新建一座航站楼,一条跑道,到2030年实现旅客保障能力3000万人次,货运保障能力50万吨;到2050年实现旅客保障能力6000万人次,货运保障能力120万吨。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