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崔小明 昨天,天朗气清,暖阳当头。公共钢琴志愿者陈阿姨一早就来到月湖盛园公共钢琴安放点开展志愿服务,她的一曲《彩云追月》,吸引了不少路人驻足欣赏。公共钢琴投放4个月来,带来了一系列的暖心效应。 公共钢琴提升了城市形象。公共钢琴在悄然改变人们对这座城市的印象。公共钢琴的志愿者纷纷讲述了他们在志愿服务过程中遇到的趣事。志愿者周翠玉告诉记者,有一次他们在地铁鼓楼站的公共钢琴安放点值班,一群北京来的游客围上前来。通过交流得知,他们从新闻报道中了解到宁波街头出现了公共钢琴,非常感兴趣,为此专门设计了一条到宁波旅游的线路,刚安顿好住宿,就来考察公共钢琴。周翠玉说,北京客人和他们交流了半个小时,听他们弹琴,了解公共钢琴的故事,询问运营规则。志愿者翁晓敏说,国庆假期有一天她正在月湖盛园公共钢琴安放点值班,来自上海的一家三口前来观看。翁晓敏热情地向他们介绍了莫志蔚老人捐赠钢琴的故事。他们感动不已,没想到这么有“国际范”的公共钢琴率先在宁波出现。志愿者孙力群说,有一次有个钢琴爱好者来弹钢琴,并请她用手机录一段视频。原来她要和生活在国外、阔别30多年的朋友见面。朋友曾经告诉她国外公共场合有钢琴可以让人随便弹时,让她羡慕不已。“这次咱宁波也有了公共钢琴,我要把这个好消息第一时间告诉她。”这位女士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志愿者队伍。公共钢琴在推进过程,有500多人主动报名加入公共钢琴志愿者队伍。落地启用4个月来,他们成了公共钢琴最坚定的支持者和守护者。80岁的李发智耳聪目明,身体健朗,是志愿者中年龄最大的一位。每周四上午,李发智会准时出现在地铁鼓楼站公共钢琴安放点,4个月来从未缺席。“我60多岁学钢琴,但老年大学钢琴班毕业后就没有机会和琴友切磋,是公共钢琴让我们重聚。维护公共钢琴,让琴声在甬城上空持续飘荡,是我的心愿。”67岁的严文光,每周四上午都会出现在月湖盛园公共钢琴安放点。12月26日,最低气温接近零度,寒风刮在脸上像刀割一样疼。严文光依然如约前来,拿掉琴罩,打开琴盖,琴声在风中飞扬。几首曲子弹下来,手指都冻僵了。田法生和柳涛是年轻志愿者的代表,两个小伙子一个是琴行的钢琴老师,一个是幼儿园老师。“周六、周日我们很忙,我选择的志愿服务时间是周五上午9点至中午12点。”田法生说。除了弹琴,田法生还是公共钢琴的“编外”老师,有人知道他的值班时间总会“凑巧”前来讨教,小伙子很有耐心,有问必答。柳涛经常出现在机场公共钢琴旁,也常到各个公共钢琴安放点“打卡”。“很喜欢钢琴,在公共钢琴上弹奏能愉悦自己、快乐别人,我当然乐此不疲。” 琴声温暖了很多人。公共钢琴志愿者翁晓敏说,家里有一架钢琴,小时候女儿学弹琴时买的。女儿参加工作后,已经10多年没用过。今年8月她加入公共钢琴志愿者队伍后,受莫志蔚老人爱心激励,她掀开落满灰尘的琴罩,开始自学钢琴。“还有两年我就退休了,到时候一定要到老年大学报一个钢琴班学习。弹琴将是我退休生活的重要内容。”9月底,在有关单位主办的公共钢琴大师班上,来自波兰的钢琴大师盛情邀请观众上去弹奏,一名约30岁的男子勇敢地走上舞台弹了一曲。他动情地说,因为工作繁忙已经十多年没有摸钢琴了,是莫志蔚老人、是公共钢琴激发了他弹琴的热情,让他的生活有了色彩。12月7日,一名农民工在东部新城银泰城公共钢琴上弹琴的视频刷屏抖音,像冬日的太阳,温暖了很多人。这名农民工在和拍摄者交流时说,他在附近工地干活,从小喜欢音乐,但小时候没有条件学习,长大后通过自学学了几首曲子,现在只要有空,就会来弹会儿。很多人评论说,看到一双抡锤搬砖的手笨拙敲击光洁的琴键发出悦耳的琴声时,公共钢琴的社会意义得到了最充分体现。 公共钢琴经受住了城市文明的考验。“要用铁链把琴凳和钢琴连到一起,否则不出3天,琴凳就会被人搬走。”今年8月,公共钢琴刚落地月湖盛园和星街坊时,因为在户外,很多人劝说要加强安全防范。但4个月来,没有发现一起故意破坏的行为,没有丢失一把琴凳。这得益于公共钢琴落地单位的认真负责,他们在每个钢琴安放点都落实了保安值守。此外,广大市民以主人翁的姿态守护公共钢琴。“到目前为止,我们进行过两轮维护,没有遇到过严重破坏的行为。”昨天,海伦钢琴股份有限公司负责钢琴维护的程师傅告诉记者,“看得出,弹奏的市民非常爱惜,呵护得非常仔细”。 “公共钢琴寄托着一位80岁老人的爱心,它属于全体市民,保护公共钢琴、让琴声持续响起是每个人的责任。”公共钢琴志愿者有关负责人说。 公共钢琴的故事还在继续,除了首批10架钢琴,从9月到12月,我市又增加了4架公共钢琴。明年,将会有更多的公共钢琴出现在公共场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