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0年01月06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守护好绿水青山 保障好高质量发展

——写在宁波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挂牌一周年之际

最美风车路
蓝马甲导服咨询
三江口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

    转眼间,宁波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已过周岁。回顾这一年,宁波自然资源规划人,不负重托、不辱使命,六争攻坚、奋勇争先,用真抓实干守护好绿水青山,保障好高质量发展。

    不忘初心,行稳致远。宁波自然资源规划人将牢记使命,奋力开创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事业新篇章。

    2019年1月5日,宁波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正式挂牌运行。一年来,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系统按照“两统一、六方面”职责定位,加快推进重构性改革,从局机关到派驻机构、县(市)自然资源和规划管理部门、局属事业单位全方位推进,做到改革和工作两促进;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三服务”活动,以“融合聚力年、基础建设年、服务增效年”活动为抓手,认真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深入推进自然资源领域重大改革,纵深推进“六争攻坚”决策部署,保障宁波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交出了合格的答卷。

    规划先行 让城市蓝图更美好

    全面摸清自然资源底盘底数。印发《宁波市第三次国土调查工作实施方案》《宁波市第三次国土调查百日攻坚行动实施方案》等,确保三调工作按时间节点和质量要求顺利推进。全面完成10个区县(市)、155个乡镇(街道)、3220个建制村覆盖山、水、林、田、湖、草13个一级地类55个二级地类调查。成果经过市级、省级多轮核查,质量总体较好,最终错误率都小于1%,已于7月中旬上报国家三调办核查。

    加快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去年8月23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工作部署会,全面启动规划期限至2035年的《宁波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任务。已完成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实施评估、“双评价”等基础工作,结合国土“三调”工作,认真排摸现状用地情况,制作工作底图底数。新一轮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将对接长三角一体化战略、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省政府“四大”建设任务,及甬舟、甬台、甬绍一体化等区域协作设想,探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背景下的市域和市区空间格局。

    推进重大专项平台规划编制。坚决贯彻“拥江、揽湖、滨海”城市发展战略,高起点编制前湾新区空间规划、甬江科创大走廊规划、东钱湖区域总体城市设计、文创港核心区规划等重点片区规划,有关成果已审议通过,下步将加快推进重大决策部署落地。积极开展沪嘉甬铁路、城市快速路等重大工程项目规划研究,协调推进轨道第三轮前期建设规划,完善西洪大桥及接线工程等重大项目规划方案,为打造具有前瞻性与竞争力的综合交通枢纽积极出谋划策。

    全域统筹 让要素保障更高效

    集约利用陆域资源。争取新增可用计划指标3.05万亩,总量居全省前列。坚持“亩均论英雄”导向,实施存量建设用地盘活三年行动计划,全面部署落实自然资源部“增存挂钩”要求,提高土地资源配置效率。消化利用“批而未供”土地4.60万亩,处置“供而未用”土地2.53万亩,完成低效用地再开发面积2.34万亩。推进国有建设用地二级市场改革扩面,完成《宁波市产业用地标准》(2019版)更新。新挂牌建设项目类采矿权4宗、储量1.4亿吨,将有效缓解局部区域建筑石料供应紧张局面。

    开发拓展海域资源。结合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大力优化近岸海域国土空间布局,拓展海洋经济发展空间,推动海洋经济由近岸海域向海岛、深远海延伸。处置利用历史围填海0.79万亩,重点支持镇海重大石化基地用海,指导通苏嘉甬高铁、六横大桥、甬舟铁路等重大交通项目用海和新奥LNG等项目用海,妥善办理了梅山二期封关区域围海,督促象山亚帆基地规范化用海。

    服务重大项目落地。完善重大建设项目服务保障工作机制,实行583个、15.29万亩涉土涉海重大建设项目重点跟踪服务保障。其中要素需求项目488个、13.14万亩,已完成473个、12.63万亩,完成率为96.9%、96.1%。象山湾疏港高速、杭甬高速复线一期、金甬铁路宁波段、轨道交通5号线一期等14个重大单独选址项目1.69万亩用地报国务院等一级政府审批。实施计划指标项目化管理,优先保障重大项目、实体经济、乡村振兴等项目,新增用地配置更加精准、精细、高效。已批准(含已上报省政府或国务院)建设用地159个批次(项目),总面积5.32万亩。镇海区重大项目拆迁安置用地获批全国首例附属工程涉及永农调整项目。

    深化改革 让发展动能更强劲

    健全空间规划体系。深化落实中央精神,以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为抓手,构建全市空间规划“一张图”。全面开展重大专题研究、专项规划(大纲)和区县(市)规划大纲,步调一致,启动对全域范围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的谋划,统筹考虑生态空间、农业空间、城镇空间的合理布局。以“多规合一”为主线,探索建立全市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为统一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实施建设项目规划许可、强化规划实施监督提供依据和支撑。

    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印发《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推进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制定《百日攻坚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掌上办挂图作战表》,实行挂图作战、逐项核查。清查事项底数,共梳理权力事项468项、公共服务事项32项、市级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256项。做好清单梳理,明确各事项责任层级,提出网上办、掌上办、跑零次、“最多跑一次”、容缺受理、告知承诺、事项材料电子化等事项清单。市级考核任务网上办实现率100%,掌上办实现率100%,即办件实现率83%,跑零次实现率99.3%。

    深化林权制度改革。出台《关于深化集体林权制度 推进森林生态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落实并完成全市5万亩森林抚育任务。开展森林抚育整村推进工作。启动新一轮中德林业国际合作,加强宁波近自然林研究中心建设,加快近自然林经营实践,制定《宁波市自然林经营技术规程(试行)》。开展公益林专题调研,出台《宁波市公益林补偿收益权质押贷款管理办法》。

    生态修复 让“三生”空间更秀美

    严格保护耕地。会同相关部门开展永农核查整改和储备区划定。实施耕地保护“以奖代补”政策,市级补助资金1.02亿元。耕地保护突出贡献集体和个人纳入市政府表扬序列。加强全域土地整治和围涂造地,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21382亩,耕地质量提升1652亩,旱地改水田500亩,新增耕地面积836亩,累计完成农用地整治2701亩。

    加强生态修复。2019年省级立项23个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已全部完成实施方案上报,2018年度15个项目有序推进,完成建设用地复垦383亩。推进废弃矿山修复,开工治理126处,交工61处。稳步推进宁波市海岸线整治修复三年行动,安排财政资金1300万元用于30.6公里生态岸线整治修复任务。督促加快花岙岛等在建中央海域使用金整治修复项目实施,完成宁海横山岛整治修复等4个项目验收。切实做好赤潮应急信息发布、海洋生态空间监测分析等工作。

    开展增绿护绿。实施新一轮四明山区域生态修复,加强3.4万亩已修复地块的封山育林监管,完成森林质量提升1500亩。实施“一村万树”百村示范千村推进、珍贵树种基地营造、全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等行动,在自然禀赋限制的条件下,着力提升森林覆盖率、林地保有量、林木蓄积量,我市森林覆盖率达48.02%,建成36个“一村万树”示范村。加大森林执法力度,开展绿卫2019专项行动,依法打击各类涉林违法犯罪行为。加强病虫害防治,筑牢绿色“防护墙”。

    让“三生”(生态、生活、生产)空间更加秀美。

    关注民生 让群众更有获得感

    财产登记提质增效。印发《全市不动产登记与相关服务事项网上联动办理工作方案》《宁波市优化营商环境不动产登记“一件事”便利化行动方案》,分类落实“五减”要求,实现一般登记4日内办结,抵押登记2日内办结;一般商品房交易登记1日内办结,提交申请材料压缩为4份以内,群众办理环节压缩为1个以内;异议登记、查封登记、抵押权注销、地役权注销、预告登记注销等事项实现“即时办理”。实现不动产登记绝大多数类型60分钟办结或即办,交易、税务、登记三部门逐步向化学融合方向发展,在全省率先实行不动产登记进法院。

    防灾减灾严防死守。切实做好台汛期自然灾害预防,全市共发生地质灾害灾情2起、险情28起,未造成人员伤亡,成功避让地质灾害1起、避免了5人伤亡,并连续14年实现地质灾害零伤亡。面对气象火险等级偏高、林区人员活动频繁等不利因素,牢固树立责任意识,狠抓宣传教育、火源管理、督察检查、设施建设等重点环节,坚决打好森林防火攻坚战,首次实现森林火灾零发生,确保了全市森林资源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除险安居深得民心。开展“除险安居”三年行动,全面完成省政府下达的核销地质灾害隐患30处、重点隐患18处。强化调查评价和宣传培训,夯实防灾工作基础。完成余姚市梨洲街道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试点及梅山城市地质调查试点。

    创建品牌 让部门形象更鲜活

    积极参加重大文化活动。宁波市城展馆成功开馆,接待团队近1000批次、人数逾20万人次,成功入选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70年宁波70大时代地标”。成功举办2019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丝路新语·魅力甬城”宁波城市主题日,来自北京世园会事务协调局、中国贸促会、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等单位的130余位嘉宾参与开幕式,人民网、新华社客户端等30余家媒体直播宣传,当天直播点击率超过40万人次,接待游客数万人次。

    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全面完成全市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的编制与报批工作。完成了望京门文化遗址公园的规划设计方案编制,助推塑造历史城区边界、突出“三江六塘河、一湖居其中”的名城格局和形象。编制《天一阁·月湖区域整体提升规划研究》,进一步拓展月湖历史文化街区文化博览空间,推动新马路、德记巷-戴祠巷历史地段的保护与开发利用。积极推动渔轮厂等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积极推进慈城古县城保护发展,推进项目带方案带建筑出让,简化后续审批程序。

    撰文 杨绪忠 易理强 朱宁溪 图片由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提供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