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2版:阅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0年01月07日 星期二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张德和的根雕艺术之道

——评《雕根问道:德和谈艺录》

    杭 间            

    根雕大师张德和的《雕根问道:德和谈艺录》日前由西泠印社正式出版,该书是国内第一部融合根雕创作实践和艺术理论的专著,“填补了根雕艺术理论上的学术空白”。

    张德和是一位优秀的根雕艺术家。我和他相识于很多年前,记得那是德和美术馆开馆的时候,我与北京一位工艺美术界的前辈前去出席庆典,在宁波象山一座中式风格的建筑里,我第一次见到他的作品。看到根雕艺术被发挥到如此极致:精心选择的根形、恰到好处的处理、专业水准的雕塑造型,真是惊讶不已。在此以前,我曾对根雕有着深深的误解,认为它不是“艺术”,因为,我深知一件好的根雕取决于艺术家的美学修养,而这些修养,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需要艺术家多年系统学习传统文化,方能细细体会“品格”和“品鉴”;并且,这些体会的深浅最终还取决于艺术家的才情和天赋——学院艺术家虽具备这些能力,但他们大都不屑于从事根雕;民间艺术家则因为早年的经历,艺术知识支离破碎,难以形成整体的把握。因此,真正好的根雕艺术家少之又少。

    张德和是难得的个案,这在根雕艺术界很少见。那次见面匆匆,对他为何从草根出身却能成长为具有如此深厚艺术格调的艺术家不甚了了,但是,我内心里已经把他列入一流的雕刻艺术家行列。

    五年前我回到杭州,加入浙江民间文艺家协会的队伍,不出所料,我又见到了他,而且成为同事,对他有了更多的了解。艺术来源于生活,一个艺术家的才华不仅取决于个人的天赋,而且与他所处的时代息息相关,这话确实是真理。

    根雕实际上很难以习惯上的雕刻概念来概括,正如欧美雕塑与中国传统雕塑概念也有很大的不同一样。根雕的要义,首先不在“雕”也不在“刻”,而是在动手之前对“形”的深入观察和揣摩。一件好的根雕艺术作品,必须是随物赋形,要根据树根在自然生长中所产生的千变万化的形态,与自己的艺术观念相互参照,形成表现的契合,才能出现初步的构思。为何说“初步”?因为这离一件好的根雕艺术作品的最终完成还很远,艺术家在进一步的工作中,还会发现隐藏在树根深处的更多问题。自然之物具有自己的生长秘密,因此,根雕艺术在艺术创作上,跨越了从自然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以至于现代主义的数个阶段。用张德和的话说:“它以其质朴、自然的艺术形式和清新隽永的审美特征,蕴含着天人合一的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特质和自然无为、返璞归真的道家思想的精髓。它通过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在似与不似间发现大自然中最原始、最本质的美,继而凭借作者雕而不雕和不雕而雕的巧妙点化加工,将自然美和人工美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确实,在根雕艺术创作中,蕴藏着艺术创作的所有因素。

    收到张德和的《雕根问道》书稿后,我将它带在身边阅读,读着读着就读进去了。他的语言很朴素,没有丝毫的矫饰和多余的修辞,文如其人。他结合自己的经历,创作中遇到的问题,体悟、经验、教训,娓娓道来。很多时候,他的“悟道”会跃入更高的层面,结合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深入阐述一个问题。我读他的文字常常会吃惊,他让我明白了“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古谚,这个状元,就是“入道”,就是境界。

    《雕根问道》这本书的结构,也是张德和精心考虑过的。分叙事、论理、体道三部分,历史、创作论、思想有机结合。“叙事”之可贵,在于明史,根雕历来在正统的艺术史中不着笔墨,因此勾勒这个艺术门类的发展历程,尤为不易和重要。“叙事”的根雕历史虽简,但条理清楚,客观公允,足够为后来的“论理”奠定基础;“论理”是重点篇章,是他积累数十年的创作体悟,既有宏观更有微观,从立意、经营、巧借、取舍到取材、工具、绘画、禅意等,皆有所涉;“体道”是规律,作者将根雕艺术创作中的体会,上升到艺道、审美、价值与文化之中,许多迁想妙得,已经是艺术理论的大道理了。

    近年来有一个现象非常值得关注,许多工艺美术家拿起笔来,写下他们的所做、所思,这些著作的出版,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史的学术语言,同时也为这个时代的艺术发展留下了极其可贵的理论和创作财富。

    (作者系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