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朝著名书法家虞世南(越州余姚) (水彩) 林绍灵 |
陈剑飞 几年前,听说集企业家、作家、慈善家等头衔于一身的储吉旺先生出资,在宁海兰头山摩崖雕佛像,建造石窟寺。我探看了两次,皆不得入内。因为施工期间出于安全考虑,洞口被护栏与临时门堵着。但洞窟里面传出机具切割的吱吱声、嘈杂的人声,还有石粉一阵阵从空中扬起……这让人回想起当年采石工场热热闹闹的场面。 读小学的时候,假期我常去父亲工作的红卫盐场耍玩。周边的石宕都归红卫盐场管理,父亲负责登记从石宕采下来的石板石条的数量和尺寸,作为矿工们发放工资的依据。我们的吃住和矿工同在一个院子。记得管理处的食堂每星期为矿工提供一餐肥肉,说是洗肺润肺的特别餐。有肥肉的那个晚餐,矿工们会特别高兴,有的还哼着小调,把饭碗端到屋外来吃。矿工人多,肥肉要煮一大锅,老远就能闻到食堂里飘过来的香喷喷味道,引得我也馋馋的。 住的天数多了,我也和这些外乡来的矿工相熟,有时便跟他们到石宕的工场上去看看。只见在幽深的石宕里,叮叮咚咚,锤起锤落,灰粉飞扬。用碎石砌起的窄窄小径沿井壁一直延伸到宕底,矿工们从这里上上下下,采出的石材也是从这蜀道般的小径抬上来的。石宕是个封闭的环境,风吹不进雨淋不进,所以人人脸上都蒙满粉尘,连眉毛也是灰白的。宕底采石的场景至今记忆犹新,现在每当回想起这些矿工年轻的脸,我的脑海里就会冒出庞德《在地铁车站》的著名诗句:“这几张脸在人群中幻景般闪现,湿漉漉的黑色树枝上花瓣数点。”为什么会浮现这种联想,我想大概是矿工们年轻面容和庞德的超短诗之间,存在着意象或内蕴的某种关联吧。 伍山石窟就是矿工们采石后遗下的废井。摸着井壁上一道道凿痕,回想起一代代矿工们高强度的劳作,他们硬是用布满老茧的双手挖空了这一座座山。直到钢筋、混凝土、预制板这些新兴建筑材料取代了石板与石条,电动工具更替了手工劳作,原始的采石方式才渐渐淡化成如烟的往事。原本人声鼎沸的石宕停止开采后,就像一个个豁口的老人,在山崖上空守寂寞。废弃石宕的周边杂草丛生,人迹罕至。山脚边相对低些的宕口,附近农民用来堆堆柴禾,圈圈牛羊。也有贫困的村民造不起房屋,干脆在石窟里居住,过着原始穴居的生活,倒也冬暖夏凉。那些空间比较大的石宕,搭起戏台,成为村民们看戏、看电影的天然场所。 兰头村紧邻红卫盐场管理处,村边的兰头山石宕就成为我就近游玩的好地方。有一处把整座山都采得通透的石宕最好玩,从山南的宕口进入,绕过几个连通的石窟,可以从山的北面贯穿而出。经过幽暗曲折的盘转后,快到出口时,洞口那一束阳光射进来,仿佛是上天之光。爬出洞口,一个崭新的视界展现在眼前。诚如陶渊明《桃花源记》所言:“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眼前景象和魏晋时代陶渊明描述的,几乎是同一个版本。 几年前,储吉旺先生出资建造的石窟寺正是我少时经常耍玩的地方。建造的石窟寺,利用废弃的石宕填平成室,摩崖雕佛,凿石榜题。历五年之久,经过众多福建石匠的精雕细刻,也称“文殊道场”的伍山石窟寺终于建成开放。 经过兰头村前的石屋民居,民房上方是石窟寺的山门,正门朝南,蓝底的“石窟禅寺”由天台允观法师书题。进洞门后便是“文殊道场”主室,正中石壁上雕着文殊骑狮像,高大庄严,面容端庄秀丽,嘴角微翘,双手持托如意。头顶发髻上复有一佛,结跏趺坐施禅定印。高大的文殊菩萨为半跏坐像,坐狮一足腾空,四周祥云围绕。骑狮文殊整座雕像高约十米,为福建石雕高手精雕细刻而成,这座造像已被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评为国际石雕博览会金奖,这是对其总体设计与雕刻艺术的高度肯定。文殊主室的东西两侧石壁,各雕两位文殊显化,持剑握卷,造型生动,雕工精湛。整个主室合为五方文殊,此地就是文殊道场了。 众所周知,山西五台山的文殊道场闻名遐迩,而敦煌莫高窟的第61窟,被专家们称为“文殊堂”。至今中心佛坛仍留文殊骑狮的痕迹,其西壁绘有巨大的“五台山图”,高3.4米,宽13.5米,是莫高窟现存最大的壁画。壁画绘出了五台山周边五百里方圆的山川地形、城池楼阁、大小寺院和风土人情。把俗世生活融于佛教壁画中,榜题详尽,情节丰富,极具建筑学、社会学、地理史、交通史和佛教史的考据意义。莫高窟的“文殊堂”壁画,佐证了文殊和五台山的渊源关系。从古至今,五台山文殊道场在国内外影响极大,历史上不断有西域、印度、东南亚、朝鲜、日本等地的僧众前来朝拜。 五台山因东、南、西、北、中五座山峰突起呈台状而得名,而宁海伍山也由松岙山、道士岩、不周山、聪明山、兰头山五座山组成。冥冥之中,它们是否有着某种奇妙的呼应?遥想当年一代代采石工一锤一锤敲凿出石宕,如今伍山石窟寺的建成,有着前世矿工们百年开凿的功力。在石窟寺主室前壁上,题有储吉旺先生“非一人之力,非一人之功”十个大字,当包含了对前世采石工人和当今福建能工巧匠的敬意。石窟寺的前世今生,告诉我们万物不是一成不变的,更告诉我们,世上的奇迹是人们用伟力和智慧创造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