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郑春龙(右)和茭农在一起。(河姆渡镇政府供图) |
记者 何 峰 通讯员 罗建灿 在茭白上市季节,宁波各个菜场的茭白摊位上,摊主往往在最显眼处竖一块牌子:正宗河姆渡茭白。有了“河姆渡”三个字,这种洁白如玉、鲜嫩水灵的水生植物似乎立刻彰显出身份的“尊贵”,摊主的底气也足了许多。每当郑春龙路过这些摊位,总会多看一眼。5年前从河姆渡镇农办主任岗位上退下来的他,被茭农叫作“河姆渡茭白之父”。 择一事,终一生,以匠人精神造福乡邻。30多年来,郑春龙走遍河姆渡的田间地头,育苗选种,抓虫防病。在他的努力下,河姆渡茭白由单季变双季,延长了上市时间;而茭白田套养甲鱼,则培育出一个全新的特色产业。如今,茭白和茭白田甲鱼成为河姆渡乃至余姚农业的“金名片”。“没有春龙主任,就不可能有河姆渡茭白产业和茭白田甲鱼产业的喜人局面。”河姆渡的农民总这么说。 选育双季品种,攻克病害难题 推动茭白产业蓬勃发展 寒冬时节,风起云飞。河姆渡镇的田野上,茭白叶随风起舞。午后,郑春龙在茭白田边巡视,他自豪地告诉笔者:“采用无公害技术种植的河姆渡茭白,肉质细嫩,可以生吃。” 郑春龙和茭白结缘已有30多年。30多年前,别人正忙着“洗脚上岸”,以跃出农门为荣,郑春龙却卷起裤腿,从讲台走到水田当起农技员。“想为父老乡亲做些事情。”郑春龙说。 河姆渡紧靠姚江,水泽汀田密布。郑春龙生于斯长于斯,在他的记忆中,茭白散种在田边沟旁,并非当地的主导作物。20世纪90年代,河姆渡人看到茭白的商机,开始大规模种植。 “当时的种植面积扩大到近万亩,但效益并不好。”河姆渡镇政府干部胡俊峰说,那时的品种是单季茭,上市时间只有两个月,且品质一般,加之病虫害,农户收益有限。 科技兴农,从品种入手突破产业发展的瓶颈。郑春龙带着农技人员经常泡在试验田里,选育优质品种。经过一次次试验,双季茭品种脱颖而出。30多年来,郑春龙选育、引进和推广了30多个茭白新品种,通过品种的合理搭配,河姆渡茭白的上市时间从两个月延长至八个月。“新品种上市时间长,而且品质更好。优质优价,同样的面积,收入比以前至少增加2倍。”茭农王岳其告诉笔者。 茭白产业蓬勃发展,但一种病害一直困扰着茭农。这种病害一般出现在盛夏来临前,原本碧绿的茭白叶上突然出现黄褐色斑点,几天内逐渐枯黄。“这种病蔓延迅速,如果不及时控制,茭白将颗粒无收。”茭农李如君想起这种病害仍心有余悸。 农户们无奈,郑春龙着急。翻阅好多资料后,郑春龙确认这是锈病,但当时并没有防治办法。郑春龙深入茭白田,观察病害情况、记录发病进展、采集病害样本……整整两个月,他白天在田里采集样本,晚上回家做试验,最终找到了合适的农药。 培训、指导、示范带动……他怀着满腔热情,凭借过硬的技术,将茭白产业发展中的困难一一解决。在他的努力下,宁波市菜篮子基地、浙江省系列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国家农业标准示范区相继在河姆渡落户,2011年,河姆渡被命名为“中国茭白之乡”。如今,河姆渡茭白种植面积1.5万余亩,成为当地农民致富的主要产业之一。茭农欣喜、感激之情溢于言表,亲切地叫郑春龙为“河姆渡茭白之父”。 发展生态种植,探索套养甲鱼 促进茭白产业转型升级 因为热爱,所以坚持。茭白成为河姆渡镇的特色产业,郑春龙依旧经常在田间巡视,他思考的是,如何进一步提升茭白产业的效益。 种植生态茭白,提升产业效益。郑春龙再次为河姆渡茭白产业的发展锚定方向。“现在,茭白田安装了杀虫灯和诱捕器,前者属于物理方式,后者属于生物方式。”郑春龙告诉笔者,加之合理的用药方式,确保茭白的无公害。 2005年,外来物种的入侵,差点给河姆渡的茭白产业带来灭顶之灾。福寿螺被一养鸭户带进河姆渡,便在全镇的茭白田肆虐开来。茭农钱爱忠对当年福寿螺的危害印象深刻:“福寿螺繁殖速度快,产卵数量多,专吃茭白嫩叶和茭白肉。” 郑春龙和农技人员迅速行动起来。他们首先尝试使用农药,多次试验后发现不但效果不佳,还造成农药残留,影响茭白品质。 一次次奔波在田间地头,郑春龙苦思应对之道。一次,偶然间路过养殖户的甲鱼塘,郑春龙眼前一亮:甲鱼不是吃螺蛳吗,应该也会吃福寿螺吧。 在郑春龙指导下,钱爱忠在10亩茭白田里套养甲鱼。福寿螺被消灭了,茭白获得大丰收。“不用投放任何饲料,甲鱼长得肥壮结实。年底一算,每亩茭白田增收3000元以上。”钱爱忠说。 危机变成转机,茭白田套养甲鱼在河姆渡镇逐渐推广。从茭白田四周的加固到甲鱼种苗引进,从质量控制到产品销售,每个环节郑春龙倾心参与、耐心指导。如今,河姆渡套养甲鱼的茭白田2000多亩,每亩可增收2.5万元左右。 郑春龙还积极试验茭鸭共育等生态种养模式,一方面利用鸭子吃掉害虫,在种养过程中不喷施农药;另一方面鸭子排出的粪便,又成为田间的有机肥料,由此形成农业生态产业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