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要闻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dlrb
 
2020年01月18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以“争”的激情、“攻”的热度、“攀”的劲头

突破瓶颈掣肘 实现高质量发展

    记者 张燕 

    2019年是推进“六争攻坚、三年攀高”行动承上启下、持续发力之年。一年来,市委、市政府率领全市上下只争朝夕抢进度、真抓实干破难题,充分展示了“一年比一年扎实、一年比一年深入、一年比一年更有成效”的良好态势。

    以项目争速 保持经济发展稳中趋进

    “以前乘坐飞机都是子女开车接送的,现在地铁直达,太方便了。”在前段时间市“六争攻坚、三年攀高”抓落实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开展的“攻坚一线看变化”中,市民寻访团成员杨亚美连连感慨机场三期投用带来的可喜变化。

    机场三期,只是“项目争速”行动的一个缩影。过去的一年,类似让群众“获得感满满”的项目远不只此一项。

    “项目争速”是“六争攻坚”行动的“第一争”。抢时效、提质效让项目建设驶入快车道。除了一大批项目新建、续建外,更有大项目完工、投用。宁波至绍兴城际铁路实现贯通运营、轨道交通3号线一期开通、城市外环连线成圈……

    我市出台有效投资稳增长优结构、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等政策,落细落实重大前期项目管理、“红黄绿灯”监测等工作机制,保障了一批重大产业项目、补短板基础设施的快速推进。去年,吉利汽车杭州湾DMA等项目建成投用,台塑台化后续项目等续建项目推进顺利,中化膜生产基地和研发创新中心等项目开工建设,大榭石化五期等项目正在积极开展前期工作,预计今年开工建设。

    突出“增后效”,宁波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来抓。2019年国内招商引资和浙商回归实际到位资金分别为1368.27亿元、1039.02亿元,完成年度任务的115.66%、118.07%,引进6家境外世界500强项目和1家地区总部项目。通过第二届世界“宁波帮·帮宁波”发展大会、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等一系列大型盛会,吸引了一大批大项目好项目签约入驻,各界各方“合力兴甬、共创未来”的氛围越来越浓。

    以产业争先 持续提升产业层次

    “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225”外贸双万亿行动及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宁波坚持“产业争先”,深挖增长潜力,预计2019年全市全部工业增加值首次突破5000亿元大关,其中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4%。

    壮大现代产业,做大企业实力,产业争先层层推进。我市编制“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培育实施意见,形成“1+12”产业集群规划体系,汽车零部件、绿色石化、新型功能材料产业集群入围国家先进制造集群培育名单。“数字宁波”、现代农业双双推进:通过加速实施“数字宁波”建设、创新设计发展、5G应用和产业化等行动,深入创建特色型中国软件名城,预计2019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3.3%、7.3%、9%;扎实推进现代绿色都市农业示范区“152211”工程,余姚榨菜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入选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新增1个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9个园区、20个强镇列入省级创建,入选总数均居全省第一。

    通过降本减负、营商环境优化等系列惠企政策和“增资扩产”专项行动,去年新增11家企业入选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累计达39家,数量居全国首位;新增省“雄鹰行动”培育企业14家;累计创新型初创企业15140家、省高成长科技型中小企业865家,数量均居全省首位;265家企业入围2019年中国瞪羚企业榜单,4家企业入选“2019年浙江本土民营企业跨国经营30强”榜单;新增境内外上市企业7家,其中科创板上市企业2家。

    另外,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智能化诊断和技术改造三年“两个全覆盖”全面完成,“企业上云”的推进,绿色化升级等改革力度加大,让宁波产业攀上新高峰。

    以科技争投 逐步提高创新能力

    大平台、大项目、大产业、大团队、大投入、大协同,六大创新行动,为科技创新赋能。2019年,宁波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预计2.8%,比2018年提高0.23个百分点,增幅创历史新高。

    建设甬江科创大走廊、前湾新区,深入推进沪甬产业合作,谋划布局甬江实验室、中试科研设施等公共创新平台,国家新材料测试评价浙江区域中心落户。加快构建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及发展“1+X”专项政策体系,2018年以来,我市新引进的15家研究院已有11家投入运行,与英国诺丁汉大学、天津大学、国电投氢能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国科大宁波材料学院、浙大“五位一体”校区挂牌建设。培育省级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13家、市级20家,集聚科技型创业项目(团队)超过600个,与900余家企业建立科技合作关系。

    去年,全市有研发支出的规上工业企业达到4859家,居15个副省级城市第一位。23家高新技术企业入围全省创新能力百强,研发人员人均可支配研发费用达74.1万元,位居全省第一梯队。攻克掺锗直拉硅单晶、三尖瓣瓣膜置换系统等关键核心技术(产品)110项,5项创新技术获国家科学技术奖,51项原创成果获省科学技术奖。全市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预计32.2件,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完成1500多个新产品开发,新产品产值率达到33.7%。

    以城乡争优 彰显城市魅力

    小到老小区有机更新,大到对接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大都市区建设,我市聚力雕琢“精致宁波、品质之城”,加快都市区建设和中心城区发展。去年,超过2066亿元投资用于“城乡争优”,在重点区块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城市有机更新上持续“增持”。

    镇海区清泉花园的宋大伯越发喜欢自己的居住环境了。虽说住的是老小区,但自从楼道一年前安装了电梯后,他再也不需要担心扛油、扛米上楼了。

    去年,宁波共完成61个老小区改造,加装投用电梯52部;558万平方米的“城中村”得以改造。同时拓展城市园林化建设,新增城乡绿道165公里,东部新城生态绿道入选省十佳最美绿道,中心城区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超过40%。

    城市美,乡村靓。去年,我市建成美丽乡村合格村326个、示范村54个、示范镇12个、风景线15条。274个村庄达到了A级景区村庄的验收标准,其中53个村庄达到3A级验收标准。

    以服务争效 激发发展活力

    在宁波办企业,实现开办全流程“一件事”一日办结和全程网上办“零见面”;在宁波搞投资,能做到一般企业投资项目从备案到竣工验收审批用时“最多90天”;在宁波做进出口,整体通关时间分别为35.91小时、4.16小时,低于省政府提出的“40小时、5小时”目标;在宁波,1618万件政务服务事项,实现统一受理;在宁波,各部门不用“踏破门”,联合检查“进一次门、查多项事”。

    商事服务集成化,项目审批标准化,贸易通关便利化,政务服务数字化,基层治理现代化。我市坚持以服务争效激发发展活力,营商环境日益改善,也吸引了海内外人才的涌入。

    无论是宁波人、宁波企业还是外来投资者,办事方便是他们对宁波的普遍印象。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估显示,宁波项目审批效率居副省级以上城市首位。对于引进人才关心的本子、房子、孩子、票子、身子等“关键事”,宁波精心以待。正是因为用心、用情,去年,宁波新引进顶尖人才8名,自主培养外籍院士实现零的突破,新增杰青1名、省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6个,创历史最好水平;新增国家级领军人才85人,年度各项人才指标全面达标完成,人才净流入率、制造业人才净流入率分居全国第二和第一。

    以党建争强 保持政治定力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引领宁波“党建争强”,不断发挥党建在推动宁波高质量发展中的根本保障作用。

    “六争攻坚”行动就是一堂生动的党建课。在抓落实促攻坚领域,党员干部带头,全体化参与,确保了攻坚一呼百应。在重大项目上,34名市领导领衔120个重大项目,有效解决了一批难题,攻下了一批项目,办成了一批实事。领导干部的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带动了各级各部门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投身“六争攻坚”行动。如在垃圾分类工作中,我市已形成全民动员、全域覆盖、全面推进,人人参与、家家行动的生动局面,现有各类垃圾分类服务队伍3000余支。

    全维度打造担当铁军、全过程打造清明政治生态。市县联动的“大监督”平台、电视问政平台,刀刃向内,实现对1.4万条监督信息的在线共享。去年全市开展正风肃纪监督检查7034次,处理干部2950名;查处违反八项规定问题236起,处理党员干部310人。市县两级已举办“电视问政”活动29期,130余家单位接受现场问政,315个问题得到解决,有力提升了政府公信力和群众获得感。

    保持定力,续力发力。

    今年我市将全面开展“六争攻坚”大冲刺,即奋力开展项目争速大冲刺,锻造更加平稳、更具健康的发展态势;通力开展产业争先大冲刺,筑造更加雄厚、更具多元的发展基础;齐力开展科技争投大冲刺,兴造更加强劲、更具持久的发展引擎;协力开展城乡争优大冲刺,塑造更加美丽、更具品质的发展形象;合力开展服务争效大冲刺,打造更加便捷、更具高效的发展环境;全力开展党建争强大冲刺,营造更加实干、更具担当的发展氛围,确保“三年攀高”各项任务圆满完成,推动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毛雪娇 任峥 制图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