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文化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0年01月22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千年灰雕非遗传承到孩子们手中

图为孩子们在学习灰雕工艺。(丁安 沈瑜青 摄)

    本报讯(记者陈青 通讯员陈敏 沈瑜青)灰雕是什么?庆安会馆有哪些灰雕艺术?如何制作灰雕?前天,庆安会馆以“灰雕——‘行走’在屋顶上的艺术”为主题,举办了2020年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大课堂暨非遗主题研学,吸引近60名学生参加,鄞州区灰雕老艺人朱英度现场展示了灰雕制作工艺。

    灰雕是带有沿海文化标识的建筑工艺,有上千年历史,常见于祠堂、庙宇、寺观、官宅、园林、楼阁等砖瓦建筑,寓意吉祥、喜庆、接福纳瑞。之所以称之为灰雕,是因其主要材料为蛎灰,也就是将浅海中捞出的贝壳煅烧而成的灰粉。明清至民国期间,灰雕工艺繁荣,灰雕装饰成为新建宅院不可缺少的一部分。2009年,灰雕被列入省级非遗保护名录。

    朱英度是灰雕非遗项目的省级代表性传承人,从事这项工艺近50年。多年来,他参加各类非遗展示展演活动,在鄞州非遗馆常年设灰雕展示摊位,到学校担任灰雕专业老师,通过各种方式推动着灰雕工艺的流传。去年7月,朱英度带着几名徒弟在庆安会馆开展了古建筑灰雕修复。

    此次活动引起很多小朋友和家长的兴趣,朱英度介绍了庆安会馆的灰雕艺术后,当场传授灰雕工艺,有的小朋友学习做灰雕,有的小朋友学习在灰雕上绘脸谱。浙江工业大学的一名女生也参加了活动,她的毕业作品与灰雕等传统工艺有关。

    庆安会馆馆长黄浙苏表示,非遗主题研学活动能发挥博物馆第二课堂的教育功能,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生团体来博物馆参加活动,触摸历史、传承中华文化。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