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0年02月01日 星期六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校、返工、返岗高峰即将到来

我市四大举措防疫情输入

昨日中午,在高速宁波东出口处,警医联合守卡点、巡重点、保畅通,全力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张溢滨 摄)

    本报讯(记者陈敏)春节假期很快要结束了,宁波即将迎来返校、返工、返岗人员的返甬高潮。如何防范“三返”人员输入疫情?记者从昨日举行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相关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我市将采取四大举措防疫情输入。

    我市1月30日印发《应对重点区域“三返”人员管控工作指导性预案》,要求各地卫健、教育、经信、公安、交通以及铁路、机场等部门密切配合,针对性采取措施,严密防范疫情输入。

    针对即将返校的院校学生、教职工群体,由教育部门负责,督促各学校以“点对点”电话联系的方式,逐人落实劝导工作,坚决劝阻劝迟重点区域学生及其家长、重点区域教职工返甬。

    针对即将返工的企业员工群体。由经信、人社、商务等部门负责,对全市各企业业主、法人落实告知劝导,督促尽量延期复工、尽力做好重点区域员工劝阻劝迟工作。

    针对即将返岗的在甬居所群体。由其所在单位负责一一联系,对可能返甬的人员,督促其严格落实每日报告制度,准确掌握其行踪和健康状况,按要求落实14天居家医学观察。

    做好集中医学观察准备。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由乡镇(街道)和相关职能部门,在前期排摸和沟通联系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研判,准备一批集中医学观察点。对于有集体宿舍的企业,由行业主管部门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提前安排隔离宿舍,落实集中医学隔离观察;对于各寄宿制学校,由教育部门牵头,督促各院校落实主体责任,提前安排隔离宿舍,落实集中医学隔离观察;对于有长期固定住所的人员,由所在乡镇(街道)、村(社区)负责督促落实该类人员的居家隔离工作,并严格落实体温检测等跟踪随访工作;对于无固定住所或集中住宿条件较差的人员,由所在地乡镇(街道)按照人员数量规模,统筹设置医学观察场所,并落实后续集中医学隔离观察措施。

    此外,按照“不留盲区、不留死角、不放过任何一条线索”的要求,我市将在1月底前实现存量清零。为严密防范疫情从疫区输入,我市组织开展了“清零”行动,开展“拉网式”排摸登记,重点对182.9万间出租房开展起底排查,确保一个不漏,确保排查落实到“一家、一户、一人”。切实摸清目前在甬和曾经暂住(包括3个月内注销)重点区域人员身份信息。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