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0年02月17日 星期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群防群控,土办法和高科技齐上阵

我市基层干群继续筑牢防疫“铁桶阵”

    本报记者

    随着外来人员返程高峰的到来,当下的疫情防控进入关键期。村社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第一道大门,在最吃紧的时刻,我市基层干部群众发挥集体智慧,用土办法和高科技守护每一道防线,布下一个个“铁桶矩阵”,织起严密的防控网,构起群防群控的“铜墙铁壁”。

    人海战术编织防护网

    “从哪儿来?”“到哪儿去?”“有没有去过疫情重点地区或接触过相关人员?”这三个问题要是答不上来,那就不能随便进出了。对区域范围和涉疫人员的严密防控,小港正把自己打造成一个密不透风的“铁桶罐”。

    北仑小港街道在村、社区、企业、小区、楼道推行“铁桶矩阵法”,按规定实施“受控进入”。目前,小港街道建立起了6大“铁桶”,在地域较远的村和有物业的小区建立38个小“铁桶”。对无法实现封闭管理的村、没有围墙的无物业小区和规上企业,小港街道要求以弄堂、楼道和宿舍为单位,建立“微铁桶”。

    高家村是慈溪市外来人口集聚村之一。“三返”高峰节点将至,该村组建了一支有160名队员的防疫志愿队,实行24小时轮班制,分工包片,不让一个环节“掉链子”。

    高科技助力信息搜集上报

    镇海庄市街道同心湖社区有6300多户家庭,是个“巨无霸”社区。除了庞大的在册户籍人数,还有为数不少的流动人口,从个人出行到健康体征等信息的收集、管理、上报任务极为繁重。同心湖社区采取“大数据+高科技+笨办法”的方式,依托庄市街道紧急开发的“防疫大数据登记系统”,收集居民旅行史、居住史、密切接触史等重要信息。

    同心湖社区党委书记、社区居委会主任陈莺率领的社区抗疫团队在岗不过13人,社区人口基数实在太大,不少党员志愿者也加入社区抗疫队伍。“在防控工作中,采取‘线上+线下’同步推进的办法,对一些涉及重点地区身份证开头的、户籍在社区的居民,逐户打电话通知,并确认他们有没有去过发生过重要疫情的地区,然后进行登记、上报。”陈莺说,依靠“高科技利器”,仅用两天便完成了社区常住居民信息的收集和整理。

    暖心服务减少交叉感染概率

    特殊时期也能“零次跑”,鄞州史家社区把服务窗口搬到卡口一线。“近来返程人员较多,我们把办理临时居住证和通行证前移到卡口,能有效减少人员的‘多次跑’,降低交叉感染风险。”社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为确保疫情防控工作,史家社区在唯一的出入口设置了出入证领取摊位。“我们来宁波才两个月,还不知道怎么办理临时居住证,这可咋办啊?”2月15日,鄞州区东胜街道史家社区一号门岗领取出入证摊位前,从贵州返回宁波的小胡和小刘因没有临时居住证而领不了出入证。在与派出所对接后,社区工作人员将临时居住证的办理场地搬到大门口,通过手机APP系统现场为流动人员进行申报。一个上午,就为10名流动人口办理了临时居住证和通行证。

    在余姚大岚镇,一些老人经常要去镇卫生院配药。大岚镇暖巢服务队主动与卫生院对接,统计老人所需的必备药品,由家庭医生统一配好,服务队取回送到老人家里。“老人抵抗力相对较弱,让他们少出门,是对他们最好的保护。”服务队成员朱海云说。

    按“色”管理实现动态管控

    给住地标上颜色,按“色”实现有序管理,这是宁海西店镇推出的动态防疫新招。

    西店镇有4000余家企业,如果全部复工,将有约5万名的外来人口,他们分散居住在22个村,管理难度很大。该镇制定了“四色管理”制度,按人员住所将全镇标上“色”,按色分类管控。红色代表疫情高发地区及明确与流行病学史人员接触者的住所;黄色是除疫情高发地区以外,近期返回需要隔离的外省务工人员的住所;绿色表示已解除隔离人员的住所;白色表示尚未返回的疫情高发地区外来务工人员的住所。

    “红色地区每日监测,黄色地区派人紧盯,绿色地区时刻关注,白色地区每日关怀。”西店镇党委负责人告诉记者,“四色图”就是一张工作图,多少人被隔离,多少人解除隔离,哪些区域需重点排查,一清二楚。如标上“红色”的,镇里会派出专门的防疫队伍,24小时全天候动态监管和服务隔离人员。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