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行走基层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0年02月26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奉化雷笋

“点对点”直送破“堵点”

虞如坤正在挖笋。(张裕定 余建文 摄)

    记者 余建文 通讯员 张裕定

    砻糠雷笋是宁波市民过年餐桌上必备的食材。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砻糠雷笋售价大幅下降,销售渠道被阻断,笋农“遭遇寒冬”。在中国雷笋之乡的奉化溪口,有2万余亩雷竹田,上千户笋农为此一筹莫展。虞如坤是奉化区竹笋产业农合联理事长,他告诉笔者,春节前原本批发价每公斤22元的笋,最低跌到11元,还没人要,“因为收购商进不来,仅靠周围菜市场,销售量远远不够,雷笋积压严重”。

    春节前后,雷笋旺发,平均每亩笋田每天能采收30公斤至50公斤雷笋。雷笋天天在长,如不及时采收、卖掉,等笋长高、变老就一文不值,笋农心急如焚。而另一方面,山里的雷笋却难以运进城,城市居民吃不到鲜笋。

    如何解决“两头不着落”的难题?奉化采取化整为零、点对点配送等多种方式,为雷笋下山进城开辟通道。从2月中旬起,很多镇、村(社区)干部主动当起了“经纪人”“跑腿员”,帮助笋农卖笋。溪口镇副镇长唐超波家住鄞州,他在小区群里“吆喝”卖笋,将每户居民求购信息与笋农直接对接,用私家车装笋,按户分送,前后4次帮虞如坤卖了700多公斤雷笋。在大堰,联村干部倒贴油钱,帮农户将笋运到山下市场销售。

    奉化区农业农村局产业科王明亚科长告诉笔者,在把牢防疫关的前提下,区里为雷笋下山办理临时通行证,“同时开辟网购平台,主动对接需求,送货进小区、单位。”奉化区建起微信“保供群”,包括雷笋在内,全区40余个农产品基地直接与菜市场、超市以及消费者对接,笋农们也普遍使用微信进行一对一促销。溪口农产品经纪人毛位明说,“我们经过网上联系订单,把雷笋一包包分好,放在小区门口让居民自取,虽然麻烦点,但销售量很快上去了,居民也方便。剩下有多的,再送到菜市场摊位销售。”

    非常时期,农合联在帮助卖笋上,显示出抱团协作的力量。奉化雷笋的主力消费市场在宁波、舟山等中心城市,前段时间因为各地设了卡点,运输通道不畅,雷笋无法外运。区竹笋产业农合联多方奔走,与省交通厅联系,从2月4日开始陆续办出20多张农产品保供应通行证。运输“堵点”打通,大批雷笋顺畅进入城市各大菜市场。

    据悉,随着高速公路全部开通,现在奉化区竹笋产业农合联的20多个销售大户每天将10多万公斤雷笋销往长三角地区,批发价也回升到每公斤16元左右。“市场环境变了,销售模式也要跟着变才能活下来。”虞如坤说,疫情防控下的“销售战”还在持续,“通过网络订单,我们经纪人跟超市、大单位直接挂钩,增加了一批新客户,这也是新收获。”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