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王岚 通讯员 宣文)昨天,市消保委发布消息,受疫情影响,不少消费者选择在线上购买防护用品及日常生活所需物品,由此引发的纠纷正呈现增长趋势。 2月24日的统计数据显示,以宁波为发货地的疫情防护用品涉及2718家店铺8126条交易数据,其中口罩类30天内销量30.29万件,消毒用品类30天内销量21.02万件,耳温枪类30天内销量1.19万件。防疫物资的热销可见一斑。 据悉,自疫情发生以来,我市共发现违规交易信息129条,处理网络举报投诉123件,根据线索立案查处12件,其中,卖家无理由长时间不予发货、订单被无故取消的“砍单”投诉件占比较为突出。 疫情期间,口罩、消毒液、温度计等商品需求量大、供应紧俏。一些电商借机实施诱购、“砍单”等不良营商手法,牟取不正当利益。部分商家本身没有货物或者囤货待提价,利用消费者购买防护产品的急切心理,不仅诱导消费者下载APP、注册下单、套取消费者个人信息,更有甚者关闭原预定交易链接后,另辟渠道提价销售。 不法微商则利用消费者亟须商品的心理和产品定价不对称不透明的漏洞进行高价售卖。一旦微商用户销号或把买方加入黑名单,售后纠纷无法解决。 据悉,市市场监管局已经查处涉嫌哄抬价格、囤积居奇、假冒伪劣等违法行为案件211起,移送司法机关7起。 如何避免以上消费陷阱?市消保委提醒,尽量选择正规渠道(含正规网店)购买食品、药品、防护用品等商品,还要特别注意提前沟通,在交易过程中要注意收集和保存好相关网络购物证据,如聊天记录、购物记录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