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晓峰 通讯员 段晓鹏 钟陶行 要“疫”路追随,还要争分夺秒!在疫情防控中,第一时间确定感染者的出行轨迹,进而找出密切接触者,这是阻止病毒蔓延至关重要的一步。这项工作也是考验个人承压能力的试金石,毕竟从千万人中梳理出点滴线索,不仅要靠“熬”,还要有着强烈的责任意识与奉献精神。今年44岁的于志强就在这个岗位上度过了春节,也凭借着实打实的功绩,获得个人二等功。 “离开防疫追踪作战室已有一段时间了,但疫情未过,晚上睡不踏实,还总是梦到自己在埋头制定应对方案,一个又一个……”于志强是海曙公安分局洞桥派出所教导员,也是海曙公安分局于1月31日紧急成立的疫情防控追踪攻坚队的副队长。 临危受命,肩上忽降千钧之担,于志强瞬间感受到了压力,因为他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关乎成千上万群众的健康。如他所料,就职当天,一张密密麻麻的确诊和疑似病例的名单就摆放在了他和队员们的桌上。他们的任务很明确——找出名单上的人的活动轨迹及密切接触者。 新冠肺炎病毒的潜伏期一般是14天,因此攻坚队核查的工作需要追溯到14天前。如此长的时间,获取信息的难度可想而知,而且还要确保不留下任何死角。 “别说14天了,就是前两天,如果不是很重要的事,很多人也想不起来,而且个别人也不愿意向你透露所有信息,所以你可以想象这工作有多难。”于志强说,为了获得有效信息,他们只能耐心而又客气地去询问,被呛了也得赔着笑脸,一遍遍劝导或者曲线努力,从当事人的亲朋好友处了解情况。 困难自然是无处不在,最令人沮丧的就是你投入了大量时间和精力,最后还是找不到病毒源头。又得从头开始,捋出个“线头”再追溯一遍,急得他们嘴上全是疱疹。“最艰难的一例,我们排查了上百人,才捋出个‘线头’。”于志强说,一位患新冠肺炎的老人的溯源任务,就曾困扰他们多日。这位老人平时不出门,家人也没去过重点地区,那么他到底是如何被感染的呢?做了大量工作,攻坚队最终理出了一条线:老人孙子的女友,近期从外地乘火车回宁波,在其同乘的列车上有一例确诊病例。该传播轨迹得到了市疾控中心的认可,最终相关人员得到及时隔离。 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一不小心就会错过的线路轨迹,尽管40多名队员全是具有丰富经验的公安侦查人员和技术人员,但压力无处不在,他们时刻处于精神紧绷的状态。因为他们深知,自己的一举一动,对于前线的抗“疫”有着直接影响,稍有疏忽,后果将不堪设想。 “我们就是在和时间赛跑,和病毒‘抢人’,而且容不得一点错漏或迟延。我们越快越准,才越有机会控制住疫情。”他说,攻坚队运行的最初几日,时值疫情暴发,为了锁定传染源、隔离密切接触者,他们每天要忙到凌晨三四点。但没有人喊苦喊累,大家都憋着一口气死撑到底,因为所有人知道,自己的背后意味着什么。 从获取信息核查到汇总溯源,攻坚队追踪疫情的每一步都迈得不易,但每跨出一步都是在给蔓延的疫情戴上“紧箍”。从2月15日开始,疫情防控渐显成效,攻坚队每日排查的人数锐减。对于志强来说,这是给自己和队员连日奋战最好的回报。 “老于是一个‘拼命三郎’,总会出现在大家需要的地方。就因为他忘我的工作风格,才选调他加入攻坚队。”海曙公安分局相关负责人说,于志强的20年从警初心,在这次抗“疫”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挑着重担不弯腰,顶着压力不退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