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区县(市)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0年03月04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鄞州 政企同心“补三链”优化经济生态

东部新城。
欣达集团有限公司出口订单赶工忙。
“最美就鄞”复工专场2020年“线下+线上”招聘。
博格华纳员工认真投入生产。
伏尔肯生产车间一景。
南部新城。

    大数据精密智控,医共体织就一张网,实现13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清零”;将党旗插在一线、支部建在卡口,“三级书记守三门”行动雷厉风行,万众一心筑牢基层安全防线;疫情防控、复工复产“两手抓”,千名干部迅速转换角色,补齐防控链、服务链、供应链“三链”,精准施策畅通人流、物流、商流。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鄞州始终坚持以变应变、精准出击,建立健全精准快速的攻防体系、人技结合的作战体系、点面联保的保障体系和上下同心的力量体系,实现了风险等级两下降、生产生活两复苏。

    截至3月2日,全区累计复工企业4.6万家,复工率99.5%,超300家规上工业企业产能恢复到节前水平;456家建筑企业全面复工复产,176个在建项目全部复工。全区累计组织包车、包机、专列824班次,接回员工2.12万名,位居宁波市首位。

    “当前疫情防控正处在最吃劲的关键阶段,鄞州将以排头兵的担当,实而又实抓好疫情精准防控,细而又细推进企业达产达能,在下先手棋中转危为机,政企同心‘补三链’优化经济生态,率先交出鄞州‘两手硬、两战赢’的高分卷。”鄞州区主要负责人表示。

    千企万户筑防线 补齐精密防控链

    鄞州南部商务区博纳大厦门前的告示牌上,张贴着宁波全域一码通单位专属二维码。欲入大厦者,必须手机扫码,显示绿码方能进入。2月24日,鄞州率先推广使用单位专属二维码,截至目前,全区超过3万家公共场所已经使用,实现全区复工企业全覆盖。

    抓好疫情防控是助推企业提速达产的先决条件。鄞州区通过“人防+技防”“土办法+新科技”相结合,为复工复产企业筑起“防护墙”。自复工以来,区卫健系统联合相关部门第一时间组建20个企业复工复产防疫定向服务组,“点对点”服务镇街,设立企业网格卫生员实现“一对一”上门指导,累计指导复工企业19000多家。

    科技助力开辟复工复产“绿色通道”。为帮助企业员工快速返岗,迅速恢复产能,鄞州区依托美康生物集团研制的全省首个新冠病毒快速检测试剂盒,主动为企业开展核酸检测采样服务。2月12日,中车电车、凯信服饰、英科特机电三家企业的百余名待返岗人员,成为宁波市首批通过核酸检测拿到“复工通行证”的员工,至3月2日,已累计为辖区内3000多家企业的3万余名员工完成核酸采集。

    龙头企业树立复工防疫标杆。员工进出厂区,分10组列队分批检测,每人间隔1米以上,做到有条不紊;上班期间严禁集聚,单独工作区域不得离开;设立专门纠察队监督员工上班情况等……在鄞州区东吴镇,这份由日月重工起草的防疫细则成为众多企业的复工标准。除了与产业链企业共享防疫复工细则,日月重工主动向配套加工单位支援口罩等防疫物资,预防复工可能带来的疫情。

    大数据赋能精密智控。鄞州区充分运用大数据、信息化手段,提升防控精度和准度。宝略科技研发“鄞州区企业疫情防控大数据平台”,通过“一码、一表、一图”实现远程填报备案,并对企业复工人员的健康状况进行监管。“用友网络”“浪潮集团”等企业纷纷将自己开发的“人力云”、口罩预约购买系统等免费开放,提供远程辅助方案助力企业消防巡检、隐患预警等,助力企业安全生产。

    千名干部下一线 补齐复工服务链

    1月份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位于东部新城核心区的东南大厦楼内共有16家国际知名物流企业,包括3家全球500强国际货代公司和3家世界十大船公司,2月14日东南大厦成为宁波CBD中首幢实现整楼复工的综合写字楼。

    东南大厦快速复工达产,离不开街道成立的“楼小二”复工专班临时党支部与楼宇运营单位强强对接,针对企业反映的堵点、难点、痛点,合力给出“个性化”解决方案。

    深化“三服务”,为企业复工复产按下“加速键”。2月12日,鄞州启动“千名干部助万企”行动,市、区、镇街三级联动,为每家复工的规上工业企业配备1名联络员、5000平方米以上商务楼宇配备2名联络员、5000平方米以下商务楼宇配备1名联络员。千名干部迅速转换角色,站上新岗位,深入工厂车间、进驻楼宇企业,投身到服务有序复工复产的新战场。

    “经过实地勘查,我们择优推荐东柳街道的这幢楼宇,能提供300平方米的办公场地。”在无法与项目方见面商谈的情况下,鄞州区投资促进中心负责人通过“云服务”“云洽谈”主动为“修哪儿”互联网服务平台项目落地办公提供解决方案。作为目前中国最大、最专业的建材家居移动服务平台、维修服务平台和售后服务社区平台,“修哪儿”项目总投资达1000万美元。

    党员干部主动当好“店小二”,帮扶企业克服重重困难精准服务,化危为机,协会商会带动会员企业组团跑。物贸联合会化身“保媒人”,为企业牵线搭桥解决资金难题;建筑协会做好“宣传员”,把复工样板做法推广到各大工地;汽配协会争当“防疫员”,为企业返岗员工提供核酸检测……作为政府与广大企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鄞州全区汽配、纺织、铸造等27个行业协会及镇街基层商会纷纷主动出击,投身防控阻击战和发展总体战。

    联合云龙商会通过提前打预付款、免费提供代加工场地携手小微企业“过冬”,引入“饿了么”平台为辖区2.5万外来务工人员跑腿送菜,推出出租房旅馆式管理模式及在线“快捷找房”服务……云龙镇通过“政府+商会+工会”模式掌握复工复产主动权,为企业和员工注入信心。

    千方百计强保障 补齐产业供应链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复工更要复产达产。高发汽车控制系统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变速操纵器,是江南五十铃、上海大通生产救护车所需配件。为做好应急物资保障,鄞州区经信局根据高发提供配套企业清单,对区内配套7家汽车零部件企业予以同步复工,对区外配套的8家汽车零部件企业已通过市经信局协调复工。

    通过职能部门协调、龙头企业带动、镇街和园区齐发力,鄞企因“链动”达能达产不断提速。截至目前,一份汇总了奥克斯、圣龙集团、欧琳集团等龙头企业的上百家供应链企业清单上,复工进度一览中大部分已标注“已复工”。

    电镀是制造产业链中必不可少的一环。位于首南街道的新电镀园区有22家电镀企业,为量大面广的鄞州制造企业提供电镀工艺服务。为打通制造产业链,街道主动对接电镀行业协会,积极发动园区电镀企业第一时间复工复产。

    外贸出口是鄞州经济全线恢复脉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加快修复外贸产业链,鄞州区商务局积极发挥“世贸通”等大平台的聚力作用,352家进出口1000万美元以上外贸企业复工进一步带动产业链整体加速贯通。

    针对企业复工复产中存在的原料进货跟不上、运输物流出状况、资金周转有困难等问题,日前,鄞州正式上线“鄞企办(178)”助企服务平台,24小时受理企业反映困难问题。“企业可以直接通过手机钉钉端口或‘驻企联络员’录入企业个性化困难,区企业复工工作应急组根据问题类型自动‘分拣’并转交给区级相关职能部门和属地镇(街道、园区),一般事项当天办结,疑难问题三天内必须处置。”鄞州区复工应急组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已有涉及工业、商贸、工程、金融、农林等领域的303家重点企业能够直接进入系统上报问题。

    跑出复工用工 加速度

    逐渐热闹起来的车站、日渐密集的车流、机械声不断的厂区……鄞城春来早,越来越多的人又从全国各地回到了这座城市。统计显示,截至3月2日,鄞州全区工业、服务业企业到岗率93.9%,而在2月20日,这一数据还停留在49.2%。因势而谋、靶向出击,鄞州“快准深”跑出复工用工加速度。

    出台区级企业复工用工新政帮助企业抢占用人先机。2月11日,鄞州率先出台区级企业复工用工“八条新政”,与此同时,鄞州依托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优势资源,向全国人力资源机构发出“英雄帖”,重金悬赏,积极引导市场力量助力企业解决“缺工”难题。截至目前,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和平台已为区内防疫重点企业和单位招聘员工和紧急派遣临时用工4万余人,有力地缓解了企业复工复产“用工荒”。

    利用“云数据+”精准绘制“抢人”作战图。鄞州人社局运用50多万条社会保险参保大数据,分析全区外来务工人员的主要来源地,同步整合发改、经信、商务等部门对受监测的1000余家重点制造业和服务业企业进行多层次数据梳理,建立起“企业用工”数据库和“员工分布”三色匹配图,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布局“抢人”方略。

    10支突击队奔赴重点劳务输出地开展“双定”行动。为了帮助辖区企业解决复工用工的燃眉之急,鄞州快速开展了“定点拉人、定向招人”专项行动,选派10支招工小分队,奔赴四川、安徽、河南、贵州、湖南、陕西等重点劳务输出省份,采取“边拉、边招、边建”的策略,以最快的速度、最大的诚意,促成老员工返鄞、吸引新员工入职。截至目前,全区累计组织包车、包机、专列824班次,接回员工2.12万名,位居宁波市首位。

    打好战“疫”引才主动战,不久前,鄞州招贤引才再加码。启动“云甬·鄞聚”线上招聘行动、“产才双链快速激活”行动、“鄞企舰队”智+行动等人才招引“十大行动”,政府、企业、平台、机构等“引才共同体”齐发力,切实激活人才链、支撑产业链。

    撰文 王博 杨磊 徐庭娴

    供图 鄞州区委宣传部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