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理论周刊·学苑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0年03月12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提升物流服务水平 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一辆辆集卡正在北仑港区集装箱码头繁忙作业。(卢小洲 摄)

 

     观点提示

    物流是国民经济运行的基础。随着党中央、国务院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决策的推进,物流业要按照“两手都要硬,两战都要赢”的要求,克服疫情带来的业务需求剧减、运力资源短缺、网络运营受阻、服务需求改变的挑战,进一步发挥基础性、战略性作用,不断提升物流运营水平,既为疫情防控提供有力支撑,又畅通经济循环,有力服务全市企业复产达产。

    戴东生           

    

    ■加快物流纾困,提高物流畅通度

    我市物流业从业人员90%以上为外地人员,受疫情影响,货运司机、装卸工人等返岗难,物流企业复工复产率还不太高,严重影响了物流正常运营,制约了经济循环畅通。

    下一阶段,一是加快物流复工复产,在前期坚持点上突破、点面结合,推进堆场、集卡、危货运输、快递、港口航运全面复工的基础上,优先推进仓储、零担干线、第三方物流企业复工复产,重点做好未返岗人员的对接,宣传宁波优惠政策,通过包车、包机、包专列方式吸引员工加快返岗,同时加大低风险地区人员招聘力度,做好工人替补。

    二是畅通交通运输网络,在国家已经畅通高速公路、国省道干线公路(高风险地区除外)基础上,加强市际、省际联动,利用好长三角健康码互认通用机制,真正做到长三角区域运输物流“一码通行”,畅通农村及社区末端“微循环”,推行到高风险地区“一站式”“单一化”的电子车辆通行证上报系统及办理窗口。

    三是落实好物流业帮扶政策。按照3月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的支持交通运输、快递等物流业纾解困难加快恢复发展的措施,加快落实好国家、省及宁波市对物流业的政策扶持,协调保障好复工所需的口罩等防疫物资,推进保险公司落实减免疫情期间停运的营运车辆、船舶、飞机保险费用。建立交通运输、物流从业人员白名单制度,制定统一的司机健康认证标准及上报系统。

    ■提升科技投入,加速智慧化发展

    疫情对物流行业提出了无人化、智能化、无接触化的新需求。我市物流企业要加快运输、仓储、分拣、包装、配送等全环节技术变革,推进整体智慧化战略。

    一是物流园区通过RFID、智能摄像头、智能道闸等设施,结合大数据和AI等技术,实现园区安防、通行管理、资产管理、泊位管理等核心管理环节的无人化作业,大幅度提升园区管理水平。

    二是仓库要应用仓储机器人、无人叉车、自动分拣、自动货架等设备,提升仓储效率,通过云技术、大数据,实现仓和仓之间信息互联互通,加快仓储下沉,设置城市仓、前置仓。

    三是运输要普及GPS、IoT技术,冷链运输实现温度全程可视、异常报警等功能,大宗物资运输实现智能称重、流量流向监测,厢式货车安装摄像头及高精度距离传感器,实时感知货舱的装载率,并逐步推进无人驾驶集卡车队应用。

    四是配送要提升快递柜的应用率,适应如大件、生鲜、外卖等更多快件类型,并提供如缴费、零售等更多增值服务,探索无人配送车应用。在采购、销售、客服环节,可以加快应用RPA、AI及数字化平台技术。

    ■发展多式联运,突出综合运输优势

    在疫情影响公路运输通行的形势下,要充分发挥我市公铁水空管多种运输方式齐全的优势,加快多式联运发展,发挥综合运输优势。

    一是继续做大海铁联运。加强与海铁联运沿线城市衔接,畅通宁波至华东地区、浙赣湘至西南地区、渝甬沿长江班列三大海铁联运通道,创新推广铁路双层集装箱运输模式,依托“互联网+”,提升货源组织效率,打造“五定”班列,实现更多班列常态化开行。推进铁路支线进港区、物流园区、大型工矿企业,减少转运环节。

    二是积极发展水水中转。提升杭甬运河通行能力,强化内河双向货源组织引导,推动宁波至绍兴、杭州及浙北区域大宗物资、集装箱运输。积极发展沿海及支线运输,开通宁波至温州、台州地区海运航班。协同推进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建设,推进大榭国际能源贸易岛、宁波LNG全国登陆中心打造。

    三是推动“四港”联动。以多式联运为核心、海港为龙头、空港为特色、陆港为基础、信息港为纽带的发展方针,构建“四港”联动合作机制,推进货物多式联运流程整合再造,实质性推进多式联运“一单制”。

    ■加速行业整合,寻求平台化带动

    受物流市场增速放缓和疫情的双重影响,部分物流企业的财务状况已接近临界点,物流企业寻求“抱团取暖”,形成平台化整合将成为必然。

    一是加快封闭式平台发展。推动我市物流细分领域头部企业在自身业务基础上,通过整合承运商、加盟商等生态内企业,并通过统一品牌、统一运营、统一信息等措施,帮助平台内企业扩大规模、降本增效。

    二是引进培育开放式平台。引进国内知名物流联盟平台总部或区域中心,通过吸收加盟、交叉控股、合资共建等模式联合我市中小物流企业,实现管理赋能、金融赋能、统一运营,推动我市物流行业服务范围扩大、运营集约化、管理水平提升、资金成本降低等功能。

    三是建立生态共享平台。引导我市物流企业通过资产共建、共享模式提升整体运营效率。与货主共建协同仓,通过与货主库存、物流管理系统对接,提升供应链效率;利用资产共享如托盘、叉车、卡车租赁代替资产购置,降低资本投入、提升资产配置灵活度;引入前置中转仓共享多个加盟商的分拣需求,提升末端效率、降低加盟商资金压力。

    ■探索新模式,延伸供应链服务

    疫情中出现的应急物资供应链管理需求,凸显了综合供应链服务的作用。

    一是打造全链路供应链服务能力。推动我市物流企业强化从需求预测、采购、生产到交付等各个供应链环节的解决方案能力,实现到仓服务、仓配服务、逆向服务等服务全覆盖。

    二是发展全球化物流网络。依托宁波舟山港全球第一大港优势,发展基于数字化技术的全球买家精细化运营、数字化品牌出海、智能化营销、数字化外贸综合服务为特色的跨境电商新模式,推动我市企业涉足国际化物流业务,搭建海外仓储、干线运力、末端配送体系。

    三是探索“无接触”新零售模式。顺应疫情期间大众消费习惯转变、消费需求升级等新态势,以宁波保税区、国家高新区、江北电商园为核心,加快发展生鲜电商、外卖平台、社区团购、线上超市、无人超市、直播带货等新消费业态,更好地提供便民服务。

    (作者为市现代物流规划研究院主任、高级经济师)

    全面提升旅游产业疫后复苏能力

    

    

    王梓懿 苏勇军        

    

    宁波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三角南翼经济中心,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拥江揽湖滨海”的自然资源优势,在旅游产业发展方面蕴藏着巨大潜力。目前,蓬勃发展的旅游产业已经成为我市国民经济新的支柱性产业,旅游产业是人群聚集性产业,极易受到突发事件的强烈冲击,与全国多数地区一样,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市旅游产业造成了严重的影响。针对疫情对我市旅游产业的冲击、挑战,应早思考、早谋划、早准备,全面掌握旅游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主动对接、精准施策,增强疫后复苏能力,推动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全力排摸产业损失,梳理旅游业发展困境

    当前,要加快启动旅游行业疫情期间损失情况统计工作,梳理旅游业发展面临的困境,建议由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牵头,通过区县(市)文旅局、街道(乡镇)旅游办、市旅游行业组织等统筹,景区、旅行社、酒店、民宿等旅游行业及其相关行业自己申报,系统摸排全市在此次疫情中遭受到的损失情况,以及企业和部门目前面临的困境,建立基础信息台账。通过对不同数据、不同问题,进行分析、对比,及时对最新的数据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处理,或者反馈给市委市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帮助其科学决策、开展工作。

    二、发挥政府主导职能,提供财政金融服务

    在全面梳理我市旅游业发展面临的困境基础上,充分发挥政府主导职能,建议市财政本年度安排一定数额旅游专项资金,用于稳定当地旅游市场,支持旅游企业疫后恢复经营;及时拨付涉旅资金,确保旅游企业宣传营销和旅游重大项目建设顺利实施;加强金融信贷支持,协调市内各金融机构为资金周转困难的重点旅游企业提供低息贷款;加强融资担保支持,安排专项资金,为短期资金周转困难的重点旅游企业按时还贷、续贷提供支持;实施税收减免和缓缴政策,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旅行社、旅游景区、星级饭店等企业因疫情发生的亏损,适度延长结转年限等。

    三、积极对接上级部门,解决旅游企业后顾之忧

    鉴于旅游业牵涉面广、关联度高等特征,诸多困难仅依靠职能部门难以协调处理,建议成立“市旅游疫情专项应对小组”,积极对接上级部门,协调各方资源共渡难关。首先,争取相关职能部门充分关注旅游业的用工与就业问题,避免出现“失业潮”“用工荒”,在调整社保费率、延迟社保缴费、“留岗留薪”补助等方面做好灵活安排。其次,争取法律机构做好受困旅游企业法律咨询、救助服务。如旅游业务停摆后企业面临如何妥善处理劳动用工问题,因疫情突发导致的旅游合同无法履约、企业应如何根据《合同法》进行合理维权等等,这些问题需要得到及时的法律援助。

    四、激活市场需求,重振旅游市场信心

    疫情对旅游市场信心,可能造成较为长久的影响。旅游市场信心,取决于政府出台激励政策、消费者在疫情结束后爆发出来的旅游需求,以及旅游企业推出相关创新产品的服务。首先,为激发旅游市场,建议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对我市抗疫医务人员、企事业单位职工等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补偿带薪假期,实施“宁波人游宁波”等政策,全面展开旅游促进大行动;同时,对来自全国各地的抗疫医务人员、抗疫志愿者、抗疫官兵等实行门票减免、住宿优惠等措施,吸引更多国内外游客来宁波旅游。其次,旅游主管部门应该积极引导、指导旅游企业通过谋划惠民旅游计划(景区实行门票“买1送1”优惠,酒店、民宿实行“住1晚送1晚”优惠等)、奖励旅游计划(如对招徕客人较多、服务质量较好的旅行社给予一定金额奖励等)、2020价格优惠计划、暑期亲子游鼓励计划等,引导消费者参与旅游计划设计,千方百计激活旅游需求,重振市场信心。

    五、建构产业创新综合体,纾解旅游企业困境

    在旅游及相关行业普遍受冲击、利润下降、营销费用削减的情况下,政企合作、产教融合、异业联合是纾解旅游企业困境的重要手段。发挥“数字经济”优势,高水平应用5G新型智慧技术,整合政府、旅游企业及关联企业、行业协会、科研院校等构建“宁波市旅游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业务共生、生态共建、利益共享,形成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认知共同体,最终成为命运共同体。

    六、遵循市场需求,优化旅游产品结构

    需求为王、质量为重、品质为胜。疫情会使人们更加关注自然生态、野生动植物、环境保护、强健身体、安全教育、科学技术等。因此,亲子旅游、研学旅游、营地训练、医养旅游、康养旅游、科技旅游等品质产品,在疫情完全结束后将会更受市场欢迎,这也是疫情后旅游业提升品质与转型升级的方向所在。政府主管部门协同旅游企业可围绕自然研学、科普教育、文明生态、医疗健康等主题精心策划,遵循消费者对健康认知不断提升的要求,优化旅游产品结构,提高旅游产品质量,让“旅游+科技”“旅游+研学”“旅游+环保”“旅游+健康”“旅游+医疗(中医)”等成为新型的旅游产品形式。

    七、加大营销力度,重塑安全旅游形象

    针对疫情后的旅游营销,建议政府部门与旅游企业携手制定一个整合性的工作方案,形象营销、品牌营销和产品营销同步,线上营销和线下营销同步,媒体营销和渠道营销同步,政企联动,集中造势;旅游营销应重点落在“安全”两字上,借助“两微一抖”(微信、微博、抖音)等多元手段,开展一系列有力度的促销活动,提升宁波市安全旅游目的地形象,形成差异化的旅游产品品牌竞争优势。

    (作者单位:宁波大学) 

    

      

    疫情防控 亟须一场“生活治理”

   

 

    

    

    侯小伏             

    

    此次疫情使我们认识到,提高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亟须开展一场移风易俗、优化民众生活习惯的“行为革命”,即“生活治理”。所谓“生活治理”,就是在尊重群众生活的同时,将治理规则融入日常生活,推动群众重视生活品质,摒弃传统陋习,促进人的生活方式现代化、文明化。

    需要看到,由于有些陋习已经深深嵌入日常生活,我们往往因为过于熟悉而对其视而不见,例如,随地吐痰、乱倒垃圾、不勤洗手和衣物、不文明如厕,以及社区菜市场在暴露环境下宰杀活禽、随意倒泼污水等。此次全民参与的疫情防控阻击战,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移风易俗、养成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重大契机。当前,应高度重视“生活治理”,从以下三个方面综合施策,助推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养成。

    加强道德约束,切实增强“生活治理”自觉性、积极性。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平台,积极宣传“生活治理”的内容及其重要性、紧迫性,动员社会力量主动参与。注重提醒公众某些个人行为可能对自身健康产生的危害,甚至对整个社会健康安全、有序运转等带来的负面影响。大力宣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思想,唤醒民众敬畏自然、保护自然,自觉履行对自然、社会、伦理、发展的责任。

    充分发挥公共政策对“生活治理”的推动和引导作用,以精细、具体、过硬的政策措施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同时,还要注重政策引导。强化行政管理对“生活治理”的监管作用。例如,为保障食品安全,相关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强对外卖食品商家和外卖平台的监管;彻底关闭和清除野生动物交易市场,并设立举报平台,对举报属实的给予一定奖励,对违者严肃追究责任。再如,为保障环境卫生安全,相关行政管理部门要着力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加强网格化、地毯式的环境卫生排查整治,不留死角、空白和盲区。

    以制度化、法治化方式推动实施“生活治理”。要健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不文明行为和习惯的惩处力度。例如,“吃野味”存在法律监管的盲区,而野生动物交易之所以难以彻底取缔,正是由于食客市场的大量存在。对此,应进一步修订完善《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全面禁食野生动物;把非法捕杀贩卖消费野生动物纳入监管范围,彻底切断病毒在动物与人之间的传播途径,从源头控制重大公共健康风险。

    (作者为山东社会科学院省情与社会发展研究院院长、研究员)

    (摘编自《光明日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