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版:视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0年03月17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钱湖最后一批瓦窑遗存

湖塘下最完好的一座瓦窑,现已被拆。
(戴善祥摄于2018年)

塘溪大碧浦村“最美瓦窑”全景。
(史宏摄于2019年5月)

湖塘下最完好瓦窑窑门内壁,现已被拆。

塘溪大碧浦村“最美瓦窑”局部。(史宏 摄)

    □史宏

    近年来,笔者对东钱湖周边的瓦窑进行勘察,掌握了若干瓦窑遗存的第一手信息,其间,还多次走访东钱湖镇湖塘村的老瓦匠。

    据这些老人说,早年湖塘村很多人家以烧窑制瓦为生,世代相传。由此推算,至少在清代,当地已出现砖瓦烧制业。到了二十世纪,在东钱湖沿湖周围建起了多座瓦窑,有湖塘下、大堰头、许家屿、象坎、郭家峙、韩岭、马山、上水、下水等地。鼎盛时期,光是东钱湖畔的瓦窑就有30座,如果将塘溪、咸祥等地计算在内,东钱湖一带的瓦窑远不止这个数目。到上世纪90年代,随着商品房的兴起,砖瓦烧制业日趋式微,瓦窑有的废弃有的遭拆,据笔者统计,如今东钱湖周边只剩下8座瓦窑了。这些幸存于世的瓦窑,残垣断壁,一片衰败。

    曾几何时,东钱湖凭借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一跃成为宁波产瓦基地。当地群众利用东钱湖取之不尽的“千年湖泥”,烧窑生产了大量瓦片,通过被称为“黄金水道”的中塘河,源源不断地售往宁波及周边地区。

    

    ■湖塘村瓦窑现状

    

    

    湖塘村,因位于东钱湖的一条湖塘之下,当地人俗称“湖塘下”(毗邻王安石公园,10多年前该村全部拆迁)。与东钱湖其他村庄不同,该村几乎没有人从事捕鱼业,除了一部分种田务农,其余以烧窑制瓦为生。村庄周围原本建有许多瓦窑,至去年,仍遗留着5座瓦窑,它们位于村子西北方,散落在3000平方米范围内,每座相距10米左右,形成一个规模壮观的瓦窑群。

    这5座瓦窑分布在小河两岸,均有不同程度的损坏。其中仅有一座瓦窑,主体结构以及瓦窑附属设施如石阶、烟囱等尚为完整。在瓦窑不远处干涸的河道中,停泊着10多艘与之配套的运瓦水泥船。船只虽已废弃,人们仍可从中想见当年该地巨大的瓦片生产规模。

    湖塘村当时在东钱湖瓦业界占据着老大地位,传说中的“湖塘赤壁”,就是借用三国时期“火烧赤壁”的典故,来比喻湖塘下烧窑火光冲天的壮观场面。瓦片品质上乘,加上运输方便,湖塘村一度成为宁波房管所指定的购瓦地。

    值得一提的是,上世纪60年代,村里来了一位名叫杨永友的干部(东钱湖城杨村人,后来担任鄞县县委常委、副书记兼常务副县长)。当年40岁左右的他,目睹曾经辉煌的制瓦业(当时瓦窑归大队所有),如今严重萎缩,深感惋惜。为了重振湖塘村的传统产业,帮助全村摆脱贫困,杨永友做村民思想工作(当时村民害怕割资本主义尾巴,顾虑重重),并从信用社里贷来300元,发动大家一起砌砖建窑,湖塘村的制瓦业再次兴旺起来。这些新建瓦窑一直使用到上世纪80年代末。

    可惜的是,去年10月左右,湖塘村幸存的5座瓦窑,因开发建设需要,被拆得一干二净。

    

    ■下水村瓦窑现状

    

    

    湖塘下村民说,下水、咸祥、大嵩、塘溪等东钱湖周边的瓦窑,都是仿照湖塘村建造起来的。

    下水村,曾为东钱湖第二大产瓦基地。去年5月,笔者来到有“十里四香”之称的下水村,对这里的瓦窑遗存做了一次摸底,发现共有7座瓦窑。同湖塘村相比,这里的瓦窑分布较散,范围遍及下水江口两岸。

    笔者首先来到风景优美的下水湿地公园。经过一番打听,好不容易见到了传说中的瓦窑。乍一看,眼前这座瓦窑孤零零毫不起眼,与周边风景更显得格格不入。整座瓦窑被围栏隔离,又被高大的树木严密掩盖,只有窑壁暴露在外。为一探究竟,笔者爬上窑顶,拨开郁郁葱葱的树杈,这才发现一支完好无损的烟囱。瓦窑与一家商铺搭建在一起。若不是经人指点,还以为是一座长满草木的“山包”。

    不远处,“山水一号”酒店的后面,有一块不大空地,被当地人辟设为自行车出租点。走到邻近的山脚下,有一道隐蔽窑门,简易的自行车棚依附着它,里面堆满自行车,窑门被牢牢堵住。听出租点人说,斜对面的纪家庄内,也有2座这样的瓦窑。笔者沿着环湖公路,兴冲冲赶到纪家庄。一位大嫂指着附近小山热情地说,她家旁边就有一座瓦窑。顺着大嫂的指点,在一排农舍50米外,见到一座几乎已被树木淹没的瓦窑。为了一览瓦窑全貌,大嫂家人带我爬到房屋背后的山上,换个位置看,终于看见一支巨大的烟囱,耸立山坡,上面布满密密麻麻的藤蔓,与湖光山色融为一体。不久,我在附近又找到一座保存较好的瓦窑。这3座瓦窑彼此呈三角形,距离较近,我一一拍下它们的“相貌”。

    从当地居民口中得知,正在建设中的下水江口工地边上,还有几座瓦窑。笔者沿着山脚河边的泥石路,深一脚浅一脚走了约半个小时,来到下水江口的最远端(二灵塔边上)。

    穿过齐腰高的荒草,在一排矮平房的拐角处,很快发现了一座瓦窑。瓦窑与一间简易小屋相连,主体结构完好,窑门清晰可见,但进入窑内的通道已被封住,窑体表面多处裂缝,显然是长期废弃所致。沿着原路折回,又发现2座瓦窑。这2座瓦窑位于施工道路旁的树丛中,身处山坡,绿叶掩映,十分隐蔽。其中一座,窑壁几乎全部倒塌,只剩下一支完整的烟囱,独自矗立在树木深处。现场这3座瓦窑,均背山面湖而建,彼此间距不到100米,

    这些瓦窑有一个共同特点:坐落在沿湖临水处,与水面的距离不足50米。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烧窑离不开水和泥,瓦窑邻水而建,便于运瓦、汲水。

    下水村的7座瓦窑遗存,均建于上世纪70年代之后。当地村民介绍,瓦窑的所有权分别属于集体和个人。彼时,私人建窑已经悄然兴起,每座窑头由五六户家庭集资共建,一起烧制砖瓦。在生产力落后的年代里,烧窑制瓦成为人们谋生的一种手段。

    

    ■东乡的“最美瓦窑”

    

    

    所幸的是,在远隔几十公里外的塘溪镇,有一座建筑工艺和保存完好的瓦窑,它位于大碧浦村内的小山边,与通往象山的高速公路遥相呼应。

    笔者来到那里,只见一座瓦窑矗立在山边,附近是开阔的稻田,远远望去,整座瓦窑非常壮观。经过实地测量,瓦窑下端直径约10米,上端直径约8米,高度约7米,顶部排湿孔直径约0.9米,烟囱高2.4米(下端直径1.5米,上端直径0.9米)。通过窑顶排湿孔窥视,内部用砖头层层砌成,交错递进,气势不凡,犹如一座巧夺天工的宫殿,令人叹为观止。据老一代瓦工介绍,这种砌法不用任何支撑,由下到上,借助内部每块砖头相互挤力,只有到了接缝处,施以薄泥,并用石块塞紧,巧妙地堆砌起来,使整个内壁形成一个酒埕状,不至于轻易倒塌。也许是出于加固的考验,瓦窑身上绑着好几道钢丝索,徒添几道“伤痕”。这座瓦窑建于何时,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其建造年代应该晚于湖塘下的瓦窑。

    这座瓦窑结构完整,堪称“最美瓦窑”。不仅如此,瓦窑旁边还遗留着当年的制作工场,40多平方米的地面上,堆叠有砖坯和成品瓦片,排成一列列,整整齐齐。据路过的老人说,2017年,邻村的人还在这里烧窑制瓦,原料主要采用附近大嵩江的江泥。

    

    ■从“馒头窑”到大窑

    

    

    据湖塘村人说,当地瓦窑最早是古代遗留下来的小窑,形制与后来的大窑相差无几,但尺寸要小得多,通常窑底直径约2.5米,高3米;前有窑门,高约60厘米,宽约40厘米。因其外形如馒头,当地人俗称“馒头窑。”

    据《鄞州非遗大观》记载,当时鄞县地区有这种古窑100多座,范围遍及鄞江、洞桥、东钱湖、横溪、姜山等地。鄞县不少村庄以“窑”命名,如平窑、窑岙,至今尚存。

    到了上世纪60年代,由于砌窑技术的进步,湖塘村在原来“馒头窑”的基础上,逐渐改建大窑,风靡东钱湖一带。

    这种瓦窑,体形高大,外径约8米,内径约4米,外高约7.5米,内高约6米,窑门高约1.5米,宽约0.7米,并配以巨大的烟囱。大窑比起原来的“馒头窑”,产量足足翻了6倍,一窑能产10万多张瓦片、3000多块砖头。

    到了上世纪90年代,瓦窑相继关闭或被拆除。那些幸存下来的瓦窑,淹没在荒草野地之中,无人问津,而祖辈流传下来的烧窑手艺,随着瓦工们的老去,也行将失传。

    为数不多、幸存下来的那些瓦窑,承载着古人的匠心和智慧,无疑是浙东砖瓦演变史的“活化石”,更是东钱湖先民利用千年湖泥、造福于民的见证。矗立在东钱湖畔的瓦窑,具有无与伦比的独特美感,呼吁有关部门及时介入,妥善保护这些独一无二的文化遗存,将它们开发成为人文景点,好让更多的人留下记忆。

    

    延伸阅读

    

    宁波悠久的烧窑历史

    

    

    据天一阁文献记载,地处宁波西乡的鄞江镇、洞桥镇一带的小溪江、南塘两岸,早在唐朝起,就开始制作砖瓦,距今已经有1200多年历史了,时间要远早于东钱湖。唐时宁波称明州,州治设在鄞江小溪,鄞江自然成为当时宁波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当时,西乡独特的地理优势,促进了制瓦业的蓬勃发展,并且一直延续到近代。相传,出生于洞桥的清代著名历史学家全祖望,其祖上在鄞江百梁洞桥的江边世代以烧窑为业,全祖望从小耳濡目染,还曾有过这样一个故事。全祖望7岁时,有一天,被人挡住去路,非要他作诗,于是,他脱口而出:“一缕青烟上碧霄,月里嫦娥鬓熏焦。天将差使来相问,十八太公烧瓦窑。”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西乡砖瓦业的发达程度。新中国成立以后,当地还有18座瓦窑,不过,西乡传统以生产寺庙砖瓦为主,民用为辅,地处东乡的东钱湖,则以生产民用砖瓦为主(当时,由湖塘村对面的“鄞县地方国营砖瓦厂”生产砖头),两地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宁波东、西两大砖瓦生产基地。

    至今,西乡洞桥的百梁村还遗存2座瓦窑,保存完整。不过,相比于东钱湖的瓦窑,百梁村瓦窑的尺寸要小许多。

    

    瓦窑的结构和工艺流程

    

    

    瓦窑,宁波民间俗称“窑头”,是人们用来烧制砖瓦的土窑,从半成品蜕变为成品的瓦片,就是在这里面完成的。

    一座瓦窑主要由窑壁、窑门、烟道、烟囱、石阶、排湿孔、蓄水池等组成,窑壁为瓦窑的主体结构,外为圆桶形,内为酒埕状,上大下小,起到隔绝热量散发作用。壁厚1.5米左右,它分为三层,内部为砖头交错砌成,外壁为石块叠成,毫无规则,中间再施以泥沙夯实;窑门用来烧窑添柴和运输瓦片出入;烟道被巧妙地隐藏在厚厚窑壁内,连接窑内和烟囱,烧窑过程中产生的烟气经过烟道流向烟囱;烟囱用砖块交叉叠成,用来向外排出废烟,促进柴木完全燃烧;石阶便于瓦工挑水到窑顶的蓄水池;排湿孔位于窑顶中部,烧窑时用来帮助排出窑内砖瓦的湿气;蓄水池位于排湿孔旁边,呈环状一圈,上面铺泥沙。烧窑结束时,挑来河水注入蓄水池,使水慢慢渗入窑内,冷却高温中的瓦窑。这是烧窑中必不可少的一道工艺,不然,难以烧制出“青砖灰瓦。”

    烧窑这门古老手艺,靠的是代代口口相传。据老一代窑工说,每烧一窑周期通常为12天,主要有装窑、烧窑、灌水、出窑4道工序。当时没有温度计等工具,全凭祖辈传下来的经验和一双肉眼,判断烧窑的关键指标,窑内的温度及出窑的时间。正因为如此,瓦片的完好率只能保持在90%左右。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