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0年04月01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避免“易损期”, 让“使用公筷”成习惯

    

    

    

    朱晨凯

    

    随着生产生活秩序逐渐恢复,笔者这几天“响应号召”去了4家餐厅用餐,发现一个问题:对于“公筷”,两家餐厅并未第一时间提供,只能主动提出后让服务员去拿;两家餐厅则提前放在了桌上。

    这家主动提供,那家不主动提供;这个客人有要求,那个客人没要求。“使用公筷”这件事,不由让人打个问号:这么随意,能持久吗?

    乐观点看,这个文明习惯在危机面前,是非常容易被大众所接受和认同的。2月23日,上海市发布《关于使用公筷公勺的倡议书》,首批100家“上海市文明餐厅”响应号召,该倡议发出后10多个小时内,仅上海发布、上海市卫健委官微相关新闻的总阅读量就超过126万次,评论1800多条,点赞超过1万次。社会反响之热烈,让人欣然。

    悲观点看,一些“先例”值得思考。发表在权威期刊《中国公共卫生》里的《非典期间与非典后期居民相关健康行为比较》一文,有个调查:非典期间外出就餐的人“总是和较多使用公筷”,非典过后开始逐年下降。文章总结的原因是:随着疫情状况的好转,在强大的文化惯性作用下,使用公筷公勺意识逐渐淡化。这一点,“限塑令”“室内禁烟令”“酒店不提供一次性用品”等,多多少少也有类似的影子。

    一些文明习惯为何“来得快去得快”?原因之一是这些文明习惯还是带点“应激”,缺乏“文化惯性”这样的基础。一旦“应激期”过去,“易损期”来临,下次再参与就难保有多少主动性了。

    文明习惯有“应激期”和“易损期”,人们通常在事情危及自身时,会想到临时抱抱佛脚,有这种心理的人多了,看起来高调而热情的社会响应度,很可能只是“应激”的表现。比如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时想着使用公筷,但疫情过后,就会慢慢放弃这个习惯。若想着使用公筷不仅对于疫情防控至关重要,对于日常保健也有积极作用,这么做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他人负责,那好习惯就容易持久。

    “使用公筷”这个文明习惯能不能持久,关键是警惕“应激期”太短,避免“易损期”。宣传推广时,除了防控新冠肺炎疫情这个最“应激”的角度外,也需要宣传更多“因果”——“使用公筷”不只为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更是在“为健康负责”。在疫情过后,人们回归日常生活,文明习惯容易迎来“易损期”,也不妨让完善的制度为文明习惯保驾护航。有专家提出,市场监管部门能否将提供公筷公勺列入饭店评级标准,在观念培养方面从孩子抓起,在学校里加强这方面的教育,等等。

    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的动作或想法重复21天就可能变成一种习惯。“使用公筷”这个文明习惯的养成,或许不是重复21天这么简单,但先想想养成这个习惯为了什么、为了谁,再想想此前诸多教训,相信这一文明习惯的养成和坚持,也不会那么难。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