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4版:记忆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dlrb
 
2020年04月14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蚕花谣

清明时节迎蚕花 只等桑叶早抽芽

“小小宝宝胃口大,只吃青叶不吃粮”(李萍 摄)

    

    

    

    

    

    崔海波            

    

    曾在电视上看到一档民俗节目,其中有一段讲到蚕花会,内容包括迎蚕神、踩高跷、舞龙舞狮等,画面喜庆热闹。我蓦然想起家乡樟村曾经也是蚕桑之乡,怎么没有类似的习俗呢?于是打电话问父亲,他说,有迎蚕花的仪式,但很简单。每当清明时节,奶奶会在窗前放一盘糕点水果,点上线香和蜡烛,对空祭拜,希望蚕花姑娘保佑每一条蚕都结茧赚钱。

    蚕花姑娘是蚕农心目中的神仙。父亲说,有些地方专门建有蚕花庙,里面供着神像。建庙供神需要足够的财力,樟村地处山区,经济贫薄,我那裹着小脚的奶奶一辈子都没见过蚕花姑娘神像,但她迎蚕花的心是虔诚的,她心中住着一位美丽的蚕花姑娘。听父亲说,奶奶迎蚕花时,口中总是哼唱着歌谣,这歌谣不知道是她原创的还是代代相传的。迎蚕花时,如果窗外飞进来一只蝴蝶或者蜜蜂,她即视其为蚕花姑娘的化身。

    迎蚕花是养蚕的序曲,清明时节,天气还冷,蚕子买来以后,奶奶视若珍宝,将其放在胸前焐着,用体温加热以助孵化。蚕子我见过,黑色的,比芝麻还小。

    我问父亲会不会唱奶奶的蚕花谣?他凭记忆哼了一段:清明时节迎蚕花,只等桑叶早抽芽。宝贝焐在胸口上,白芝麻变黑芝麻。

    父亲说,除了迎蚕花时唱的这首歌谣以外,在之后20多天的养殖过程中,随着蚕宝宝慢慢长大,奶奶哼唱的歌谣调子不变,歌词却经常不同——

    “小小宝宝胃口大,只吃青叶不吃粮。连吃五天才睡觉,醒来忙着换衣裳。”

    “一位姑娘白又胖,吃菜睡觉换衣裳。衣裳换四套,吃饱去造房,房子不开窗,躲着穿红装。”

    “房里走出老妈妈,白发白衣白裤衩。扭扭身子四边爬,撒下一片白芝麻。”

    “蚕花姑娘飘呀飘,飘向远方上天堂。待到来年桃花开,乘着春风来报到。”

    歌词其实很直白,但是没有养过蚕的人不一定理解。父亲一边唱一边解释:“换衣裳”就是蜕皮,“造房”就是结茧,“红装”是指蚕蛹的颜色……

    樟村耕地很少,村民们只是在贝母地里套种桑树,所以,家家户户养的蚕并不多。蚕跟其他的家养动物比起来,待遇是最高的。听母亲说,外婆把蚕养在楼上的睡房里,因为蚕一刻不停地吃,外婆半夜里要起来好几次添桑叶。

    旧时樟村的蚕桑业是一条龙生产,蚕结茧以后,女人们还要缫丝、织绸,这些精细活我没见过,只知道技术要求很高。我家祖上虽然贫穷,但记忆中,奶奶夏日里穿的是丝绸衫,并且有好几件,都是她自己织的。宁波有一句老话:买地要买东乡畈,老婆要抬樟村山。樟村女人勤劳能干,心灵手巧,一匹丝绸能换一船稻米。记得我家柴屋楼上曾经堆放着很多做丝绸的用具,缸灶、梭子、缫车、轴头等,后来柴屋翻新楼,这些老古董不知扔到哪里去了。

    小时候,养蚕业是生产队的一大支柱产业,村庄东边有家颇具规模的丝厂,丝厂里的工人虽然三班倒很辛苦,但是他们持有城镇户口,吃的是供应粮,这让种桑养蚕的农民羡慕不已。我没有养过蚕,只是在放学后摘过桑叶、剥过桑皮。桑叶不是到地里去摘的,因为地里种着贝母,一不小心就会踩坏,所以先由村里的壮劳力将整根桑枝剪来,一担担挑到各家门口,让老人和小孩摘叶子。

    摘桑叶总有桑葚可吃,所以是件快乐的事。虽然大多数桑葚刚结果时就被农民摘掉了,为的是提高桑叶产量,但总有几个遗漏的,那是我们难得的零食。桑叶摘下送到蚕室去,桑枝剥皮晒干,扎成一捆一捆的,卖给造纸厂。

    后来土地分到家了,村民们爱种什么就种什么。当时正值贝母价格连年攀升,于是,村民们陆陆续续砍掉了桑树,少一株桑树可以多种几株贝母呢。可惜,后来贝母价格起起落落,为此,母亲有时候还会念叨种桑养蚕的时光:“苦虽苦,也就20多天时间,等到茧卖掉,现钞就到手了。”

    如今,村子里已经很少有人知晓迎蚕花这一习俗了。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