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俞永均 今起,宁波将发放第一期3000万元满减消费券。这是“春暖甬动 你买单我助力”消费促进活动的一部分。除了市级层面派送的消费券,全市有9个区县(市)或开发区开展了类似活动,总金额超过2亿元。对于政府发放消费券这一举措,广大市民给予积极评价,认为是“特殊时期撬动内需的应时之举、有力之举”。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国内消费市场普遍下滑。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两个月,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20.5%。同期,宁波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16.6亿元,同比下降16.1%,降幅分别比全国、全省小4.4个和1.9个百分点。为减少疫情对消费造成的冲击,提振居民消费信心,近期,全国多地陆续以电子券等形式向居民发放总额不等的消费券,在恢复生产生活秩序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那么,我市该如何发挥消费券在提振消费、促进消费方面的积极作用,让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 首先,要打好联动牌,把被抑制、被冻结的消费释放出来。此前,我市已启动宁波产业联盟“千企万品”百亿云促销活动,通过组建十大产业联盟、组织千家龙头企业、优选万种商品服务,开展跨品牌、跨企业联合大促销。各级政府部门要打好消费券和云促销的组合拳,把在疫情防控中催生的新型消费、升级消费培育壮大起来,使实物消费和服务消费得到回补。同时,建立更加完善的消费增长机制,进一步提升消费环境。一般来说,消费券着眼于促进消费的短期目标,把受疫情影响的消费回补过来。 其次,要打好数字经济牌,重点关注线上消费。在“宅经济”带动下,淘鲜达、盒马鲜生、京东到家等生鲜电商及跨境电商业务量大幅提升。据市统计局数据,今年前两个月,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限上零售额同比增长10.5%,增幅为近年来较高水平;跨境电商进口货值29.4亿元,同比增长34.3%。线上服务业逆势增长,数字新基建正当时。相关部门要通过数字化平台发放消费券,实现“按需定制”“灵活调整”,助推商家实现数字化经营。 第三,要针对各大行业特点实现消费券精准投放。受疫情影响,线下商业零售、餐饮、文化、旅游、住宿等服务业影响明显。如何帮助商贸企业渡过难关,发放消费券是一条有效途径。从南京市的数据来看,3月15日至22日,一周多时间就有200多万人申请消费券,其中餐饮类消费券最受欢迎,占比达三分之一。再来看宁波限额以上主要商品线上消费数据,前2个月,食品类、饮料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32.6%、7.9%,为近年来最高增幅;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类商品零售扭转上年下降趋势,同比增长96.1%。消费券如果能实现更精准投放,对相关行业的数字化转型促进作用将立竿见影。待疫情进一步缓解后,我市可考虑将消费券“转向”拉动旅游业和健身产业。 最后,要科学评估消费券的带动效应。从国内一些城市发放消费券的实际效果看,消费券对居民消费的短期刺激作用非常明显,出现了8倍甚至15倍的乘数效应。我市满减消费券的使用需要先消费一定金额才能用,据市商务局有关人士测算,消费券至少可以有4倍的撬动效应。待第一期结束后,有关部门要做好评估工作,如果见效快、倍数高、收益大,可以继续把这一好事坚持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