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版:2020“宁波读书月”专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0年04月21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四月,共赴一场书香之约

去年10月17日,读者在第5届浙江书展暨2019宁波读书节上选购书籍

本版图片均由周建平摄

    

    

    

    陈 青                

    

    打开好书,来场不一样的“相聚”。4月14日,宁波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召集读者参加2020宁波阅读马拉松活动,仅几分钟,70个名额被一抢而空,不少读者留言要求候补等空位。各区县(市)图书馆也在当日接受读者报名阅读马拉松,同样火爆。

    赋予读书别样仪式感的阅读马拉松活动,一直受到读者青睐,但是今年报名的速度还是让人惊叹。34岁的读者谢凯说,从宁波图书馆永丰馆到新馆,参加了多次阅读马拉松比赛,阅读的惯性让他不想错过这一次。

    对谢凯来说,或者于甬城所有读者而言,享受阅读是品味书香,更是品质生活的一部分。

    别样的春天,线上阅读活动多样

    春天最是读书时。

    今年4月1日,《宁波市全民阅读促进条例》正式施行,“书香之城”推动全民阅读有了法治护航,4月成为首个法定的宁波读书月。

    因为疫情,这个春天与往年不一样,但甬城的阅读活动精彩依然,“云”讲座、“云”讲堂、“云”沙龙、“云”Live音乐会……各种“云”阅读让市民有了多种选择。

    早在春节临时闭馆期间,宁波图书馆就在微信公众号推出“甬图邀您看电子书 过文化年”、诗词闯关等活动,同时引导读者通过有声读书、数字阅读平台等,读好书、品书香。

    作为宁波图书馆深耕多年的大众纽带,“天一”系列阅读推广品牌在甬城乃至全国均有良好口碑。疫情期间,宁波图书馆采用阅读推广云直播的形式,策划了“天一讲堂·云讲堂”“天一音乐云Live音乐会”以及“艺+1”云讲座、“天一约读·云沙龙”等活动,持续为读者提供阅读服务,提升读者对文化艺术的鉴赏能力,取得不俗的反响。

    “天一讲堂·云讲堂”首场讲座直播观看人次突破3.6万,“艺+1”特辑讲座6场直播观看人次达10.5万。加上4月中旬的“云Live音乐会”《手碟——来自宇宙的乐器》、“云”沙龙《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片森林》,今年以来宁波图书馆“云”直播观看已突破20万人次,这不仅印证了宁波图书馆在大众心中的文化分量,也因为阅读推广方式的革新,就像人人随身携带了一座“图书馆”。

    海曙区新闻出版局携手宁波新华书店集团推出以“‘甬阅’在宁波,读出美好生活”为主题的2020城市悦读季系列活动。宁波新华书店集团对春天“诵”你一首诗品牌阅读活动进行了全新升级,注入新的主题——唤醒沉睡的诗意。这个大型征集活动收到了读者的踊跃投稿。

    今年悦读季重点打造的品牌活动“求索云阅读”,让文化活动开启了“实时可享”“跨区可享”的时代。首场活动中,与读者线上见面的是青年女作家西门媚。她带着新书《食光机:食物中的当代小史》,为宁波读者讲述自己与美食、城市、朋友的故事。编剧、网络游戏制作人张睿带读者进行了一场快意江湖的“水浒”之旅。

    “古籍的封面衬纸里发现了什么”“包公故事在各朝代有哪些”“才女冯小青历史上是否真有其人”……天一阁博物馆以“古籍之为文物”为主题的线上讲座,鲜明地展现藏书特色。副馆长饶国庆、研究馆员周慧惠、副研究馆员李开升等,在联通5Gn Live、爱奇艺、斗鱼、虎牙、天一阁官方微信等互动直播平台,介绍天一阁的发展及传承脉络,围绕馆藏公案小说《包待制》和《小青传》,探讨明代包公文学发展和公案小说形式,拨开重重迷雾解读故纸堆里一代才女的前尘往事。

    全民助力,甬城阅读氛围更浓

    各区县(市)开启了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余姚市图书馆推出《宁波市全民阅读促进条例》线上知识竞赛、“书香余姚”朗诵专场等活动;北仑图书馆推出“阅战四月·让爱传递”主题征文大赛、线上换书大会等活动……全市公共图书馆在4月同时推出“浮光阅影”这一阅读主题的展览,通过聚焦读者的身影,讲述不同时代、不同年龄、不同种族的阅读故事。全民助力,甬城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阅读氛围越来越浓厚。

    自打造“书香宁波”核心区以来,海曙区扎实推进全民阅读工作。4月1日启动的海曙阅读嘉年华,包含了百余场全民阅读活动,“海书馆”数字阅读平台、“海曙”APP书香板块以及“城市萤火虫”换书大会线上季活动、“闻华”盲人读书会等陆续与广大“书虫”见面。由古林镇图书馆与鄞州新华书店“悦读时光”组成的黄古林“阅读公园”,有供读者借阅、选购的各类书籍近10万册,市民能在家门口感受一站式书香体验,享受城区新型阅读空间的美妙。

    “报名成功后可以获得一份书本礼盒,在19日下午4时前完成阅读并向微信公众号提交报告,即有机会参加‘家庭阅读之星’评选。”4月13日,曾被评为“全国书香社区”的海曙高桥镇芦港村,将辖区的品牌读书活动“‘芦港遇见你’家庭读书月”从线下转为线上,有近百名读者踊跃参与。

    甬城的民营书店不断创新经营模式,拓宽阅读服务空间,提供公益性阅读服务。宁波市皓哥读书志愿服务中心(鄞州十里红妆书店)推出六大系列主题活动,有“皓哥读书邻里中心”挂牌、阅读推广人及阅读推广志愿者培训、“一人一艺”朗诵教学、“月影花夕诗·湖风流韵词”月湖诗词朗诵会等16项子活动,将在线上线下展开。其中,首次推出的“十里红妆文学节”尤为引人注目。

    文学节围绕爱的主题,“融媒体皓哥读书”团队将在线上分享红色经典《红岩》、外国文学《过于喧嚣的孤独》、现代小说《千江有水千江月》,为读者讲述英雄主义、匠人之爱、爱情故事。在历史故事板块,文学节选择了宁波乡贤、著名教育学家、语言学家、翻译家林汉达所著《中国历史故事》。

    今年的读书月,增加了致敬“逆行者”元素。海曙区图书馆发起“我的2020”主题征集活动,读者可以或文字或图片或音视频,记录全国上下团结一心抗击疫情、攻坚克难的点点滴滴,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提供精神支撑,为全国抗击疫情默默奉献的人们加油、鼓劲。

    宁波图书馆推出了《2020“抗疫”国际公益海报设计邀请展》宁波首展,24家合作媒体、41个全国协会组织、40位策展人、827位国内设计师、137位国外设计师及89所大学的上千名大学生,选择通过创意来对抗疫情。警醒、反思、激励、致敬,所有的情感凝聚于创作中,将通过线上、线下联展的方式展示设计师们的精心之作。

    宁波市皓哥读书志愿者服务中心从大年三十起推出“领读2020”系列抗疫专栏,包括医生、护士、公职人员、心理学专家、教师、律师、金融界人士等各个行业的40余位优秀代表进行领读。书店对用书声服务于抗击疫情、复工复产的优秀领读人进行了表彰,同时还在策划宁波诗人抗击疫情专场诗歌朗诵会,并倡议更多市民加入志愿服务的队伍中来。

    

    世界读书日,一起为阅读加油

    

    

    4·23世界读书日前后,更多重磅阅读活动将随之而来,读者到宁波书城、鄞州书城、开明书院、天一书房、四明书局·堇书房等书店购书还能享受优惠。

    4月23日,宁波图书馆“天一听书”品牌将全新亮相,通过前期对“天一讲堂”讲座的精选创作,将100场每场长达2小时的线下名师讲座的精彩内容,浓缩为20分钟的名师观点,作为“天一听书”首发内容。未来将充实更多有趣有料的数字阅读资源,带来具有震撼性、思想性的知识观点。宁波图书馆馆长将通过抖音直播,带领读者玩转图书馆,介绍“世界读书日活动”“城市书单”,派发“阅读盲盒”。22日晚上,作家、编剧西岭雪将带来《人人都爱苏东坡》的诗词类专题“云”讲座。26日,青年翻译家陆大鹏将从《伟大的海》讲到《破碎大地》,聊聊与地中海和中东世界相关的几本书,在“云”端与读者共享文化的交融。

    宁波新华书店集团将在4月23日邀请优秀儿童文学作家黄加佳和吴玉中,在线对谈如何用好的文学作品滋养孩子的创想力。当天,包含15本书的“春归来”主题书单将在宁波新华书店集团微信公众号上发布。

    鄞州区图书馆将推出“阅读引领”计划,邀请有影响力的专家学者、作家名流、读书达人作为“阅读引领人”,每期向读者推荐两本好书。

    4月25日起,2020宁波阅读马拉松活动将在全市公共图书馆开展。读者的参赛用书选自近年来的城市书单,完赛证书、臂贴等由宁波图书馆统一配送。由于疫情期间的安全需要,今年参赛名额比往年有所减少,时间也缩短了,但读者的热情依旧。在宁波图书馆新馆没抢到名额的读者,工作人员建议大家选择就近的赛点参与活动。(陈青) 

    

    阅读,岁月馈赠的礼物

    

    

    陈 峰           

    

    20世纪70年代末期,我生活在茶场,茶场有图书馆可供职工子女借阅书籍。图书馆很简陋,设在广播室里面,管理员收发信件,顺带办理借书,架上只有两排书。等我念书识字后,首先借阅的是《西湖民间故事》。白蛇娘娘的传说、三潭印月的来历、济公的故事带着我,从平淡无奇的生活中走进绮丽多姿的神话世界。后来又陆续借阅了鄂伦春族、赫哲族民间故事,对东北的风土人情充满了向往,并从此爱上阅读。

    高中时,我的阅读还是通过图书馆实现。那时县城图书馆所在区域叫工人俱乐部,是奉化最时髦的前沿阵地,楼下有舞厅、台球房、录像厅。图书馆在二楼,一排又一排的书,将其比喻成知识的海洋最为恰当。那时我喜欢看武侠小说,每看完一本,身上似乎就增了一层功夫,痴迷得不行。

    20世纪90年代初我参加工作,单位旁边有家图书馆,是乡图书馆,设在电影院外面,管理员也是电影售票员。我开始阅读世界名著,《简·爱》《基督山伯爵》《茶花女》《安娜·卡列尼娜》等那些以前只闻名字的书籍,像一条条鱼游进心里。工作后,我有了自由支配的散银,买书是我最主要的开支。最先买的就是那些世界名著,因为借阅不过瘾,非要自己拥有才行。

    像是上天的安排,1991年5月26日,宁波举办第二届大型书市,我带着名著在那里见到了翻译家草婴、祝庆英等人,并得到签名。

    后来我迷上石康的小说,苦于买不到,抱着试试看的想法,跑到新华书店柜台询问可不可以预订。一周后,书店通知我到货。我用订书的方式买了石康的《支离破碎》《晃晃悠悠》《一塌糊涂》《在一起》。几年后,当《奋斗》红透大江南北的时候,才知道编剧就是我当时迷得不得了的石康,不禁莞尔。

    2004年,奉化新建了叶傅图书馆,可容藏书30万册。我迫不及待带着刚上小学的儿子前往办卡借书,我一本借书证,他一本借书证,各借各的,心里想着要是我在这里上班该多好啊。

    借书是阅读的方式,逛书店买书是另一种阅读方式,它们交叉地行进在我的生活中,带来很多乐趣。慢慢地,互联网出现了,购物习惯的改变也改变了阅读方式。网上也能购书,参加促销活动满多少减多少,对爱阅读的人来说,能多看几本书呢,何乐而不为。

    网络购书的出现对实体书店的冲击很大,为了适应市场和抓住读者,实体书店时不时邀请名家办讲座、签名售书。对书迷们来说,这是一项意想不到的福利。我保存了好些名家的签名书,丰盈了我的书架。

    去年,我跟文友一起赴约第五届浙江书展暨2019宁波读书节,它更像是一场文化盛宴,我恨不能天天泡在那里。4天时间里举办了多场论坛讲座、阅读推广、展演展览等高品质的文化活动。我最心仪的名家分享、畅销书签售、读者沙龙等活动,一场接着一场,敬一丹、阿来、李洱、叶兆言、张抗抗等纷纷亮相书展。我买了张抗抗的签名书《南方》,还顺利合了影,收获良多。

    几个喜爱阅读的人聚在一起,时间长了,就有了读书会。我们有时半月、有时一月聚一次,每个人带一本书,现场交流阅读心得,并交换书籍。属于我的书换了另一位主人,而别人的书出现在我的手中,像漂流瓶一样,是不是很神奇?神奇的还有图书馆和新华书店联合推出的“点书台”便民服务,在新华书店免费借阅新书,看完后可以绕过书店而归还给图书馆;神奇的还有手机扫码听书,还能建立属于自己的个人电子图书馆。

    时代的进步,给书迷们带来更多的阅读体验。阅读,是岁月的礼物,它让一无所有的乞丐变得富可敌国;阅读,渗透在一个人的待人接物、言谈举止中,渐渐变成一件脱不下的外衣。这件外衣,一晃,从少年穿到了中年。

    

    阅读,从“独乐”到“众乐”

    

    

    戴骏华              

    

    看似寻常的4月23日,对于读书人而言,可谓意义非凡。这一天既是莎士比亚的生日,也是他的忌日,同时也是多位世界大文豪的生日或忌日。20多年前,确立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今年的4月,尤其显得特别,作为《宁波市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实施后的第一个宁波读书月,阅读从个人“独乐”到全民“众乐”,体现了“书香宁波”的无限魅力。

    我国自古崇尚读书,弦歌不绝,有道是“世间数百年旧家无非积德,天下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我们在阅读中找到快乐,一咏三叹,从而乐读爱读,怡然自得。如果能与书友一起交流阅读感受,更是人生一大快事!这些年,我参加过多场读书会、读书沙龙,受益匪浅。记得在一次分享会上,有位老师谈到宁波方言“怛怛动”可能出自《诗经·甫田》的“无思远人,劳心怛怛”,我听后为之一震。大学时期我就对诗词感兴趣,想起杜甫“别离忧怛怛,伏腊涕涟涟”诗句,细细一品,原来平时常用的“怛怛动”点瓦砾为黄金,真传神语也!

    以书为媒,今天的我们既可回望过去,亦能远眺未来。文以载道,歌以咏志,学以致用,文艺堪称时代的鲜明坐标,有时读书也要与时俱进,探寻时代风貌。前年的读书日,我参加了“书·社会”主题读书会,与书友们分享了周大新先生的《天黑得很慢》读后心得。大家对这部关注老龄化社会的长篇小说给予了高度评价,当我将“温暖可以抵御严寒,温情可以延缓衰老”这句话投影到大屏幕时,现场响起了掌声。在交流会上还能听到不少趣闻逸事,有位书友讲了发生在他身上的“笑话”:他从小喜欢看书,图书馆是他常去的地方,借书证号码更是熟记于心。有一次填身份证号,他竟输入了借书证号,系统提示错误后,才反应过来。我们听后哄堂大笑,戏称他不愧是“书独头”。

    闲持贝叶书,步出东斋读。东坡居士有言:“自孔子圣人,其学必始于观书。”在电子书盛行的今天,我还是喜欢捧着纸质书品读。纸,亦柔亦刚,揽之则舒,舍之则卷。读书即养心,许多书籍用纸精良、印刷考究、装帧精美,犹如美食、美服,令人叹为观止。每次取拿图书之前,我必洁净双手,然后小心地抓取书脊,将书从书架中抽出,细心翻页,不向书本呼气,以避免沾染书页。

    每当读书日来临,网上书店、实体书店都会推出优惠购书活动,此时爱书人欢呼雀跃,纷纷加入囤书行列。在这个因书而命名的节日里,我也是在线上、线下忙着选购心仪之书,家人看到我搬回的“书山书海”,总是担心以后搬家怎么办。我笑着说:“书到用时方恨少。”

    有些书籍看完后就束之高阁,书的价值无法得到再次发挥,如果能和书友互换,既节约了购书成本,又能让爱书延续价值,还能以书会友,真是一举多得。早在10多年前,宁波市图书馆就推出了“好书交换”活动,反响热烈。2014年开始的萤火虫换书大会,更是吸引了众多书友“秉烛夜览”。在书的扉页写上一句感言,书中夹着书签或明信片,憧憬它的下一任主人……我曾在换书大会上换得《上学记》《丝绸之路新史》《万水千山师友情》等好书,看到这些书虽经多次翻阅,品相却依然不错,不胜欣喜。书品如人品,可以想象书友如何护书、爱书。通过书籍交换的形式,寻找与精气神契合而挚爱的读本,阅读彼此的好书,共享收获的喜悦,真是人生的一大乐趣。诚如郑振铎先生所言:“夕阳将下,微风吹衣,访得久觅方得之书,挟之而归,是一生一乐也!”

    “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冰心女士的九字真言道出了无数书迷的心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开卷有益,穿梭往来,将阅读体验与现实叠加,莠稗咸除,菁华毕出。无论儒家经典,还是史学著作,“一日不读书,尘生其中;两日不读书,言语乏味;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当读书成为习惯,无日不读书。

    鼠年伊始,突如其来的疫情虽然冲击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但没有放慢春天的脚步。转眼到了4月,2020“宁波读书月”“世界读书日”如约而至。阅读是人们了解世界的独特方式,有些书光看书名就令人振奋,如《读书是一辈子的事》《我的事业是阅读》,道出了隐约存于读者心间的豪情壮语。《宁波市全民阅读促进条例》的出台,让我不禁畅想,越来越多的公共场所将引入实体书店以及开设公共阅读服务站,人们将拥抱更为多元的阅读空间。当然,读书不是只在某一日、某一月,而是不分春夏秋冬、阴晴雨雪,有书在手,就是读书之时。

    趁着读书日、读书月的契机,让我们在各种新媒体迅速发展的今天,依然挖掘捧书阅读的乐趣,将善读、乐读融入城市文化,为发现一本又一本好书而欣喜。

    

    阅读,点亮聋儿的未来

    

    

    崔海波           

    

    4月13日,海曙区阅读联盟的几位志愿者来到石碶街道阳光丽园社区居民郑红家里,给她4岁半的儿子小豪送去一批图书。

    郑红说,儿子出生时,医生对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发现是先天性耳聋。她来不及品尝初为人母的喜悦,就陷入极度痛苦之中。自古聋与哑相连,听不见声音意味着学不会说话,郑红感觉天塌下来了,一度想到了自杀。

    女子本弱,为母则刚。冷静下来后,郑红四处求医问药,从各种渠道得到的信息让她下决心给孩子做人工耳蜗手术。在父母及亲戚朋友的帮助下,郑红筹集了50万元,为8个月大的儿子做了2个人工耳蜗。海曙区残联得知这个消息后,紧急送去4.5万元补助款,根据她家现状,还为小豪申请了困境儿童生活补助,建议她带孩子到宁波市康复中心接受康复训练,并为其提供学费。装上人工耳蜗后,郑红每天不停地跟儿子说话,小豪一周岁时,就能开口叫妈妈了,口齿清晰,这让郑红欣喜若狂。

    2017年7月,郑红离婚了,成了一个单亲妈妈,为了养育孩子,她辞去工作。没有了收入来源,仅靠低保金和父母资助过生活,艰难程度可想而知。有一回,她带孩子去上康复课,老师跟大家分享了绘本《鸭子骑车记》。小豪很喜欢听,回家后叫妈妈也讲一遍。郑红凭记忆给他讲了一遍,儿子听完后仍不过瘾,要求妈妈讲讲其他故事。郑红知道3岁前是孩子语言发展的黄金时期,对于一个先天性聋儿来说,这段时期语言训练尤其重要。为了满足和鼓励孩子的求知欲,她赶紧到图书馆办了一张借书卡,借来老师读过的《鸭子骑车记》及其他绘本,和孩子一起读。一本书几遍读下来,儿子会跟着一起说了,母子俩还分角色表演故事情节。几本绘本读下来,儿子的听说能力提升很快。之后,图书馆成了郑红最常去的地方,《好饿的毛毛虫》《小熊很忙》《家用电器的秘密》等,郑红一本一本地读给儿子听,常常读得口干舌燥。等到儿子能把一本书中的故事复述出来了,再换一本继续读。10本绘本读完了,再去图书馆借10本。

    刚开始,郑红一个人去图书馆,看到合适的就借回来,后来她发现自己认为合适的绘本,儿子不一定愿意看,于是她带着儿子去图书馆,由儿子来决定借什么。随着阅读量的增加,孩子越来越有主见,主动提议想看哪些主题的书,郑红就按着儿子的喜好找书,这样借回来的书每一本都能充分阅读。

    阅读是一剂良药,它让焦虑的母亲看到了希望,让失聪的孩子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现在,小豪已经认识200多个字了,这个数字对于健康孩子来说也许不算什么,但是对于先天性聋儿来说却是一个奇迹。有时候,小豪会独自朗读绘本,遇到不认识的字就问妈妈,大量的听说训练,使他的语言能力与健康儿童同步发展。

    2019年秋天,小豪上幼儿园了。一开始,老师担心他不能融入集体,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自己的担心是多余的。小豪并没有因为自己是个聋儿而自卑,事实上,老师上课讲故事,小朋友们唱歌说笑,他都听得见,并且乐在其中。老师说,小豪是个开朗阳光的孩子,每当小朋友好奇地问他为什么要戴着一个像耳机一样的玩意儿(言语处理器),他总是大大方方地回答:“我的耳朵生病了,需要戴这个。”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郑红和儿子一起宅家防疫,图书馆去不了,但是她对孩子的语言训练一点也不放松。她把家里不多的旧书翻出来,和儿子一起反复读儿歌、唐诗、童话等。

    幼儿园老师说,小豪在智力、体能、情感发育上与其他孩子没有差异,与老师和小朋友的交流互动也没有障碍,在全班30个小朋友中,小豪的绘画和动手能力比大多数小朋友强。

    当笔者写这篇文章的时候,郑红发过来一个视频,说是前不久小豪参加了幼儿园组织的线上“春的颂歌”朗诵比赛,但没有得奖。打开视频,看到活泼可爱的小豪声情并茂地朗诵《它是谁》,一字一句抑扬顿挫。其实有没有得奖不重要,重要的是小豪能和健康孩子一起参加比赛,这本身就是奇迹。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