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9版:区域纵深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0年05月06日 星期三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家庭农场创业故事”系列报道之七

奉化辅德农场:农机大协作,千顷稻麦香

小麦丰收在望,江辅德满心喜悦。
(余建文 摄)

农场烘干中心一天一夜能烘干180余吨稻谷。

新引进的稻谷加工流水线。

    

    

    

    

    

    4月27日,奉化区西坞街道庙后周村,甬新河如一条玉带,镶嵌在绿色的田野中。岸边,170多亩小麦在微风中摇曳起伏,细看麦穗正由绿转黄,颗粒饱满。农场主江辅德面露喜色:“去年初冬播种的1500多亩小麦长势不错,再过20多天就可收割了,预估亩产量有350公斤。”

    年逾五旬的江辅德和妻子共同经营1820亩的辅德农场,是全区承包农田数量最多的种粮大户。每年产出优质的稻谷、小麦上千吨,提供种子30多吨。他组建的奉化锦啸农机专业合作社为7000多亩农田提供一条龙农机服务。

    “农业不是手工劳作,科技化、机械化才能拓宽发展之路。”10多年来,江辅德实现了从一个种粮户向现代农场主的“华丽转身”。

    

    记 者 余建文

    通讯员 缪旭娜       

    

    

    ■敢想敢闯,“以地养机”做大农场规模

    

    

    江辅德是大堰农家子弟,少年时由于父亲患病,家境贫困,他无奈放弃学业,挑起家庭生活重担,下地学干农活。后来他走出大山,到城里做起了油漆匠。1999年,他落户西坞街道石桥自然村,与妻子邬召素共同耕种7.8亩承包田,闲时干油漆工补贴家用。

    农民的幸福是打拼出来的。江辅德打小就有股敢想敢干的闯劲。2005年,他用辛苦积攒的4600元钱买了一台手扶拖拉机,自学成才,当了一名农机手,由此开启了机械化种植之路。

    那时候,大批农民进城务工经商,江辅德却成了“逆行者”,他陆陆续续把周边的抛荒田租赁下来,最后干脆一门心思跳进“农门”。到2008年,他已租赁农田386亩,成了奉化第一种粮大户。

    一块块分散的田地归拢起来,劳力却跟不上,只能借助于机械。早在10多年前,江辅德就大胆实施了“机器换人”。他利用当时的政策优势,“以地养机”,把赚来的钱都用在了购买大型拖拉机、插秧机等农机上,实现耕田、插秧、收割全程机械化。有了农机助力,江辅德承包的田地越来越多,亩产量也屡创新高,到2013年时,流转的土地超过1700亩。

    收获的粮食多了,加工怎么解决?2009年,他出资近5万元购入西坞街道第一台烘谷机。当时,机器烘谷成本每公斤3角钱,比人工晾晒贵一倍多,很多人说他花冤枉钱。江辅德算的是另一本账:夏天暴雨多,晒谷时要收进晒出折腾好几回;而机器烘干则不怕,且节省劳力,提升效率。事实证明老江的账算对了,那年7月一连下了半个月的雨,农户四处借烘谷机。当年,江辅德也被评为浙江省优秀种粮大户。

    在江辅德带动下,周边种粮大户购买农机的也多起来了。2010年时,他建起了烘干机房,并联合6家农户,成立了奉化锦啸农机专业合作社,为种粮农民提供一条龙服务。现在,农机合作社有社员55人,共租赁土地7000余亩,拥有各类大中型农机128台套,建起标准化育秧大棚和近4000平方米的农机库房,开展维修以及各类技术培训服务。高峰时,农机作业服务面积达3.4万亩。

    辅德农场还与农技部门紧密合作,引进优质品种,潜心钻研水稻、小麦种植技术,种出一块块高产示范田。这两年,农场相继引种“甬优15”“嘉丰优2号”晚稻,亩产量均在700公斤以上,口感好,市场认可度高,增效明显。

    

    ■推陈出新,融合发展拉长产业链

    

    

    最近几年,辅德农场把耕田、插秧等原本自己的一块农机服务逐渐撤出,交给别的大户做。江辅德说,“农业技术不断进步,更讲究专业服务。像打药除虫,全交给区农资公司,用植保无人机飞行作业。”

    分工越细,协作却越紧密。农户采购农资、需要雇农机手作业时,由合作社出面,把多家集合起来,与服务供应商谈合同,合理安排作业计划。辅德农场租赁的1800多亩农田,分布在西坞的四个村,大大小小好几片,但整个农场,只雇用了5个长期工,运转井井有条。江辅德抓总,负责外联,妻子安排生产计划,具体工作交给各个外包专业公司来做。他自豪地说,“用工厂化管理模式来种田,农民可以脚不沾泥。”

    走进锦啸农机专业合作社,犹如置身工厂的生产车间:几名工人蹲在架子上进行焊接作业,焊弧火花耀眼。江辅德说,去年他又投资了近30万元,购买了两台9米多高的烘谷机,现在烘干中心共有14台烘谷机,一天一夜能烘干180多吨稻谷,为岳林、西坞两地种粮户服务。去年,仅烘谷一项,农场创收30余万元。

    做强烘谷业务之外,江辅德还有更为长远的打算:把农场从单纯种稻卖粮升级为集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业综合体。他对笔者说,单纯种粮卖粮利润很薄,得想办法拉长产业链,把农产品附加值提上去。

    去年9月,在区农机畜牧发展中心支持下,他投入100余万元,购进一条先进的大米加工流水线,可日加工稻谷5万公斤。在完成向国家售粮140万公斤基础上,去年他还加工了40万公斤的优质稻谷,至今已销售了一大半。15公斤装的大米每袋批发价为80元,最多时一天卖出去400多袋。“有了生产线,2.5公斤小包装也能做,通过加工,每百公斤稻谷可增收60元。”

    “种植实现规模化后,发展农产品加工,打通一产、二产,势在必行。”江辅德信心满满。前段时间,他为粮食部门加工稻谷58万公斤,出米后的2万袋砻糠以每袋3元的批发价,卖给当地笋农用于雷竹覆盖。“米糠的用途很广泛,就地加工又很方便”,最近他又出资4万元订购了一台粗糠加工机,以扩大砻糠加工量。

    早在10年前,江辅德就注册了“锦啸”商标,但一直没怎么用。去年,看到农村里土烧酒走俏,老江也小试一把,拿出上千公斤麦子做烧酒,结果大获成功:新酿的250公斤纯麦烧酒,一天工夫就卖完了。“每2.5公斤小麦能做1公斤烧酒,成本不到20元,售价差不多翻一倍”,江辅德说,今年农场打算扩大酿酒规模,眼下正申请QS认证,还准备开直销店。有了“通行证”,把农场出产的大米、面粉、烧酒等打上统一品牌,可直接推向市场。

    辛勤耕耘10多年,江辅德先后投入上千万元,在西坞平原上建起一个现代化农场。他感慨道,一个成功的职业农民,既要懂种植业,还要把产业规范化、标准化、集约化搞上去,这样才能掌握市场主动权。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