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在从事茶叶加工的工人。 |
|
2014年4月2日,奉化茶叶推广研究员方乾勇为村民讲授白茶栽培技术和采摘要领。 |
|
满满的鲜叶,满满的幸福。 |
又到一年茶香时。 近日下午,75岁的董国成在田里仔细侍弄奶白茶。引种3年,今年1.5亩奶白茶首次产出5公斤茶叶,卖了35000元。从2004年开始到现在,董国成已拥有30亩茶园,年收入70多万元。 “从3月25日开摘到今天,全村已销售白茶7500公斤,占总产量的三分之二,收入超过1200万元。”村委会主任李茂松说,“今年初春的寒潮,让村里茶叶减产近三成,但今年的茶叶价格有所上升,现在可以肯定,今年茶农的总收入能与去年持平。” 董家岙村地处奉化与新昌交界的大山深处,直到上世纪末,村民的主要收入只靠种水稻、砍毛竹,人均收入只有两三千元,村级集体收入也不足万元,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 新世纪的曙光终于给董家岙村带来了希望。 2001年,奉化市固本强基工作组进村扶贫,经过实地踏勘,茶叶专家根据董家岙村的海拔、气候和土壤条件,建议全村走名优白茶发展道路。 当年,奉化市老贫办随即带着2万元的资金,引种了首批15亩高山白茶;许多村民因为担心种不好、卖不出,不肯种白茶,村党支部书记李孟君和李金槐、董海达两名党员又带头集资3.5万元种了10亩;茶叶专家则把免费培训班开到了村口田间。 2003年,奉化市老贫办又帮董家岙村种下30亩白茶,创建大堰农业扶贫示范基地。 2008年,随着种植面积扩大,董家岙村成立奉化嵩翠白茶专业合作社,初步统一生产标准、品牌和包装。 2017年,大堰镇投入300多万元新建了1500平方米的白茶加工厂,大幅提高了白茶品质。 2019年,大堰镇颁布《大堰白茶质量及品牌控制管理办法》,实行田间管理、采摘标准、加工工艺、产品包装、销售价格“五统一”。 在各级部门持续20年的扶贫接力赛中,董家岙村实现了从脱贫、温饱到小康的三级跳。目前,全村共有168户农户从事茶叶生产,占总户数的九成多。全村白茶种植面积超过1100亩,其中盛产期约700亩,2019年,全村实现白茶产业产值近140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3万多元,村集体收入超过30万元。 (严龙 赵伊丽 毛节常 文/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