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海美丽乡村迎客来 |
|
“东方日升”持续发力新能源、新材料领域 |
|
宁海新城市中心展雄姿 |
地区生产总值突破70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6亿元,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进位至第48位;创成全市唯一的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获评全市首个全国“两山”实践创新基地……过去一年,宁海大力开展“创新破难奋进年”活动,有力推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交出了一份令人欢欣鼓舞的高分答卷。 当前,宁海正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稳企业、增动能、补短板、保平安,奋力建设发展优质治理优越的“双优”宁海。 宁海县委主要负责人表示,要以产业革新、城市革新、制度革新、自我革新“四大革新”为路径,奋力拼搏、化危为机,为浙江成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作出宁海贡献。 聚力产业升级 为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 宁海拥有制造产业的比较优势、战略平台的潜在优势、营商环境的竞争优势,拥有长三角一体化、浙江“四大”建设、宁波都市圈辐射带动等窗口机遇。“实业立县”“科技兴县”,这是宁海坚定不移推进的目标。 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平稳向好后,宁海在做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防疫工作的前提下,设立复工复产指挥部,实施“千人驻万企”行动,推出暖企20条、惠才12条等政策,打通产业链、供应链、服务链,开通24小时复工热线,奔赴“五省八城”专车接回企业员工,努力以最快速度恢复正常的生产秩序。 聚力产业升级,为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这是今年宁海县“两会”上提出的重点工作之一。 宁海将实施“215”企业梯队培育工程,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做优。继续助推企业上市,力争新增上市企业2家以上,上市梯队企业突破30家。支持小微企业上规模,推进小微企业园建设,引导企业进区入园。大力实施“365”工业产业升级计划,重点打造文体办公、电子信息、汽车制造及模具等集群,助推规上工业总产值冲千亿。坚持数字引领,大抓数字经济,鼓励企业开展智能改造、信息化应用,支持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和推广,新增一批上云企业、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15%。坚持质量第一,深化全国质量强县示范县创建,推进“三强一制造”,更严格保护知识产权,创成国家级消费品(文教用品)标准化示范区,力争新认定中国驰名商标2件,新发布“浙江制造”标准7项。 聚力科技创新,对接大院名所,共建一批政产学研创新载体,发展一批创新型示范企业,办好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规上企业实现研发机构、技术创新活动“两个全覆盖”,研发投入强度达到3.05%。攻关关键核心技术,高新技术企业突破200家。聚焦产教融合,推进学科专业和产业需求精准对接。聚集创新人才,优化对用人主体引育人才的激励机制,培育一批实用型、技能型、创新型人才,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40个,让人才赋能创新,让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 聚力项目驱动 为跨越发展蓄势增能 眼下,宁海城隍庙周边商业街区项目工地呈现一片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作为防疫期间宁海县最早一批复工的县重点项目,参与建设的各个单位都付出了积极的努力。 据介绍,城隍庙周边商业街区项目将最大限度地传承原有建筑风貌,在保留东西柴氏、老财政局宿舍等3处老建筑的基础上,与城隍庙、老剧院、顾宅等文化节点形成文化主轴,建设一条将各个传统文化节点串联的文化长街,和一条串联桃源河等滨水景观的桃源水街,对中大街、桃源河、桃源桥等关键节点进行复原,使得项目更好地延续老城的记忆与文化内涵。项目计划2021年年底竣工。 宁海牢牢扭住重大项目“牛鼻子”,开展抢政策、抢项目、抢时间和争投资“三抢一争”行动。今年精心编排重点工程242个,新开工116个,计划投资221.6亿元,确保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以上。 内外并举抓招商。宁海继续把招商引资作为“一把手”工程,深化完善招商体制机制,建好用好招商管理系统,促进项目、资源、信息互通共享、统筹协调,确保完成实到外资1.15亿美元、内资85亿元目标。全方位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下大力气招引一批行业领先企业和补链强链延链的优质项目。宁海还建立县领导联系异地商会机制,强化在外乡贤联情联谊,建设“院士之家”,吸引更多优质项目、实力资本、高端人才选择宁海。 按照“既要出成效、也要留空间”要求,宁海将加速宁波南部滨海新区能级提升,借势宁波南湾新区平台,组建滨海集团,创新开发模式,推动项目充实、设施夯实、产业填实,促成领为智能车灯、建新产业园一期等项目竣工试产。围绕打造中部城市产业区,强化科技园区创新平台搭建、新兴产业培育和楼宇招商,启动科技区块旧厂房改造提升,推进艾美生物疫苗产业化、北新建材宁波新材料产业园等项目,投用得力电商产业园一期。 聚力生态示范 为“两山”实践再谋新篇 生态是宁海最大的优势。如何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巩固和扩大“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创建成果,这是宁海主政者思考的一件大事。致力于生态美县,宁海将严格执行“三线一单”生态空间管制制度,层层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再接再厉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多维度构筑污染防治屏障,加大施工扬尘、工业废气等治理力度,开展土壤风险管控和治理修复,做好水环境治理控源、截污纳管、生态提升三大行动,严管电镀等环境敏感行业,基本建成全域“污水零直排区”。 提升生活垃圾前端分类质量和固废处置能力,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城镇生活垃圾实现“零填埋”。推广清洁能源利用,扩面管道天然气应用,增设综合供能服务站。推行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深化国家森林城市创建,落实河长制、湖长制、湾(滩)长制、林长制,高标准完成环保督察整改任务,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治水提升战和治土攻坚战。 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宁海软硬件并举做深做精“两山”转化文章,进一步打开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通道。致力于文旅旺县,围绕浙江省文旅产业融合试验区创建,实施“全域旅游再出发”八大工程,培育一批深耕本土、全产业链、集成服务的运营主体,发展一批具人文风情、乡土风味、田园风光的精品民宿,提升一批精品旅游线路,打造一批景区镇和景区村。加快大庄温泉乡根小镇等项目建设,开业运营宁海旅游集散中心、燕山君澜温泉度假酒店,促成十里红妆小镇、汶溪翠谷等项目转化。推动前童古镇创建国家5A级景区、深甽温泉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围绕省级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县创建,以全产业链为导向、产业化招商为途径、智慧管理系统为依托,大抓“366”乡村产业振兴行动,加快农业高产高效发展,三门湾现代农业开发区争创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聚力城乡融合 为和美家园攻坚提质 统筹推进“一核三片”。充分发挥规划引领作用,强化多规融合,科学编制“十四五”规划、新一轮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同步编制乡镇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促进“一核三片”县域空间联动发展。谋划推进撤县设区,加强与周边区域合作融通,打造甬南大门户、山海和美城。充分发挥中心城区核心作用,新城市中心区主攻内涵提升,老城区主攻改造提升,强化政策统筹,用好司法强拆,狠抓清零拔钉。以建设新时代美丽城镇为抓手,启动实施五大提升行动,理顺园区与属地权责关系,促进东南片拥湾发展、两化融合,西片念好山水经、新型城镇化,北片港城联动、新型工业化,培育一批具有示范性、辨识度的精品特色小镇。支持西店新城开发、老城更新、产业升级,推动中车交通等项目落地。 精心提升城乡品质。以夺取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为目标,推进创城十大行动,让宁海城乡更有品位、更有涵养、更有温度。深入实施艺术振兴乡村行动,打造20个艺术特色村和大佳何等艺术精品线,加强乡村风貌保护和引导,打造精品村2个、示范村4个,创成部省共建乡村振兴示范县。 不断完善基础设施。致力于“2411”大交通,构建“136”交通圈,建成盛宁线力洋至胡陈段,建设城逐线二期、G228西店至桃源段和旗门港大桥等道路,推进沈海高速宁海段拓宽改造、甬台温沿海高铁等项目前期工作,开工建设宁海通用机场,新改建“四好农村路”85.3公里。加快宁海站动车存车场建设,更好发挥高铁站人口导流作用。完善市政设施,开工建设双水路、客运南站等工程,加快南门大桥改建、梅林南路提升和时代大道管线下地,建成时代西路。打造“百里亲水平台”,完成洋溪、汶溪、中堡溪水美工程,推进农村水系综合整治、东部沿海和城区防洪排涝工程,启动白溪流域慢行系统建设。深化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行动,进一步加快清溪水库前期工作。开工建设国家电网生产综合楼,升级改造一批配电网,竣工投运跃龙220千伏变电站整体改造等工程。 聚力群众期盼 为美好生活不懈努力 切实优化公共服务。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抓好名优师资5年倍增计划,加快公民上学“一件事”改革,规范校外培训和各类“进校园”活动,启动桃源二中、前童中心小学、城西幼儿园等新建项目,建成县中心幼儿园、城中小学改扩建一期等工程,投用县老年大学。深化“六医统筹”改革,推进县域医共体深度融合,加强特色专科培育,改造第二医院总院,投用县妇幼保健院保健楼,开工建设县精神康复中心,开展国家级农村儿童早期发展服务试点。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水平。深化文化领域改革,引导和扶持文艺精品创作,推动农村文化礼堂建管用育一体化,促进文化惠民活动多样化。倡导全民运动,启动建设气象公园、毛家山公园,提升改造柔石公园,规划建设城区慢行系统,构建15分钟健身圈。 切实加强社会保障。强化养老保障,妥善运营县老年公寓、长街敬老院一期,启动桥头胡养老院迁建工程,做好老年助餐服务,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7%,区域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实现乡镇(街道)全覆盖。多措并举稳就业,开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加大援企稳岗力度,精准帮扶重点群体创业就业,狠抓欠薪治理,创成“无欠薪”县。聚力精准脱贫,加快县内重点扶持区域提升发展,启动新一轮村级集体经济攻坚行动,健全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低收入农户可支配收入增长10%以上。 切实创新社会治理。持续打好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四大会战”,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以最严要求压紧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在全社会立下安全生产规矩,形成安全生产氛围。提高应急管理能力,提升应急处置协调协同水平。加强社会治安防控,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重拳打击阻碍项目施工、扰乱市场秩序和金融领域的各类违法犯罪,坚决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深化放心消费行动,保障食品药品安全。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整合运行县级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规范提升基层治理四平台和全科网格,培育壮大枢纽型、支持型社会组织,共建共享平安宁海。 记者 孙吉晶 宁海县委报道组 蒋 攀 徐铭怿 供图 尤才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