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民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0年05月09日 星期六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市场化是非遗传承发展方向

    

    

    郑建钢

    

    据5月8日《宁波日报》报道,刚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位于郑氏十七房的老刘冻米糖店迎来了今年生意最好的几天。近年来,镇海区澥浦镇推动非遗食品走市场化、产业化道路,多项“舌尖”上的非遗技艺得以有序传承。

    随着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许多非遗技艺受到冷落,养在深闺人未识,甚至逐渐销声匿迹。孕育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非遗技艺日渐陨落,令人痛惜,让人深思。

    许多与我们渐行渐远的非遗技艺,客观上存在不少“硬伤”。相当多的非遗技艺创作工艺复杂,技术要求高,制作周期长,却卖不出好价钱,挫伤了传承人的积极性,对年轻人来说,更是缺乏吸引力。天长日久,这门手艺就有可能出现断层。

    我们的祖先发明创造出来的非遗技艺,凝结了集体的智慧,千百年来流传于民间,经过代代传承,一直到今天还能为我们所用,很不容易。更值得一提的是,如今还有许多非遗技艺一直与百姓日常生活相伴,为我们带来了便利和乐趣。

    要让非遗技艺得到很好的传承,如果只是一味抱着原有项目坐享其成,非遗传承的路子当然会越走越狭窄。如果像澥浦镇那样,转变思路,与时俱进,走市场化道路,推陈出新,将非遗技艺进行“激活”,就能使其重新焕发出新的时代光彩,让人们看到非遗传承的新希望。

    (欢迎投稿,来稿请发民生邮箱1871684667@qq.com)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