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5月12日电 记者 陈炜伟 陈爱平 国家统计局12日发布数据,4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3.3%,涨幅比上月回落1个百分点。专家分析,2月份以来,CPI同比涨幅持续回落,随着疫情影响减弱、生产生活秩序进一步恢复,全年CPI同比涨幅将呈现“前高后低”走势。 食品价格是影响4月份CPI变动的主因。当月,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4.8%,涨幅比上月回落3.5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2.98个百分点。食品中,猪肉、牛肉、羊肉、鸡肉和鸭肉价格同比涨幅均比上月有所回落,鲜果和鲜菜价格同比分别下降10.5%和3.7%。 从更能反映短期变动的环比数据看,4月份CPI比上月下降0.9%。其中,食品价格环比下降3%,影响CPI下降约0.7个百分点,是带动CPI下降的主要因素。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董莉娟介绍,食品中,天气转暖,鲜菜供应量增加,价格比上月下降8%;生猪产能加快恢复,猪肉供给持续增加,价格比上月下降7.6%;鲜果和鸡蛋供应充足,价格均比上月下降2.2%。 上海江桥批发市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苏浙沪在4月虽有着“每周一冷”的气温波动,但总体天气情况不错,有利于蔬菜种植和运输。总体来看,蔬菜价格也呈现季节性下滑趋势。 “进入4月以来市场上鲜菜供应非常丰富,胡萝卜、西红柿等价格相较于3月份明显回落,肉类价格相较于3月份也有所下降,特别是猪肉价格回落比较明显,确实能感觉到物价降了。”上海市民刘芳说。 非食品价格相对稳定。董莉娟介绍,4月份,非食品价格同比上涨0.4%,涨幅比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非食品中,医疗保健、教育文化和娱乐价格同比分别上涨2.2%和2%,交通和通信、衣着、居住价格分别下降4.9%、0.4%和0.3%。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民经济综合司司长严鹏程分析,今年以来,我国强化猪肉保供稳价,强化粮油市场供应,强化民生兜底保障。疫情对我国居民消费价格的影响是短期的,我国物价平稳运行的基础仍然坚实,CPI涨幅全年将呈现“前高后低”态势。 当天发布的数据还显示,4月份,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1.1%,涨幅比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下降3.1%,环比下降1.3%。 在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看来,CPI同比涨幅持续回落,反映通胀压力趋于缓解。结合4月份核心CPI涨幅回落和PPI回落来看,整体需求仍然偏弱,要加大宏观政策对冲力度,扩大有效需求,促进经济平稳运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