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版:视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0年05月19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见证海上丝路“活化石”

摄影师镜头中的宁波“海丝”影像文本

《船人·船模》

《外滩边上一条船》

《一箱一路》

《真诚图书馆》 (庞升东捐资,2017年1月竣工)

《和义船话》

    □陈 青    

    

    宁波是古丝路“活化石”,蕴藏着丰富的“海丝”文化;宁波也是新丝路“见证者”,宁波舟山港已与世界上100多个国家、600多个港口紧紧相连。如何展现这座港口城市的文化瑰宝和活力,宁波四明影社和宁波中国港口博物馆合作开展了“丝路·港城”摄影项目,历时一年多得以完成,于5月18日推出《丝路·港城——宁波“海丝”的影像文本》主题摄影展,摄影师通过照片探讨现代文明与宁波“海丝”历史文化遗存的关联,以及宁波在新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的时代担当。

    

    ■14组影像回溯“海丝”名城

    

    

    宁波向海而生,7000年前的河姆渡先人划着桨开始了最早的海上航行。

    东汉末,宁波就已经与海外往来频繁。唐宋时期,明州港发展成为中国的主要港口,9世纪阿拉伯地理学家伊本·考尔大贝在著作中把明州与广州、泉州并称为中国的三个贸易大港。贯穿南北的大运河,使宁波获得了广阔的内陆腹地。河海相连,宁波站在了中国大运河南端出海口和“海上丝绸之路”东方始发港两条文化线路的交汇点。

    文化需要记忆,需要传承,需要发展。在《丝路·港城——宁波“海丝”的影像文本》主题摄影展中,越瓷、船人、妈祖、“小白礁Ⅰ号”、白沙码头、宁波舟山港、宁波帮、甬江与姚江两岸……连接了“海上丝绸之路”与“港通天下”的14组影像,让熟悉这座城市的人们产生共鸣,也让不熟悉的人们发出感叹:宁波,就是中国港口与城市互动发展的缩影!

    宁波是舟船文化的发祥地,“舟船”的形象和意象不时出现在摄影师的镜头下。“小白礁Ⅰ号”沉船的打捞出海,佐证了宁波港口昔日连接东南亚“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地位。

    《小白礁Ⅰ号》组照中,宁波水下考古队员们身后,是出水沉船修复展示区,来中国港口博物馆参观的人们可以看到“小白礁Ⅰ号”等古代沉船保护场景与修复流程。

    位于三江口的和义大道是当下宁波城内最雍容华贵的沿江地带,这里从古至今受人青睐,唐代造船厂、宋代海运码头就埋藏在地下文化层中。拨开大面积的船体碎片之后,人们惊喜地发现历史的馈赠——舟体完整的唐代红松木龙舟,尖头、尖尾、方底,技术世界领先的宋代古船。如今,唐龙舟安放在三江口东岸的庆安会馆,隔江与年仅10岁的和义大道跨越千年相望。《和义船话》中,小女孩拿着船型灯盏穿梭,如同带着沉船故地重游,路过华冠丽服的海报,感受似曾相识的江风,一饱“繁华之上仍繁华”的眼福。

    宁波人的祖先创造了彪炳世界舟楫历史的造船文化,宁波的后人一直以来传承着先人的造船文化。《船人·船模》中,宁海的12位船模制造者身份多元,他们既是收藏者,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从句章到三江口》《外滩边上一条船》,描绘的是宁波这个因港而生的城市,沿着运河古道一路向东,不曾停下奔向大海的脚步。

    越窑青瓷作为唐宋及之前外销瓷的主要类型之一,不仅见证了中国瓷器贸易的繁荣和明州港对外贸易的盛况,更是展现了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脉动。《越瓷物语》中,散落在上林湖周边的越窑古瓷,越瓷碎片,现在的越瓷作坊,年长的或是年少的匠人,专注的目光,古老的技艺迸发新的活力,继续传承千年的文化。

    《白沙码头的记忆》中,有描绘,有揭示,也有审视,工业遗存的景观诠释了河埠头到东方大港的千年发展之路。《一箱一路》立足于现实,以运输业集约化、规模化扩展为切入点,反映东方深水大港与经济飞速发展的内在关联。

    《姚江向东流》《甬江两岸》,是站在当下审视孕育了海丝文明的姚江与甬江以及生活在两岸的人们。

    《甬江新说》着意于对一段中外交流历史的回顾与致敬。《妈祖与宁波》《丝路慈航》是基于一种信俗文化来“批注”海上丝路对宁波的影响。

    包玉刚、邵逸夫、李立三……这些“宁波帮”的巨子们,从宁波外滩码头启航走向世界,成为一个时代的仰望。《宁波大学与宁波帮》通过对宁波帮捐赠给宁波大学的校园建筑进行肖像式拍摄,用独特而严谨的语言述说宁波帮的家国情怀。爱国爱乡、创新创业的“宁波帮”精神,也激励着一代代莘莘学子。

    影像凝固了时间,回溯了过往,重现了宁波“海丝名城”的悠久历史,也让我们去思考宁波在新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的时代担当。

    浙江省摄影家协会主席吴宗其说,这14组专题是记录本土家乡文化的一种镌刻与传承,也让他对宁波这座港城有了新的认识。“《丝路·港城》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值得反复回味,由一个个小专题串成一部宏大的宁波海上丝绸之路史诗,从细节入手,对居住着的这座城进行了解剖与分解,从现实角度重塑海上丝路,在记录这个时代的社会现象与社会特征的同时,把这座‘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城市的传奇历史也留存下来,让影像更加具有历史价值。承载家乡变革的影像才是摄影艺术创作的真谛。”

    

    ■摄影师一定是时代的“在场者”

    

    

    四明影社成立于2015年,这是一家以拍摄“方圆一公里”故事为主题的本土社团。20多名成员来自各行各业,“志同道合,以影会友”是影社成立的初衷。

    四明影社发起者、市摄影家协会名誉主席沈一鸣说,摄影人的直接体验就是创作的源泉,只有抓住方圆一公里,不断去发现身边的美,才能从熟悉的环境中提炼出具有力量的作品。“我们摄影人要善于思考,这样才能有别于大众化和娱乐化。拍张图片很容易,艺术创作却充满艰辛。”

    这一次,四明影社的“方圆一公里”聚焦宁波“海丝”文化,得到了中国港口博物馆的支持。查资料、拍摄、讨论、编辑,3个月后定下了14个小专题,又花了6个月时间完成最后的拍摄,10多位摄影师既有独立作业,也有组队合作。在他们心中,以影像展现宁波“海丝”文化,呈现和表达的是对待历史与社会的情感态度,不能只有遗迹、遗存,而是用摄影的观看体验与视觉表达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互交融。

    于是,他们的镜头里有了孩童手中的船型灯盏、年轻瓷工对着手机在素坯上画纹样,有了姚江边公园里练瑜伽的青年女子、捡垃圾的志愿者,有了宁波大学里“宁波帮”人士捐建的一幢幢教学楼、白沙码头空置的仓库,以及密密麻麻堆在港口的集装箱……摄影师们用眼睛去发现江南水乡的灵秀与东方大港的气势,在现实中建构海上丝绸之路上宁波这座城市的“记忆”。

    拍摄这14组影像期间,四明影社的摄影师们多次在一起讨论、拍摄,再讨论再拍摄。比如《宁波大学与宁波帮》这一组,用移轴镜头拍出来的教学楼、图书馆方正之中带着温暖亮色,拍摄时要找差不多的天气、时间和光线,跑两个校区,一趟两趟是完不成作品的;《白沙码头的记忆》灰色调的静寂,来自摄影师几十年的社会观察;记录宁波二中与德国巴伐利亚州诺伊马克特市一中学交换生文化之旅的《甬江新说》,是四明影社辗转找到主办方,续上了150年前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站在甬江边感叹宁波人的勤奋与努力之前缘……

    数码技术让摄影有了更多的表达方式,《从句章到三江口》和《丝路慈航》用了数码后期制作,摄影师的观点、技术与思想合力构建出独特的视觉外观和意义内涵。

    沈一鸣说,选择摄影作为“丝路”与“港城”书写的方式,并不仅仅是对现实世界进行客观记录,而是在纪实的同时,从现实中抽离出来,形成独立的影像文本。“影像是主体评价的产物,在时代的剧场里,摄影师一定是‘在场者’。”他认为,影像拍摄全民化的时代,作为摄影人应该静下心来思考如何用图片来表达自己的主观思想,让自己的作品拍得有深度,从历史的眼光反观当代,用当代的视觉留影未来。

    

    ■为大众呈现“知识生产”的新博物馆意义

    

    

    这次展览的特别之处还在于,中国港口博物馆向四明影社定制了内容。馆长冯毅和沈一鸣共同担任了项目的策展人。

    作为宁波唯一的“国字号”博物馆,中国港口博物馆自开馆之初,就将如何挖掘宁波港口历史,如何传播宁波“海丝”文化精髓为己任。无论是藏品收集、学术研究、陈列展览,还是社会教育,中国港口博物馆都希望能深入浅出地解读“港城互动”的发展规律,给今天以启迪。

    冯毅说,博物馆是通过历史文物、档案来保存人类集体文化记忆的综合体,既留存过去,又记录当下,更期望能展望到未来。“博物馆除了收藏、研究和展示,更可以开展知识生产,也就意味着可以通过组织艺术研究和创作项目,对现有的客观世界进行主观描述。”“摄影毫无疑问是可视化档案留存的基本途径。对于博物馆来说,摄影可以是一件藏品,一份资料,也可以是传播的载体和宣传的途径,但不管是什么,都应该是博物馆可以融合和信任的方式。”这次展览的成功推出,正是基于中国港口博物馆对影像载体的充分信任和主动融合。

    冯毅说,博物馆和影社有不同的观察和思考方式,也因此带来更有深度又丰富有趣的呈现。这14组作品,是颇具时代意义的关于宁波“海丝”的影像文本,会让熟悉这个城市的人们产生共鸣,也会让不熟悉这个城市的人们发出感叹:宁波舟山港,就是中国港口发展的缩影!“我们要做的就是为每一位观众呈现最为直观的新博物馆意义的传播,在今天,就是这14组宁波‘海丝’的影像作品。”

    (本版图片由四明影社提供)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