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0年05月21日 星期四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公民同招: 以“起跑线公平”塑造教育新生态

    

    

    

    俞 洲

    

    据《宁波日报》报道,日前,宁波市教育局发布2020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政策,确定2020年宁波的小学、初中均实行“公民同招”,民办学校报名数超过计划招生数的,实行电脑派位随机录取。

    关涉千家万户切身利益的“公民同招”政策历经长时间的酝酿和讨论,终于尘埃落定,由此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和舆论热议自然也在情理之中。去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笔者以为,以就近、免试、随机为主要关键词的“公民同招”新政,不仅是对《意见》定下的招生制度改革基调的细化和落实,更彰显政府相关部门促进教育公平,推进教育均衡,遏制教育乱象,以“起跑线公平”塑造区域教育新生态的责任担当。

    维系教育公平,让义务教育回归本位属性。作为义务教育的基本特征,对基础性、公益性和公平性的追求理应“公民同策”、一视同仁,而不应因为举办者的不同而有所偏废。令人遗憾的是,过去不少民办学校借助自主招生、提前招生等优惠政策的“扶持”,以点招、测试、面谈、考证等名目将“掐尖招生”“超纲抢跑”的招数发挥到极致;而其凭借生源竞争的先发优势所造就的高质量和高升学率又容易给人“民办强于公办”的片面认知,使更多家长趋之若鹜、盲目跟风,更多资本围猎教育、牟取暴利。

    “马太效应”导致的“民办强势、公办式微”的残酷现实,不仅制约和损害了学生平等接受教育、公平选择学校的权利,更有悖于基础教育保障公共利益最大化的基本要求。“公民同招”新政的实施,将使义务教育回归公益属性,让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竞争,有效保障每个孩子在入学机会上的公平和接受无差别教育的权利。

    消减教育焦虑,推进教育减负。不断飚涨的民办学校学费、价格坚挺的学区房价、人气爆棚的名校报名、见缝插针的培训辅导、名目繁多的作业题海……“掐尖招生”“超纲抢跑”等引发的基础教育失衡现象,不但破坏教育生态,更加剧了社会各界的教育焦虑,正处拔节孕穗期的莘莘学子则过早地被“不输在起跑线上”的残酷竞争所裹挟。正如全省教育大会所指出的那样,“家长焦虑,学生吃力,老师无奈,公办学校优质生源萎缩,破坏了教育生态”,已到了非治理不可的地步。“公民同招”政策的实施,一方面可以促进教育均衡,减少校际差异,遏制家长的择校动机;另一方面将有效阻断教育培训机构和民办学校招生入学之间的利益勾连,缓解由此引发的“剧场效应”问题,减轻家长的经济负担和精神负担,抑制在中小学生学习上的过度投入和超前教育现象,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减负工作铺平道路。

    以“起跑线公平”推动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良性竞争、协调发展。收割优秀生源固然可以让民办学校在短时间内门庭若市、“一位难求”,但这种“吃偏食”式的拔苗助长,不仅偏离了国家推动民办教育成长的初衷,更不利于其自身构建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长效机制,甚至陷入应试教育同质化竞争的怪圈。而作为保公平、保基本的公办学校也不应成为教学质量不好的代名词,面对“兜底”沦为“垫底”的现状仍然心安理得、无所作为。

    “公民同招”新政从规范招生这一“关键小事”入手,对过去一段时间义务教育阶段出现的“公退民进”现象进行合理纠偏,打破了原来存在的不平等竞争格局,有助于从源头上构建公办民办教育互为依托、相互促进、内涵发展的良性竞争机制,进而以“起跑线公平”塑造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区域教育新生态。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