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0年05月25日 星期一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是《宁波日报》的“编外记者”

    

    

    赵淑萍

    

    好几次,我去参加活动,人家叫我“赵记者”。起初,我有点懵,后来,恍然大悟,原来,他们把我误认为《宁波日报》的记者了。

    有位报社朋友跟我开玩笑:“你呀,就是我们日报的‘编外记者’。”

    确实,有那么一段时间,我的文章见报率挺高。日报的“视点”“阅读”“笔谭”“艺林”等版面,发表过我的文艺评论和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仅“视点”,我就写过30多个整版。难怪,读者会有此误解。

    “小赵,多上报纸。辛辛苦苦出一本书,大家不见得会知道,在报上发一篇文章,大家都知道。”文坛前辈李建树老师曾对我说。我对本地的报刊满怀感激之情。像我这样的业余作者,能一直坚持到现在,离不开《宁波日报》等本地报刊的扶持、鼓励。那些编辑,于我来说,亦师亦友。至今,我仍把自己最满意的稿件投给本地的报纸杂志。当然,自己满意不算,编辑老师们严格把着关呢。我发表过不少微型小说,但是,被《小说选刊》选载的微型小说中,有3篇均在《宁波日报》首发。而且,像《香樟树开花的季节》《初夏的乡村》《芦花》《十里红妆》《种花的男人》等在日报上发表的作品还入选了各地中学的语文阅读试题。

    因为我经常写人物专题和本土作家的书评及地方戏的剧评,我的朋友们就劝我:“你怎么经常做好事,打‘零工’?你应该集中精力写小说。”我付之一笑。我就是“执迷不悟”。我“迷”的是宁波丰厚的地域文化,我“迷”的是本土星光熠熠的文化名人,我“迷”的是和编辑老师一起交流、探讨、完成作品的过程。此中,不仅是对文字的打磨,更重要的是思考文章的价值和意义。再说,那些优秀人物的人生故事,就是小说极其丰富的素材。我几乎每采写一个人物,完成了日报的“视点”稿后,就会再写一篇微型小说。这不是一举两得的事么?

    在我和《宁波日报》十五年的笔缘中,报社编辑的敬业精神和专业水平令我深受裨益。他们不仅跟我商榷题材和切入的角度,成文后,还精心删改。这些老师都有敏锐的洞察力和扎实的文字功底。每一次删改,凡细腻生动处他们都不会吝啬篇幅,但是,有些话一句能说清楚的绝对不给你第二句。

    回首这些年的撰稿经历,印象最深的有这几桩。

    有一年,清明将至,副刊部负责人问我,能否写篇甬籍抗日飞虎队英雄周训典的故事。他给了我一本《精忠志——飞虎队员周训典的传奇人生》的书。当我阅读了英雄的事迹后,被深深打动。后来,我采访了英雄的后人、他曾经的战友以及新四军研究会的副会长萧群伯伯。英雄的形象顿时丰满、立体起来。稿子见报后,一位宁波大学的老教授对我说,他是宁波人,先前居然不知道有这么个战功卓越的人物。顿时,我感到无比欣慰,觉得一切的辛苦都有所值。

    前年,我和鄞州档案馆合作创作《传家宝——鄞州家风故事》一书。在采访“风云四号”气象卫星总设计师董瑶海先生后,我兴致勃勃地告诉日报编辑:这位科学家特爱拍鸟儿,他的摄影水平堪比专业摄影师。编辑看了我发给他的几张图片,决定做一期“视点”,一条线写董瑶海先生研究卫星的历程,一条线写他拍鸟的故事。于是,就有了《风云人生“光影”流年——记一个爱拍鸟儿的宁波籍航天人》一文。

    印象最深的还有做冯骥才先生的专版。看了我的初稿后,编辑老师说:“你这篇文章给人感觉是堆砌材料,虽然,你这材料经过梳理,里面有不少还是新的。你一定要采访冯先生,要有在场感、时效性。”可是,那段时间冯先生正在写作长篇小说《漩涡里》,心无旁骛。我只能在微信里跟冯先生的儿子冯宽老师聊。后来听说周静书老师、王静老师专门去天津,向冯先生汇报宁波国家级古村落的调查工作以及咸祥渔棉会民俗活动的情况。于是,我又采访他们,间接了解冯先生近况。后来,又想方设法获得了冯先生工作室的高清照片。最后见报的稿件,因为配有冯先生的书画作品,内容翔实,大气美观。

    为日报撰稿,我认识了许多优秀的人,开阔了视野,也积累了一些采访经验。我工作的学院,设有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我总是告诉我的学生,虽然目前已经是全媒体时代,媒体格局、传播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是,情怀、态度始终是新闻人必须坚持的。这也是我一个“编外记者”的心声。

    更多优秀来稿见中国宁波网“我与宁波日报征文选登”。

    

    如果《宁波日报》曾经感动过您、影响过您,如果您的一段人生轨迹曾经被本报记录,或者您与本报有过特殊的感情与联系,请您拿起笔来,讲述“我与宁波日报”的故事。纸质来稿请寄至“宁波市宁东路901号宁波日报报网总编室”,邮编:315042。电子版来稿请发至nbrbzbs@sina.com。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