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9版:风向标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0年05月29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四十年峥嵘岁月 我们初衷不变

——从十组(篇)经济报道看宁波改革开放


2014年6月,中东欧国家友人参观宁波日报报业集团大楼。

杭州湾跨海大桥。

宁波日报相关报道。

    2002

    慈兴打赢加入世贸组织后首场“洋官司”

    宁波企业加速融入世界

    

    记者 孙佳丽        

    

    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国就已经成为每年遭到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而宁波又是国际贸易摩擦的“重灾区”。但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第一年,以慈兴集团为代表的宁波企业积极应诉,主动捍卫自身的合法权益,也保护了整个中国的相关行业。

    2002年2月13日,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的第64天,慈兴集团总裁胡先根突然接到设在美国的分公司来电:美国轴承协会以中国轴承在美国市场低于正常的出口价格销售为由,对中国球轴承提起反倾销申诉。随后,宁波慈兴集团、杭州万向集团、新昌皮尔集团被美国商务部列为核查对象。“一旦美国反倾销申诉成功,中国球轴承在美国2亿多美元的出口市场份额有可能荡然无存。‘洋官司’难打,但我们不能退。”胡先根回忆道。

    为此,慈兴集团请来了美国律师和上海WTO咨询中心、宁波大学等专家,学习研究WTO规则,收集应诉材料。经过14个月的艰苦奋斗,美国商务部最终裁定:中国球轴承倾销案不成立,以“零损害”方式结案。这意味着,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后在美国遭遇的首起反倾销诉讼以中方应诉企业的胜利而告终。2003年4月13日,宁波日报以《慈兴集团打赢首场“洋官司”》为题报道了这一喜讯。

    “4月12日,作为宁波市人大代表的慈兴集团总裁胡先根,兴奋地向代表们报告了刚刚从美国方面获得的正式消息。”参与采写这一稿件的记者龚哲明,至今仍清楚地记得当天的场景。据他介绍,在采写过程中,他们一方面突出“首起”两字,将重点放在挖掘打赢“洋官司”的成功经验上,因为案件具有全国性的借鉴意义;另一方面,通过此稿向全市外贸企业传递信心,告诉企业反倾销并不可怕,关键是要有足够准备。

    宁波日报的报道刊出后,很快引来了法制日报等多家媒体的关注。人民日报在头版刊发的《宁波:千军万马闯荡国际市场》一稿中,也把慈兴的案例作为宁波外贸开拓国际市场的一条重要经验。

    记者了解到,为打赢加入世贸组织之后我国的首场“洋官司”,慈兴集团总共花费了600多万元。“虽然打官司花了不少的钱,但值得!”这是胡先根的回答,也是宁波广大民营企业的心声。我国加入世贸组织18年来,以慈兴、新海、双鹿为代表的一批宁波企业加快全球化步伐,在应对国际贸易摩擦中越来越得心应手,加速融入世界。

    

    2006

    集装箱年吞吐量突破700万标箱

    13年,全球第一大港实现蝶变

    

    记者 孙佳丽        

    

    2002年12月,习近平同志指出,浙江港口可以发展成全国之最甚至世界之最,不久后又指示,要加快宁波、舟山港一体化进程,形成以宁波—舟山深水港为枢纽,温州、嘉兴、台州港为骨干,各类中小港口为基础的沿海港口体系。

    这一蓝色梦想正在成为现实,在实现梦想过程中,有个节点至关重要。

    时钟拨到2006年12月27日。当天,宁波北仑四期码头彩旗飘扬,鼓乐喧天,一派喜庆景象。10时35分,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按下按钮,宁波舟山港第700万个集装箱稳稳起吊,顺利装上“地中海黛布拉”号集装箱轮。至此,宁波舟山港年集装箱吞吐量世界排名从第15位上升到第13位。

    “那个瞬间,我一辈子都忘不了。我就是负责起吊第700万个箱子的司机。”尽管已经过去十多年,全国劳模、宁波舟山港集团桥吊司机竺士杰依旧对2006年的起吊瞬间记忆犹新。

    第二天,宁波日报就在头版刊发了《宁波—舟山港集装箱年吞吐量突破700万标箱》一文,记录了这一历史性的时刻。

    宁波舟山港从此步入了速度与质量并行、规模与效益凸显的快车道,向建设国际一流深水枢纽港和集装箱远洋干线港目标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在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加快宁波舟山港一体化进程的基础上,2015年8月,省委、省政府作出了“整合统一全省沿海港口及有关涉海涉港资源和平台,组建浙江省海洋港口发展委员会和浙江省海港投资运营集团”的战略部署,1个月后宁波舟山港集团“破茧而出”。去年,宁波舟山港成为全球年货物吞吐量超11亿吨的超级大港,连续11年位居全球港口第一,集装箱吞吐量超过2700万标准箱,位居全球前三。

    2020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将宁波舟山港作为在浙江、宁波考察的第一站,对其高度评价:“宁波舟山港在共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是‘硬核’力量。”

    

    2008

    杭州湾跨海大桥“一桥飞架南北”

    长三角一体化提速

    

    记者 王岚         

    

    上世纪90年代起,伴随陆路交通兴起,宁波到上海的海上通行优势消失殆尽,杭州湾成为宁波连接大上海的天堑。

    跨越天堑,成为宁波人的新梦想。

    2002年,杭州湾跨海大桥经原国家计委批准立项,2003年正式开建。大桥北起嘉兴市海盐郑家棣,跨越宽阔的杭州湾海域后止于宁波市慈溪水路湾,全程36公里,是当时世界最长跨海大桥。

    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一直深情牵挂大桥建设,2003年至2008年,他六次视察大桥工程。2008年5月1日,杭州湾跨海大桥通车。习近平专门发来贺信。贺信指出,大桥的建成通车,对于完善华东地区交通布局、优化发展环境,对于提高浙江对内对外开放水平、实现率先发展目标,进而推动长江三角洲区域共同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杭州湾跨海大桥的贯通,完善了国家沿海高速公路及长三角区域路网布局,促进了长三角地区的交流与合作。地处大桥南岸的宁波,由此进入了上海“两小时交通圈”,开放发展大提速。

    宁波日报对杭州湾跨海大桥持续关注。2008年4月1日推出“跨越杭州湾”专栏报道,多角度全方位展示、挖掘大桥意义,一直持续到5月1日大桥通车。2008年5月1日,在杭州湾跨海大桥通车当天,又推出通讯《一桥惊世界——杭州湾跨海大桥助推长三角迈向世界级城市群》,将大桥对长三角的影响的评论推向了高潮。

    全程参与杭州湾跨海大桥系列报道的宁波日报跑线记者徐本梁,回忆这一组报道,用了很多个“前所未有”:“规模空间,前所未有;时间持续长,前所未有;形式创新,前所未有,是宁波日报见证、记录重大事件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杭州湾跨海大桥和上海东海大桥、舟山连岛工程一起,将上海港和宁波舟山港打造成组合式港口群。大桥架起高端产业项目和创新要素流向长三角南翼的大通道,杭州湾新区成为千亿级产业集聚的投资高地。近年来宁波与上海合作的重大项目有700余个,总投资突破1200亿元……

    2014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国际工程科技大会主旨演讲中再一次阐释了大桥建设的重要意义:“这一工程不仅促进了当地从交通末梢到交通枢纽的飞跃,更通过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汇聚和扩散影响了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促进了苏浙沪经济圈发展。”

    

    2009

    开拓市场100招体现媒体担当

    宁波外贸进入全国十强

    

    记者 董娜         

    

    2009年年初,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外贸产生了明显影响:前4个月全国外贸出口3374.8亿美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0.6%。宁波的情况也与全国类似,前4个月出口额同比下降21.2%。

    但在出口额下降的同时,宁波日报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宁波外贸企业在应对危机开拓市场中不是无能为力,而是迎难而上、招式众多。2009年5月12日,宁波日报以整版篇幅推出《宁波外贸企业开拓市场三十招》专题,将30家企业开拓市场的成功经验浓缩成30招,每招仅一二百字,招数名称以7字句为主,如雇“洋枪手”攻堡垒、念好企业“三自经”、大船带小船出海等,一看即明,可读、好记、易传。同时,在版面编排时搭配多幅漫画,大大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报道中的这些招数既展现了宁波外贸人开拓市场的信心和勇气,又表现了他们善做生意的智慧和技巧,为广大外贸企业拓宽了开拓市场的思路,受到企业的欢迎。随后,宁波日报又连续推出《宁波外贸企业开拓市场新三十招》《宁波外贸企业开拓市场再出四十招》,使总招数达到100招,相当于100家企业开拓市场的经验浓缩。

    《宁波外贸企业开拓市场100招》案例集锦报道刊出后,在宁波各级政府机关,特别是在1万家外贸企业中引起了连锁反应,受到广泛好评。“这些招数被新华社、中新社等媒体称为‘接单秘籍’,不仅我们的企业在看,连国外客商也在看。”时任宁波市外经贸局局长俞丹桦说,100招既增强了企业应对金融危机的信心和决心,也从实践上提供了不少行之有效的宝贵经验,起到了媒体良好的舆论引导作用。

    随后,原市外经贸局将这100种招式编辑成手机短信,每天一招,免费发送给全市1万家外贸企业。在8月份的外贸企业服务月活动中,100招又被汇编成一本口袋式参考书,分发给全市广大外贸企业。

    在成功抗御国际金融危机后,2010年宁波外贸进出口实现了历史性新跨越,外贸总额超800亿美元,同比增长36.3%,首次进入全国十强。2013年,全市外贸总额突破千亿美元大关。

    

    2014

    “海丝之路万里行”足迹遍及15国

    “活化石”宁波焕发新活力

    

    记者 俞永均        

    

    2013年秋,习近平出访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

    宁波是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始发港,唐宋时期就与广州、泉州并列成为中国三大贸易口岸。宁波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开放型经济发展一直具有独特的优势,走在全国全省前列。在国家新一轮对外开放战略的实施推进中,宁波能有什么样的作为?又该如何作为?宁波媒体在其中能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宁波的各级领导在思考、企业家在思考、有识之士在思考,媒体也在思考。

    在市委宣传部统筹协调下,宁波日报报业集团、宁波广电集团决定联合开展“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万里行”大型新闻宣传活动。2014年6月3日,宁波三江口东岸的庆安会馆,这座见证了中国古代航海文化的妈祖庙人声鼎沸。两大集团联合组织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万里行”活动,在这里举行启动仪式。

    “海丝之路万里行”活动采访足迹遍布东北亚、东南亚、中东欧、西欧、中东、非洲等地,

    几十名新闻记者兵分五路,深入日本、印尼、德国、贝宁、俄罗斯等15个国家和地区,寻访在这里投资兴业的宁波商人和闯荡世界的“海外宁波帮”,展示中国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新举措、新成就和沿线国家、地区与宁波经济文化交流成果,以及新兴市场潜在的投资商机等。这是宁波新闻界第一次组织海外大型主题采访活动,被列为2014年度宁波城市国际化55项重点工作之一,市委书记、市长等市领导专门作出批示。

    时任宁波日报报业集团总编辑徐正表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这是宁波城市国际化的现实需要,媒体理应起好“先锋官”作用,扮演“引路人”角色,“两大集团将为推动宁波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引领区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

    此次大型采访活动在忠实记录历史的同时,记者积极当好使者,力争成为“传播宁波形象的使者,传送和平友谊的使者。”宁波日报记者深入韩国大邱、法国鲁昂、意大利佛罗伦萨、德国亚琛、匈牙利维斯普雷姆、克罗地亚里耶卡等友城,与当地市政府及相关部门负责人、议员、媒体记者、中文教师等社会各界座谈和交流,积极宣传和推介宁波。记者还以自己的一双慧眼,为历史留下珍贵史料。在意大利佛罗伦萨市政厅陈列馆,他们寻访到15世纪的手工绘制地图,展示的是当时佛罗伦萨与世界各地的交往航线,在中国的海岸线上,用拉丁文标注着“宁波”,这说明两地交往至少已经有600年的历史。

    这组大型报道的多篇文章被人民网、新华网、凤凰网等国内权威新闻网站和商务部等政府网站转载。在海外,印度尼西亚最权威的中文商业财经日报《印尼商报》、非洲最大的华人媒体之一《西非统一商报》、匈牙利维斯普雷姆市电视台和《维斯普雷姆周报》等华文媒体和外媒,以宁波日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万里行”采访组到来为契机,对万里行活动和宁波这座城市进行了宣传,为宁波城市国际化和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