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3版:笔谭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0年06月02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两位康复治疗师

    张晓红

    

    没想到,这一跤会摔得我身心俱伤。

    在市第二医院动好手术,两个弟弟把我送进市康复医院,进行康复治疗。

    深冬,寒冽。我躺在病床上,无法动弹。

    床边康复师,小陈老师来了。在康复医院,大家习惯管康复治疗师叫老师。

    稚气未脱的笑脸,戴了副眼镜,活脱脱一副青春学子的模样。

    阿姨,我已经了解了您的病情。我会帮助您做些适当的康复治疗。请您放心!

    按时间点,他搬来了一样样康复器械,耐心地向我讲解,要我好好配合。

    他用双手捧起我未动手术的那只脚。我的脚掌很冷,放在他温暖的手掌中。我感到不好意思,把脚抽了回来。

    阿姨,您不要乱动。为防止肌肉萎缩,这只脚需要运动。这脚怎么这样冷?您感到冷吗?

    我努力着,还是把脚缩了回来。他的神情变得严肃起来:您放松,只管放松。我要您用力了,您再用力。

    我顺从地听了他的话。一套手法做下来,脚,暖和了;心里,更升起一股融融的暖意。久不开颜的脸上,漾起了笑容。第二天,第三天,他准时而来,做事细心又尽责。

    他知道我心情不好,常常把我的脚掌焐在手心,一边和我拉家常。

    他是余姚人,95后,独子。父母勤劳,节俭,培养他医大毕业。在医大,他学的就是康复治疗这一科。讲起自己的这份工作和事业,他充满感情。

    康复治疗,是近十年新兴的医学学科。病人骨折或动手术后,要进行适当的运动。不能如从前的老传统那样,躺在床上,不能动也不能碰。

    他来医院工作两年了。当初来医院实习时,看到一位骨折的老奶奶,躺在床上因疼痛而呻吟。经过一段时间的康复治疗,相比那些没经过康复治疗就回家的人,老奶奶能更快更稳地独立行走。他于是选择做了一名骨科康复治疗师。

    两年里,他谦虚地向前辈学习。为使身体更加强壮,不断加强体能锻炼。文雅清瘦的身子,练就了好手力。一旦被他手指按住,那个又酸又麻的痛点会往骨髓里面去,骨关节顿时感到活泛舒服。

    每天,我盼着他的来到。

    在抗击疫情的春节期间,好多病人回家过年了,医生、护士也少了。病区一下子寂静下来。小陈老师还是正常上班,每天向我们热情招呼,问我们有什么需要。好几位年长的病人,都把他当成了自己的孩子,遇到他的休息日,总会念叨他。

    冬去春来,我可以下床下地,可以到楼下的康复室,去做康复治疗。这时换了个小张老师,也是个医大出来的男孩,比小陈老师大几岁。

    小张老师老成持重,不苟言笑。浓眉下一双黑亮深邃的大眼睛,在口罩上英气逼人。

    每当他俯下身子,帮躺在床上的我治疗,他眼眸里逼人的光消失了,代之以温和、亲切。他的手法富有节奏,定位准确,我能明显感觉到从他手上传递过来的温度和力度。春末初夏时节,他的额上,渗透着晶莹的汗珠。

    有一种叫牵伸的手法,他把我的脚掌捧在手上,贴在胸口。我慌忙推辞:这不行!怎么能把我的脚贴着你的胸口呢?

    他笑笑,淡淡地说:在别人处是不可以的。但我们是康复治疗师,在我们这儿没关系,为了治疗。

    脚掌,常常贴在他穿着单薄衣衫的胸口上,我感受到一位年轻医生青春热血的律动。我感动得热泪盈眶。

    小张老师一直一丝不苟地为我进行治疗,又亲切温和地对我说:阿姨,您安心地配合治疗。要有信心,争取能像以前那样正常行走……

    生命中,常有猝然而至的不幸,但在痛苦中,那些平凡人给我送来了温暖、光明和希望。马上可以康复出院了,在这清凉又温暖的微风里,两位身穿白大褂、阳光帅气的大男孩的脸,又浮现在我眼前。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