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开放周刊·大聚焦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0年06月05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跻身中国氢能城市竞争力十强——

三问宁波氢能产业 赶超之路怎么走?


从事功能膜新材料研发的惠之星车间。(殷聪 摄)

氢能公交车样车。(通讯员 供图)

    

    

    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上,氢能与燃料电池再次成为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宁波是我国七大石化基地之一,拥有丰富的氢资源,且应用前景广阔。在近日发布的《中国氢能城市竞争力30强榜单》中,宁波位列第九,成为全国氢能发展极具竞争水平和潜力的30座城市之一。

    发展氢能产业宁波有何优势?宁波氢能产业发展有哪些新突破?加快探索“氢能经济”,宁波如何后发赶超?

    

    记 者 易 鹤

    

    一问:优势在哪里?

    富氢之城制氢规模48万吨

    

    “氢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量载体,从长远来看,可以在高碳排放的工业和电力领域替代煤炭、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特别是在交通领域,氢能燃料电池在替代燃料与零排放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市发改委创新和高技术发展处处长高海军说,从氢能资源来看,宁波发展氢能产业也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宁波是一座富氢之城。作为全国七大石化基地之一,目前全市石化产业制氢规模已达到47.63万吨。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宁波可外供副产氢约为7.23万吨/年。按照氢燃料电池乘用车百公里耗氢1千克(200千克/辆/年)计算,可供约36.15万辆氢燃料电池乘用车使用。

    更为重要的是,宁波装备制造业基础好,拥有全国最大的石化产业基地、新材料产业基地,已形成8个超千亿级制造业产业集群,可为氢能装备产业发展提供雄厚的产业基础。

    此外,宁波舟山港货物吞吐量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港航物流产业发达,氢能在港区装卸、集疏运等交通运输领域的应用空间广阔。

    宁波还拥有发达的汽车产业,汽车整车生产企业12家,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4400多家,产业转型升级意愿强烈,中车、吉利等龙头企业已经在氢能汽车领域开展研究,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除了资源禀赋出众,宁波氢能产业项目也呈现加速落地之势。去年1月,宁波与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共建清洁能源研发创新和示范应用基地。不到一年,宁波与国电投战略合作取得阶段性成果,首台搭载国家电投自主氢燃料电池电堆的氢能公交车样车顺利下线,双方合作成立的汇能(宁波)电力研究院、宁波氢能研究院、宁波绿动燃料电池有限公司、宁波氢远能源材料有限公司也已经揭牌运行。

    市能源局综合规划处副处长吴霞介绍,目前,宁波在氢能产业链的多个环节已有一定的产业基础和技术积累。其中,由宁波材料所创办的宁波索福人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是国内唯一销售标准化电堆产品的高温燃料电池公司,在高温燃料电池发电系统方面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二问:有何新突破?

    20台氢能公交车有望年内上路

    

    虽然起步晚,但宁波氢能产业正加大油门驶入快车道。

    去年3月25日,国家电投集团氢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宁波办事处在慈溪市滨海经济开发区的中东欧产业园揭牌。这被业界解读为宁波推动氢能产业发展的一大标志性事件。

    此次成立的宁波办事处与随后组建的宁波绿动燃料电池有限公司及宁波氢远能源材料有限公司肩负多项重任,其中包括推进双极板和氢燃料电池总装两条中试线、氢能产业基地建设、氢能交通示范与应用推广等项目实施。

    据办事处负责人杨胜介绍,燃料电池的核心部件有两个,一是(金属)双极板,另一个是膜电极。组装成电堆以后,还需要配备维持电堆运转的系统,未来系统的组装线也将放在慈溪。按照计划,双极板和氢燃料电池总装中试线的年产能达1000台电堆,首台电堆将在7月左右下线,下半年开展小批量生产。

    “这两天,工人们每天都加班到深夜11点,为的就是早一点把产线调试好。不过这并不容易!”杨胜说,没有可供参考的经验,关键工艺、自动化的产线都需要自主研发,“但是我们有信心按期实现目标”。

    杨胜说,虽然年初首台氢燃料电池公交车样车已经在宁波顺利下线,但要上路跑起来还需经过多次测试,获得国家牌照,预计年底可实现氢能公交车上路目标。

    来自市能源局的消息印证了这一说法。按照年度计划,今年底我市将有20辆氢能公交车投入试运营。

    既然氢能公交车要开起来,就少不了加氢站。记者从有关方面获悉,我市正在加快布设新能源终端设施,预计未来3年,我市综合供能服务站(含加氢站)的数量会在50个左右。

    在制氢、运氢、储氢、加氢以及燃料电池全产业链方面,我市将在江北区重点开展氢能应用相关技术的研发攻关,打造氢能创新中心;在北仑区、大榭开发区等地开展加氢站示范建设,探索推进燃料电池公交车、物流车、港区集卡、叉车等应用示范,同时探索加氢(油、气、电)等综合建站模式,打造氢能创新应用的配套区和孵化区,重点突破化工余热与废气资源高效制取氢气等一批关键技术,将其列入宁波科技创新重大专项等。

    研究与顾问公司TrendBank董事长兼CEO唐蔚波表示,加快发展氢能产业将有利于建立新的经济增长点,有利于石化产业向清洁化、高端化转型升级,实现石化行业绿色高效和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汽车产业集群在新能源赛道上保持优势。对于正在全力打造“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的宁波而言,加快氢能产业发展既符合产业培育的导向,也是危中抢机。

    

    三问:如何后来居上?

    把港口作为应用突破的重点

    

    在前不久发布的《中国氢能城市竞争力30强榜单》中,宁波因为在氢能产业发展上有基础、有积极性、有特色,位列全国第九。

    面对这份榜单,宁波氢能产业界普遍感到振奋,甚至有些惊喜。杨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说明在专业机构看来,宁波的综合优势比较明显。

    不过,多位业内人士也表示,跟其他先进城市相比,宁波在发展氢能上还需要在多个方面迎头赶上。

    一是要加强顶层设计。今年2月,市政府办公厅正式发布关于加快氢能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将从六个方面推进氢能产业发展。不少专家提出,宁波应尽快出台更加详细的实施办法,为推进氢能产业发展描绘更加详尽、明确的路线图、时间表。“这样既能避免掉入产业‘虚火’陷阱,又能抢占发展先机。”

    二是要加快加氢站的建设。加氢站是氢燃料电池产业化、商业化的重要基础设施。当前,我国加氢站建设处于产业导入期,在燃料电池车加快推广的背景下,加氢站的规划建设显得尤为迫切。目前全国加氢站已有50多座,预计到2025年全国加氢站总数达到300座。宁波应结合综合供能站和燃料电池汽车推广应用情况,加速谋划布局一批加氢站。

    三是要把港口作为应用的重点。跟乘用车相比,燃料电池更适合于商用车,特别适合重载长途车。像宁波舟山港的集卡车、叉车乃至龙门吊都可以采用燃料电池作为动力。更有利的是,港区30公里内就有金发科技、东华能源两家拥有大量副产氢的企业,经济实惠的气源有利于燃料电池迅速推广。同时,全球氢能贸易正在兴起,中国作为世界第一产氢大国发展氢能贸易的潜力很大,宁波舟山港应加快谋划布局。

    中科院宁波材料所新能源研究院官万兵博士介绍,随着中国燃料电池汽车市场的快速增长,今年中国市场燃料电池的需求量将达到230.0MW,占全球市场的比重上升到14.4%,成为全球主要的燃料电池生产和销售国。因此,宁波应加快培育这个产业,鼓励企业与科研院所联动,强化产业链布局。

    “兵贵神速!南京、佛山等多地的氢能产业呈现快速发展趋势,宁波应奋力赶超。”唐蔚波说,跟国内不少城市相比,宁波的技术基础和产业基础都不缺,甚至更好一些。当前,新基建风起云涌,宁波一定要抓住机会,把发条上得更紧些,明确目标,加速往前冲。

    

    ■新闻多一点

    

    宁波氢能产业 绘就未来蓝图

    

    近期目标

    到2022年,氢能产业体系不断完善,自主创新能力持续提升,产业发展环境更加优越,推进一批氢能应用示范设施,全市氢能产业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在产业链层面,从制氢、储氢、运氢、加氢、燃料电池电堆、关键核心部件到燃料电池汽车、分布式能源等产业集群初步形成,以双极板、燃料电池电堆、动力系统集成等核心装备制造为重点,围绕上下游产业链,力争引进和培育一批国内外有影响力的氢能龙头企业。建成加氢站10座至15座,探索推进公交车、物流车、港区集卡车等示范运营,氢燃料电池汽车运行规模力争达到600辆至800辆,推进清洁能源制氢与储运、氢能分布式系统建设。

    远期目标

    到2025年,全市氢能产业规模大幅提升,氢燃料电池电堆、关键材料、零部件和动力系统集成核心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集聚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氢能装备企业,全力打造氢能产业装备制造基地和氢能创新孵化平台,氢能规模化、商业化应用进一步普及,建成加氢站20座至25座,氢燃料电池汽车运行规模力争突破1500辆,技术、产业、应用互动融合和人才、制度、环境相互支撑的氢能产业生态圈初步形成,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氢能产业基地。

    (易鹤 整理) 

    

    

    ■数据速读

    

    规上工业由负转正 互联网销售较快增长

    4月宁波经济进一步回升

    

    记者 俞永均        

    

    4月以来,随着各项税费减免政策加快落地见效,企业复工复产步伐加快,生产生活秩序逐步恢复,全市经济运行稳走向好,主要经济指标呈现进一步回升态势。

    来自市统计局的数据显示,1月至4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工业增加值1133.9亿元,同比下降6.7%,降幅较一季度收窄5.1个百分点,其中4月当月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1%,由负转正,释放出积极信号。分行业看,全市35个行业大类中,34个行业增加值增速较一季度上升,行业回暖面达97.1%。增加值占比前十的行业呈“九升一降”,其中,专用设备增加值增速较一季度上升11.8个百分点,汽车制造、通用设备、计算机通信、金属制品、电气机械、电力热力等6个行业增加值增速较一季度上升幅度超5个百分点。

    数据显示,宁波工业生产回暖态势显现,而且后劲充足。1月至4月,全市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12.7%,比一季度提高8.7个百分点。从增长动能看,新兴产业和部分新产品显现出强劲增势。全市高技术制造业、文化制造业和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8.7%、5.1%和0.6%,分别快于规模以上工业15.4个、11.8个和7.3个百分点。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加1.6倍,工业机器人、稀土磁性材料增幅也分别达37.0%和21.8%。

    其他营利性服务业重现正增长。据初步统计,1月至4月,全市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0.3%,比一季度提高1.2个百分点。商品贸易加快恢复,全市限额以上商品实现销售额6558.3亿元,同比增长1.4%,较一季度回升8.1个百分点。

    在各项鼓励消费的政策推动下,市民消费信心逐步恢复。4月份,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5.9亿元,同比增长1.7%,比3月份回升10.9个百分点,前4个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千亿元。互联网销售保持较快增长,1月至4月,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中,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零售额同比增长17.4%。粮油、食品类,饮料类,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文化办公用品类商品零售额继续保持增长。

    

    

    多省相继发布氢能产业发展规划

    加氢站今年会“爆发式”增长吗?

    

    继河北省发改委发布《2020年氢能产业重点项目清单(第一批)》后,四川省经信厅近日也发文称将编制印发《四川省氢能产业发展规划》,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新能源汽车尤其是氢燃料电池汽车产品,以推动全省氢能产业发展。

    据悉,河北省今年第一批清单将重点建设43个氢能项目,涵盖制氢、氢能装备、加氢站、燃料电池、整车生产、应用示范、技术研究等氢能全产业链条,总投资约87亿元。此次布局最多的是加氢站项目,共16个,包括新建加氢站、新建油氢合建站、现有加氢站改扩建等,其中规划于2020年完成投产的达10座。

    广东省佛山市在探路氢能产业方面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去年7月,中石化佛山樟坑油氢合建站率先落成,成为全国首座集油、氢、电能源供给及连锁便利服务于一体的新型供能网点。截至2019年年底,佛山市已启动建设加氢站29座,其中已建成并投入运营和试运营加氢站13座,正在验收3座,在建加氢站6座,正在办理相关审批报建手续7座。

    另据了解,南京今年也将用氢燃料客车部分替换现有7000辆纯电动公交车。

    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月,全国已建成加氢站61座,按照规划,2020年我国加氢站数量达到100座,2030年达到1000座。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氢能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蒋利军表示,今年会是加氢站的快速发展时期。“通过这几年的发展,各个项目逐渐落地,加氢站数量已快速增长;同时,随着国家正式将氢能纳入能源体系,相关标准规范将进一步完善,这对推动加氢站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一个不可回避的事实是,目前我国加氢站的多个核心装备仍在很大程度上依赖进口。在蒋利军看来,这也是导致目前加氢站建设成本过高的主要原因。“国产设备可靠性还没有较大突破,因此大部分新建加氢站为了保证安全稳定运行,都采用了国外进口设备,导致建站成本偏高。因此目前建造加氢站仍需要政府给予优惠政策,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据《中国能源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