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何峰 余姚市委报道组谢敏军 通讯员周超超)春夏之交,杨梅挂满枝头,一时间飞红流翠。“我们农场建设了6亩多的杨梅避雨大棚,去年棚内杨梅基本实现全摘全销售,平均亩产值达到2万元,相比露天的2000余元,增效10倍左右。”余姚市现代申茂农场负责人说,尝到甜头后,该农场今年扩建了近10亩杨梅避雨大棚,效益有望继续提升。 杨梅是余姚的传统优势产业,事关几万农民的“钱袋子”。“近年来,余姚通过推广新技术、引进新品种、发力深加工,进一步完善产业链,提高附加值,让杨梅这个‘老兵’在乡村振兴中书写新传奇。”余姚市政府相关负责人说。在昨日举行的2020浙江“六月杨梅红”系列活动中,余姚市政府主要负责人在云平台上推介余姚杨梅,为广大梅农“带货”。 新技术广泛应用,提升杨梅附加值。从2018年开始,余姚实施《杨梅产业提升三年行动方案》,杨梅设施栽培、矮化整形修剪、树体复壮、疏花疏果等技术得到推广应用,余姚杨梅果品质量持续提升。通过近3年的试验研究,梅溪杨梅专业合作社攻克保温促成栽培核心技术。“应用该技术后,我们的杨梅比露天栽培杨梅提前20天左右上市,售价高达每公斤200元,亩产值5万余元。”该合作社负责人说。 新品种有序布局,实现错峰上市。近年来,余姚在马渚、牟山等地推广上市较晚的夏至红、水晶等品种,加之大棚技术的推广,大棚杨梅、荸荠种、夏至红和水晶接连上市,使得余姚杨梅的上市期从以往的10多天延长到一个多月。 深加工补上“短板”,尽可能实现应摘尽摘。今年,余姚已有4家企业开展杨梅水果白酒生产前期准备工作,预计今年可收购加工杨梅鲜果50余吨,为规模化生产奠定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