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 仁 今年全国两会闭幕后,在回答记者有关疫情防控期间经济发展问题时,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表示,“过去我们说不搞大水漫灌,现在还是这样,但是特殊时期要有特殊的政策,我们叫作‘放水养鱼’。没有足够的水,鱼是活不了的。但是如果泛滥了,就会形成泡沫,就会有人从中套利,鱼也养不成,还会有人浑水摸鱼。所以我们采取的措施要有针对性,也就是说要摸准脉、下准药”。总理的这番话,形象、生动地说明了“放水养鱼”的重要性及其要害所在。 笔者理解,所谓“放水养鱼”,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为顺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通过采取减政放权、政策松绑、减免税负、降低社会组织准入门槛等超常手段,积极营造宽松环境,减轻企业和个人经营负担,以增添社会发展动力和活力的综合性举措。回顾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发展历程,我们之所以能够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保证经济社会航船能够“乘风破浪”,一路稳健前行,关键在于各项政策举措能够“应时而变、随事而制”,“放水养鱼”便是其中的一条成功经验。 特别是像宁波这样的城市,经济外向度高,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多,这是优势,但同时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往往也比其他地方要大一些、早一些。这一特点已经在历次全球性的经济、金融危机中被证实。所以,宁波各级党委政府更加重视对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呵护。“放水养鱼”政策的出台、工作的推进,总能“快人一步”,也更为精准。因为大家有一个共识,企业是民生、就业之根本,保企业就是保民生、保发展。企业经营越是困难,政府越不能竭泽而渔。有的时候,政府部门还得“勒紧腰带过紧日子”,千方百计帮助企业共渡难关。 今年的情况,也是这样。前所未有的新冠肺炎疫情,使全球经济遭到重创,不少企业在经营方面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市各级党委、政府和职能部门不等不靠,及时研究出台政策,主动靠前帮扶,与广大企业一起共克时艰。如近期为破解社会消费不足对一些实体店带来的冲击,各地纷纷通过政府财政“买单”、分期发放消费券等方式,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消费,助力小微企业加快复苏,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有力推动了社会各行业的有序流动和运转。这也说明,只有创新手段、精准滴灌,才会给小微企业恢复“造血”功能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可能。政策制定和资金使用的“靶向”越清晰,越能让市场主体和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受益。 “放水养鱼”,不仅是“非常之时”的“非常之举”,也是一项“技术活”,并不是简单地把政策的“水龙头”打开就行了。能否准确把握“放水”的力度、节奏、方向,决定着“养鱼”的成效,决定着众多市场主体的前景和命运。过去,有的地方在这方面有一些教训。比如,有的不考虑实际情况,一哄而上,单纯追求政策的短期效应、规模效应、轰动效应;有的名曰“放水”,实则设置过高的门槛,出台的政策无法兑现,企业得不到实惠;有的追求表面的平衡,搞“见者有份”,放出的“水”流到了不该流的地方;有的只顾“放水”、不管“养鱼”,只重投入、不问产出效益,等等。所以,针对新一轮助力企业纾困发展,李克强总理特别强调要“摸准脉、下准药”,确保政策真正落到企业和民生,促进“六稳”“六保”。 “放水养鱼”不搞“大水漫灌”,是一种理性的态度。在谈到如何为民办实事时,习近平总书记曾明确指出,“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实行“放水养鱼”也是同样的道理。尤其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不少地方财政收入增长乏力,而一些刚性的民生支出又不能减,财政收支平衡的压力越来越大。加上债务规模控制,地方财政“腾挪”的空间受到了限制。因此,“放水养鱼”的“水”从哪里来,开多大的“闸”,放多大的“量”,是需要科学合理安排和精打细算的。盲目“拉饥荒”,肯定是行不通的。“放水养鱼”,还是要“摸准脉、下准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