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 昊 每天日暮,天光从这座城市逐渐黯淡下去的时候,宁波知音心理咨询志愿服务热线值班室的灯就准时亮了起来。 在过去的5700多个夜晚,当人们踏着夜幕回家时,有这样一群心理咨询志愿者,不顾白天工作的疲倦,匆匆赶赴值班室,在两部免费热线电话13957407000、13957408000旁边,为城市里每一个脆弱焦虑、需要帮助的心灵守候。 这些心理咨询志愿者,是我们身边的老师、医生、机关干部、社会工作者……开办近16年来,累计为1.9万多名来电者提供心理疏导服务,用声音传递温情,用大爱提供庇护,为文明之城撑起了守望相助、和谐温暖的港湾。 志愿者说:“让城市更温暖,让心灵更澄净,让生活更美好,这就是我们的初心。” 共克时艰的心灵驿站 “我最近胸闷,人也没力气,会不会得了新冠肺炎?”“看着确诊和死亡的人数一天天上升,我上班经常头晕恶心,晚上也睡不好”…… 今年突如其来的疫情,给很多普通人带来了较大的心理冲击。他们担心自己患病,滋生焦虑、紧张等情绪。在抗击疫情一线的医护人员、社区工作者等则承受着更大的心理压力。 2月28日,志愿者接到一名护士的电话。她说自己莫名其妙地感到胸闷、失眠,工作时头晕恶心、站立不稳。 “通过倾听,我了解到她童年有被父母嫌弃、溺水、亲属意外死亡的痛苦经历,这让她对于疾病、死亡等字眼特别敏感。虽然她平时在医院工作没有什么异样,但这次疫情把她原有的心理创伤激发了出来。”值班的心理咨询志愿者说,经过累计10次的志愿服务,协助她疏解和放松情绪,寻找积极资源获得心理支持,这名护士的症状得到了明显的缓解。 3月5日,一名家住杭州湾新区的来电者情绪激动地讲述社区防控举措带来的生活不便,语气充满愤怒。志愿者请对方作角色扮演,站在防控工作者的角度想想,他们是否在用这些方式保护大家的健康。通过角色扮演,男子理解了社区工作人员的工作,十分感谢志愿者帮他化解了愤怒情绪。 “疫情之下,我们志愿者主动延长服务时间,随时为来电者提供服务。”知音心理咨询志愿服务热线负责人徐燕萍说,只要社会需要,我们就会尽最大努力,用专业知识和方法,细心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和疏导,为大家打造共克时艰的空中心灵驿站。 奉献爱心 挽救生命 尽管不曾谋面,但心理咨询志愿者揣着一颗炽热的心,通过两部热线电话,连接起心与心的交流抚慰,如心灵的“引路人”、暗夜的“探照灯”,让爱的阳光温暖迷惘困顿的生命。 一名外来务工者工作一直不顺心,妻子总是数落他。“活着没有盼头了,死了算了。走之前,我想留下点声音。”打进热线时,他正站在铁轨边。听到对方的开场白,值班的志愿者心里“咯噔”一下。 “你那边声音太吵了,我听不清楚,你离铁轨远一些试试。”志愿者非常自然地把这名外来务工者引导到了安全的地方,然后耐心倾听,及时进行危机干预,和他聊了1个多小时,终于使他放弃了轻生的念头。 一名大姐和隔壁摊位发生了口角,一怒之下买了硫酸,想用硫酸泼对方脸。欲行动之前,她拨通了热线。在志愿者的循循善诱之下,她到厕所把硫酸倒了。 打开心灵的窗户、解开纠结纷繁的情绪、处置心理危机事件、深入社区学校开展线下心理健康服务……热线的背后,是近16年来志愿者的无私奉献。不论夏暑冬寒,还是刮风下雨,值班志愿者总是准时上岗。 陪伴也是一种力量。近16年来,热线的志愿者始终与这座城市相伴。25名国家二级、三级心理咨询师志愿者轮流值班,全年无休,成为宁波市开办时间最早、坚持时间最长的心理咨询热线之一。 徐燕萍说:“在数以万计的电话连线中,我们志愿者深切感受到了被人需要的价值感,感受到了奉献爱心、助人助己的快乐,更感受到了生命的可贵和美好。志愿服务,让我们的生命更有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