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流水线上干活的吴远标。(徐展新 摄) |
|
扫码看视频 |
宁波日报记者 徐展新 黔西南日报记者 罗康 走进宁波大叶园林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的装配车间,已是中午11时许。流水线上的工人陆续去食堂用餐,来自黔西南州望谟县石屯镇的吴远标却依旧埋头干活。 看到来访的记者,吴远标黝黑的脸庞上露出了质朴的笑容:“我是个普通的工人,来这里赚点钱、学点技术,让家人的生活好一点,让自己的眼界开阔一点。” 今年以来,近两万名黔西南州务工人员赴甬务工,吴远标是其中一员。离开生养自己的土地到异乡打工,一半是出于家庭困顿的无奈,一半是因为对大城市的憧憬。 2015年,吴远标一家成功脱贫,但“好日子”只持续了短短两年。2017年,小女儿满月时被查出患有脑部疾病。吴远标带着她赴广西百色求医,先后支付了30余万元手术费、住院费。即便有医保兜底,一家人还是背上了沉重的债务。 望谟县的自然条件恶劣,种地收成有限。吴远标在打工时伤了肩膀,干不了重活。他试着四处打零工、做小买卖,但收入微薄。他花光了积蓄、借遍了亲戚朋友,生活愈发窘迫,连妻子也决意离开,就此断了联系。 这一年,吴远标一家由此返贫。 了解情况后,当地扶贫干部迅速行动起来,帮助吴远标外出务工,为他父亲提供当地的公益性保洁员岗位,还投入资金和人力,协助他家完成危房改造、开展蜜蜂寄养。快5周岁的大女儿领到了学前教育资助金,生病的小女儿也每月拿到一笔重症残疾补贴。 2019年9月,吴远标一家“二次脱贫”。 “政府帮我们脱离了贫困线,我们自己也要争口气!”今年年初,小女儿病情逐渐稳定,但债务尚未还清,生活依旧清苦,返贫的风险犹在。考虑再三,吴远标决定走出家门、开阔视野、学好技术,根治“穷病”。 就在这时,吴远标听到了宁波与黔西南深化对口帮扶、组织开展易地搬迁和劳务协作的消息——有了这两项政策,一家五口可以住进新市民居住区100平方米的大房子,他也有机会去宁波余姚的工厂打工。 当时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吴远标有过犹豫。2月15日首批望谟籍务工人员顺利接受核酸检测、乘车出发,工作人员许诺“全程不下车”,且有救护车和警车保护,这让他放下心来。 几天后,吴远标也坐上了开往宁波余姚的复工专车,三天两夜后顺利抵达宁波大叶园林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走上工作岗位。 得益于两地的对口帮扶关系,吴远标和同行的25位老乡得到了企业的悉心照顾。“房租和餐费全免,每个月发4000元左右工资,干满6个月有额外补助。如果技术不熟练,还能参加公司培训,得到班组长的指导帮助。”吴远标有过近20年断断续续的务工经验,“工作环境这么好还是头一遭”。 在余姚采访吴远标时,恰逢车间主任奉小明来检查工作。“他平时低调寡言,从未向我们说起家里的困难和债务情况。这样的员工,公司必须给予政策和资金上的倾斜,尽到企业的社会责任,为对口帮扶出点力。”奉小明当即联系企业生产副总梁华,两人简单讨论后现场拍板:“给你发一个600元的红包,补上前几个月的水电费。以后,你的水电费也全由公司承担!” 政府和企业的关爱,让吴远标摆脱了生活的困窘,减轻了还债的压力,还能每个月省出一小笔钱,为远在黔西南的父母和孩子添置新衣和玩具。 5月23日,记者和黔西南州扶贫干部一起来到吴远标的老家,帮助二老同儿子视频连线。“在宁波要努力,工作好好干!”在屏幕上看到许久不见的儿子,母亲姚仕美抹了抹眼泪。“爸爸你看,这是奶奶给我扎的辫子!”大女儿吴洁很快就要上幼儿园了,蹦蹦跳跳、满脸欣喜。 千里之外的吴远标,也时刻思念着自己的家人。晚上收工后,他常常同隔壁宿舍的望谟籍员工聊天,共叙思乡情。他的宿舍里摆放了剁辣椒、辣酱和酸辣粉,满满的“家乡味”。他还盘算着下半年回趟老家,看看上学的孩子,聊聊以后的生活。 接下来的日子,他的想法很简单:“再也不走返贫的‘回头路’。” (相关报道见第4、9版)
|